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吃”并不仅仅是吃,而早已上升到了文化的层面。吃作为一种文化的同时,本身也最能体现文化。

...

你知道四川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吃辣的吗?没有辣椒的时候,他们吃什么?

你知道猪肉、牛肉、羊肉都是什么时候上的餐桌?每个朝代有多少种吃法?

你知道贵为天子的皇帝吃什么?皇宫中在吃上的花销有多大?

你知道孔子为什么离开鲁国?和尚什么时候开始吃素?

你知道“满汉全席”是怎么来的?南方和北方的满汉全席有什么差别?

本书《古人吃饭那些事》,作者娓娓道来,要言不繁,谈的不仅仅是吃,作者说的是文化。从先秦开始,一直到清代,书中对于肉、米、麦、调料、酒、茶等各种饮食的来龙去脉和每个朝代每个地方的的特点,都作为详细而系统地介绍。最后,更是讲到了西餐。

...

古人对于味道和今天的感觉并不一样。如“甘”,指的不单是甜,更是一种流动的变化的口感。和现在的人不同,古人要品尝到纯粹的甜味并不容易,多是来源于自然食物。红糖到了东汉末年才出现,白糖和冰糖的制作方法要到唐代才由印度传到中国。“辛”也是一样,古人的辣并没有现代人感到的强烈和刺激,他们对于“辛”的感觉主要来自姜和花椒。胡椒在唐朝才在中国出现,辣椒到明代才传入中国,而普遍食用则在清朝道光之后。

孔子说,人有三种做法会“死于非命”:其一,起居不定时,饮食不节制,劳逸不结合,会死于疾病;其二,以下犯上,欲求不满,会死于刑罚;其三,以少犯众,以弱侮强,意气用事,不自量力,会死于刀兵。孔子把不好好吃饭与贪权夺位等同起来,认为都是事关生死的大事。

哀公问于孔子曰:“智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对曰:“然!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行己自取也。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以少犯众,以弱侮强,忿怒不类,动不量力者,兵共杀之。此三者,死非命也,人自取之。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可乎?”——《孔子家语·五仪解》

孔子是非常讲究礼节的,在吃上同样如此,他甚至因为国君在祭礼上没有尊重礼法而去官不做。

...

《孔子 (2010)》,周润发饰孔子

他曾在鲁国担任大司寇五年,一次在天子的祭礼上,没有得到依礼法应得到的燔肉,认为礼仪不举,便离开了鲁国。孔子先去了卫国,卫灵公给了在楚国相同的俸禄,可是对他也不重视。孔子先后周游了数个国家,都没有得到重用。

曰:“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孟子·告子上》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说,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说起吃人,北京周口店人可能是个食人族,发现的多个头盖骨化石中有多处生前开裂的痕迹,极有可能是人吃人的结果。

作者在讲述“醢”这一加工方法时,顺便讲到了“醢刑”。作者说到了历史上被施以醢刑的著名例子:

此外还有一种酷刑就是醢刑,顾名思义,就是把人剁成肉酱。文王之子伯邑考就是被处以醢刑,纣王还把他做成肉羹赐予文王吃。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也因卷入政治斗争而受醢刑,孔子因此死前再不吃肉酱。西汉的开国功臣彭越也在斩首后被处以醢刑。

被迫食子的除了周文王,还有乐羊。乐羊是战国时魏国的一个将军,他的儿子乐舒是中山国的将领。两国作战时,中山国君烹杀乐舒,煮成肉羹送给他乐羊。乐羊明知是儿子的肉羹,还是喝了下去。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堵师赞曰:“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韩非子》说林上第二十二

书中讲到和尚吃素,在影片《少林寺》最后,唐太宗李世民免了少林寺武僧的酒肉之戒。

...

《少林寺 (1982)》

据历史记载,和尚戒酒茹素源自梁武帝萧衍。本来佛灭之后佛教僧团并没有禁止吃肉的戒律,在此之前,汉传佛教僧尼是可以吃“三净肉”的,所谓“三净肉”,指“没有看见、没有听可信人说、不怀疑为了自己而杀死的动物之肉类”,通俗地说,即眼不见杀,耳不闻杀,不为已所杀。

...

《少林寺 (1982)》

萧衍颁布了《断酒肉文》,将佛教五戒中的“不杀生”引申为“素食”,禁止僧众吃肉,自己也开始吃素,从此,汉传佛教僧人开始吃素了。佛教认为饿是一种病,而食物则是治“饿病”的药,人不能有口腹之欲。吃饭成为修行的一部分。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说养生犹如治国。

作者对古文古诗词的引用信手拈来,恰到好处,从《诗经》到《黄帝内经》,从《孔子家语》到《陶庵梦忆》,从《梦梁录》到《金瓶梅》。

作者写的是古人吃饭,读者读的是千年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