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蓝爵

编:千桃

先说一段故事,真事。

十几年前,有一个叫袁越的人,学理科的,那时还是文艺愤青,机缘巧合到阿根廷进行了他第一次真正的旅行,体验极佳,不久后他看了电影《摩托日记》,惊讶地发现,自己和青年切·格瓦拉摩托之旅在阿根廷境内走了一样的路线,于是立笔名“土摩托”(指他爱骑的自行车),博客叫“土摩托日记”。他把这次游记投稿给《三联生活周刊》,竟因此成了三联特约撰稿人,“公费”跑全世界采访写作。后来,袁越出了不少书,其中一本是《人造恐慌:转基因全球实地考察》,我很幸运成了微博仅有几个中奖获赠书的人之一,他对中奖者说,希望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事物,去普及真相。

而现在,我到迷影沙龙报名观看了《摩托日记》……

...

袁越

...

袁越 的《土摩托》

说这么多,我并不敢妄谈“机缘巧合、连贯现实”的经典叙事方式,也不想上政治课强调“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这是事物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只想说,《摩托日记》,切·格瓦拉,无形中影响了很多人。

切·格瓦拉的超级加成

袁越一定会看电影《摩托日记》,没有意外,因为他爱好流行音乐,包括摇滚。而切·格瓦拉的肖像在摇滚界属于图腾般存在,契合反叛不公、为自由抗争的某种“摇滚精神”。

...

年轻时的格瓦拉

...

加入革命后的格瓦拉

切·格瓦拉(1928-1967),本是阿根廷高富帅,后为拉丁美洲共产主义革命、反美领袖;和卡斯特罗等人亲密搭档,艰苦游击斗争,领导古巴革命成功并任新政府要职;深受红色中国影响,借鉴提出“游击中心”理论;与老卡出现分歧后离开古巴,去多国继续革命,受挫,因叛徒出卖而被玻利维亚政府军逮捕处死,年仅39岁。

切“Che”是一个西班牙语的感叹词,在阿根廷和南美的一些地区被广泛使用,是人打招呼和表示惊讶的常用语,类似于汉语中的“喂”、“喔”等。人们在格瓦拉的名字前加上上“切”是表示对他的尊重。

1960年科尔达拍摄切·格瓦拉的照片《英勇的游击队员》,成为世上最知名、最有魄力的照片之一,也是印在T恤次数最多的照片——因这张照片,死后的格瓦拉影响更广,他化身可轻易传播、简明有力的影像符号,进而是英勇战斗、对抗独裁和强权的理想化象征。大家讨论觉得,格瓦拉经历传奇,革命目标放眼国际,还富有个人主义的色彩,不安逸、不服从,加上英年早逝,给人无限遐想,从而有了跨国界的吸引力。

...

格瓦拉游击战时的照片被后人奉为经典

但是,人们真的了解格瓦拉吗?显然未必。

格瓦拉是富家的公子哥,自小患有哮喘,大学学医,加入革命也常年背医药箱服务,据说直到惨烈的古巴登陆战才被迫拿起枪。他为什么选择一条和自己不搭界的人生路?必定与他年轻时三次远行有关:一次是1950年暑假,他自己走了阿根廷12个省,第二次是1951年,已23岁的他休学一年,和好友29岁的生物化学家格拉纳多一同游历南美,第三次是他1953年开始的拉美之行,他在危地马拉首次参与了革命斗争,亲眼看到美国扶持的傀儡推翻搞土地改革的民主政权,并残酷镇压左翼人士。

2004年上映的电影《摩托日记》讲的就是格瓦拉第二次游历之事,根据已出版的格瓦拉日记改编,导演是以《中央车站》蜚声国际的巴西人沃尔特·塞勒斯。格瓦拉此行叫“摩托之旅”,其实他俩乘坐的那辆老旧摩托(名“万能者”)到邻国就报废了,而没有摩托以后,徒步所见所闻真正影响了他们。

...

《中央车站》电影海报
中规中矩的公路片

或许,关于切·格瓦拉的作品,稍微走点心,不出大差错,都可成为文艺青年钟爱的经典,本片也的确是很多观众的心头好,不甘平凡老去、穷游说走就走(还真的改变命运)的情节也俘获驴友的心,但从技术上说,确实缺乏亮点、创新点,整体中规中矩。主持人之地说,如果主角后来没有成为革命英雄,那这部电影可能只是一部普通的游记片,主角所写的《摩托日记》也只能是一篇旅行文学,在户外旅行圈内小范围的流行。

...

制定计划,说走就走

确实,以公路片类型看,全片皆是标配。传统的线性叙事,按部就班交待旅途里的人和事,诸多元素没有超出老观众预期:两个年轻人搭档,一人为主,一人烘托,出发前都吊儿郎当靠不住,旅途中欣赏美丽风光,接触底层劳苦大众,精神升华受触动,成长起来迈向成熟……

...

摩托之旅

...

徒步之旅

假如当成一篇主旋律题材的命题作文,导演无疑交出了合格的答卷,多方都能愉快接受。青年格瓦拉的塑造,某种程度上说既阳光正面又不失细节,丰满生动,他实诚、腼腆,内心细腻,犯过错误,起初的缺点、后来的觉醒……关键是,格瓦拉扮演者、拉美男神盖尔·加西亚·贝纳尔真的好看!加西亚为演好格瓦拉揣摩模仿多年,他是个明明可以靠脸非要靠演技的演员。

...

格瓦拉喜欢看书和思考

作为拍纪录片出家的导演,塞勒斯的个人风格在本片得到延续:主题依然围绕着“寻找和发现自我”,拍摄方式平实、直白,以旁观者为视角,不严守既定的拍摄计划。电影中大量启用非职业演员,当地居民均以本色出演。注重声音在叙事过程的独特表达,90%直接录音,请专业音响工程师捕捉亚马孙丛林里声响。

...

本色出演的共产主义者

全片摄影效果随着人物内心不断变化。格瓦拉旅游前段,影像风格明亮,大量远景长景令人赏心悦目,和格瓦拉休闲好奇游的心境十分贴合。随摩托故障和退役,路途越发艰难,他们开始暴躁地穿越荒漠,在几次关键事件后,他们旅行目的、性质发生了转折,画面开始深沉和凝重,与剧情发展相得益彰。

...

徒步沙漠是本片的转折点

有几处场面,色调鲜明,一是黄颜色的室内场景,尤其温馨,见证了格瓦拉从富家派对、游轮会所到麻风病院经历,另一个是穿插的若干黑白固定镜头,专拍普通人和其环境,像历史老照片一般,充满了纪实的沧桑感和人文的厚重感。

...

黑白色调的拉美原住民

在麻风医疗村志愿服务期间,格瓦拉进一步升华,镜头开始仰拍他,与音乐、云雾缭绕环境营造出英雄初长成。他生日夜里过河,处理为影片的高潮:游过所谓几十年无人游过的亚马孙河河段,到病人聚集的南岸,象征着他能打破困局,化不可能为可能,突破有西班牙殖民影响、美国霸权主义割裂意象的阻碍,连通、团结拉美中上层和底层的人民。 

...

格瓦拉跳入河中令众人紧张

宣传称,摄制组做了许多前期准备,用两年重走当年路,依据资料照复原场景,还访问了格瓦拉的家人、当时80多岁身在古巴哈瓦纳的格拉纳多。剧本上,保持了日记里轻描淡写的幽默戏谑。没刻意按英雄塑造,呈现出喜欢撩妹、骗吃求住、情绪波动的年轻人,也确实令人信服。

...

格瓦拉搭讪有夫之妇

本片最受业内肯定的是音乐和主题歌,获得一系列国际大奖。吉他大师古斯塔沃·桑多拉拉的配乐,有浓郁的拉美民族风情,不喧宾夺主,恰到好处地插入,给影片添彩。

美洲不该是模糊的美洲

...

格瓦拉加入拉美独立战争前的宣誓

按理说,本文该结束了。但是,近期智利因地铁票涨价30比索(3毛人民币)引发大规模暴力骚乱;今年巴西已发生三起机场抢劫案,7月份一伙人在瓜鲁柳斯国际机场轻松劫走750千克黄金……南美这两个经济最佳的模范国家,都暴露出这样那样的困窘。《摩托日记》里,青年格瓦拉所盼望的,贫富差距缩小,阶级冲突缓和,拉美独立自主、团结统一,复兴印加帝国辉煌,并没有实现。现实里的拉美,仍然是依赖资源经济、资本势力把持、美国幕后操纵……

袁越首次游览阿根廷便发现,当地人民友善热情,旅游安全、有趣、便宜、配套完善。然而,拉丁美洲这热土,旖旎风光、深厚人文不被世人熟知,发展前景扑朔迷离。

总的来说,《摩托日记》并不惊艳,但值得观赏,忽略每三五分钟一个纠葛的紧凑,撇开人物历史与南美现实的沉思,单冲壮丽多样的美景、男主角和女路人的美色,还不够吗?

END

更多精彩,尽在迷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