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看了意大利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之一《罗马十一时》,去年学电影史时一直计划看,但由于网上找到的版本是CCTV6电影台普通话高糊版,就一直没看,昨日下班回家就补了。

想借此片聊聊我对现实主义的理解。

现实主义一直被世界电影界奉为真正高级的电影艺术形式,自最开始卢米埃尔兄弟的记录电影再到前苏联20年代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欧洲的纪录主义电影运动(这也是纪录片的起源),再到法国的诗意现实主义,苏联30、40年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最后才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自电影发明以来,现实主义一直都在被电影人所实验,创新,发展,因此不难理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为何在前加一个“新”字。
法国写实主义大师让 雷诺阿说:题材越平凡,创作空间越大。而平凡的题材,写实的视听,也是电影明显区别于戏剧艺术与文学艺术,使其不再受其统治,获取其在艺术上独特的地位。

《罗马十一时》同《偷自行车的人》一样,也是创作者在报纸上看到一行字数极少的新闻报导,并决心以此为题材,创作剧本。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表现的题材,人物,故事,冲突都源于生活,有着现实这一可靠的参考,新现实主义电影呈现出来的一切都令人深信不疑,文学的故事性消失在如同新闻报道的实际生活的叙事状态中。

这是极好的,作为一名观众,我极厌恶自以为是的导演们运用其熟练的心理技巧,给我的大脑非自愿情况下引入我不想知道的信息,这就像塔可夫斯基所说,这是”对人类灵魂的强暴”。我宁愿相信现实本身,只有在现实面前,人才拥有选择自由。

于是摄影师们的原则是客观性,实景拍摄,用自然光,用大量长镜头,仿佛记录般还原现实本身,导演们使用非职业演员与职业演员的混合,对明星制度的否定,一视同仁对待所有演员,并极力避免职业演员的角色类型固定化,避免观众先入为主。对于方言,导演们把握好一个度,既保持地方方言的特点,又努力让大家都听得懂。

还有一个好的现实主义创作技巧,就是留白,让观众联想,充分利用观众想象力。这也与现实不谋而合,现实中哪会有人彻彻底底地了解另外一个人或一件事呢,都是见到一部分而已。现实主义电影也是如此,《罗马十一时》塑造了将近十位找工作的女人,每个人的篇幅极少,但每个人都栩栩如生,形象饱满,原因则在于她们源于现实,才得以真实。

中国电影的根基也是现实主义,第五代第六代导演都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虽然有前辈铺路在前,后人们也没拿出几部好作品,大部分都被商业侵染。六代以后近年来出过不错的是文牧野的《我不是药神》,仿佛也叫不出其他了。反观美国日本英国,连连有赵婷,凯莉查雷德,是枝裕和的新作,不断刺激着国人。我想是太爱钱了吧,当代中国,现实主义的不缺的,就差有没有人用功了。

我的文字好像考研复习资料……一点都不好看,嫌弃,当作写论述题训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