...

網圖

閱讀是一道美麗的風景,是一種不言而喻的幸福,是一種生活方式。

簡友茉莉碧蓮推薦的電影《奧斯汀書會》,我一直沒時間看。今天下午看了,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電影講的是書與人的故事。始于混亂的生活場景,結于圓滿有序的畫面,兩條線索交織進行。一條線索是讀書會,讀書會的六個成員,每個月共一本讀簡.奧斯書,然後讨論交流,從二月讀《愛瑪》開始,一直到七月讀《勸導》結束,他們讀完了奧斯汀的所有書籍,他們每個人從書中讀到的,都是自己,因而能夠與作品産生共鳴。

另一條線索是他們每個人的生活軌道,主要是愛情軌道,與閱讀奧斯汀的作品交織在一起。剛失去愛犬傷心不已的喬斯琳與書會唯一的男成員格瑞格相戀,西爾維娅出軌的丈夫最後又回到她身邊,西爾維娅的女兒阿萊格拉又遇新戀人,高中法語教師普魯迪克制了自己,與丈夫修複了愛情,伯納黛特遇到了她的第七任丈夫……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随着閱讀簡.奧斯汀的作品進入尾聲,他們各自也都有了美好的歸宿。

尤其喜歡電影中那些閱讀的場景。他們制定了每個月的共讀書目,各自在不同的場景下讀書。普魯迪會在圖書館讀書,西爾維娅和女兒會躺在同一張床上,各自手捧一本書讀。他們讀書的時候,或坐或卧,或凝眉沉思,或微笑颔首,在我看來都是一道别樣的風景。

也喜歡每周讀書會的分享,無論在哪裡,在家還是在咖啡廳、在宴會上、在醫院裡,他們都在讨論交流,每個人都講自己的閱讀感受,這些感受分明帶着自己個人經曆的印迹,會有不同的看法,會有分歧,但他們能互相包容,和而不同。在讀書會的進行中,他們的友誼也在逐漸深厚。閱讀已成為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它可以使憂傷的心靈得到治愈,可以使即将偏離軌道的人懸崖勒馬,可以使偏離軌道的人回心轉意。

感覺編劇是有多喜歡簡.奧斯汀的作品啊,對她的每一部作品都十分熟悉,把作品與讀書會人物的經曆相結合,讓書為媒去講故事,角度獨特。

簡.奧斯汀的作品,以前我看過《愛瑪》、《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也看過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但都沒有特别的感覺,看完這部電影,我卻立刻去購書網找簡.奧斯汀的書,想要再讀她的作品。

看完電影,很想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志同道合的五六個人,可以成立一個讀書會,一起讀書,一起讨論交流。但這想法明顯太理想化,現在讀書的人本來就不多,要遇上志同道合的就更是奢侈。不過也沒什麼,讀書是一個人的事,就把它當成一種生活方式,繼續安安靜靜地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