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开始对中国电影的焦虑,到中期对中国电影的愤怒,到如今已然“无所谓”的态度,我想就是很多关注电影的影迷这几年的心路历程吧······

2022年11月12日的第35届中国金鸡奖闭幕式几乎就是整个中国电影行业的缩影,一场不是直播的直播,一场内娱都无法兴奋起来的所谓“盛会”就这样例行公事地完结了。

...

选材面的匮乏与限制让很多小众电影甚至颇有争议的影片无法入围这项拥有几十年历史的中国内地电影风向标。前几个月大受热议且取得不俗成绩的《隐入尘烟》因为“XX原因”彻底从流媒体下线,年初又因为“眯眯眼”风波让本来在中国动画历史上可以成为重要一份子的《雄狮少年》黯然退场。这还是可以上院线的影片遭遇的一波又一波荒谬的悲剧,可想而知这片土地已经不再会有更丰富多样的类型敢于冒头出来挑战艺术的争议,也预示着一大波具有野心的独立电影创作者不得不为生存而选择“隐入尘烟”。

...

...

毫无议论热情的一场颁奖礼实则就是失去民心且失败的产物,纵使这里面有令人尊敬的奚美娟老师荣获最佳女主角,纵使这里面的青年演员朱一龙的《人生大事》算是2022年国内难得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纵然这一届再也没有当红流量明星获得与自己演技不匹配的奖项。可是这样一个保守的评选模板,这样一个应付了事的评选结果,真的是影迷是人民想要的电影评选方案吗?

...

...

作为一个普通业余且阅历及其不足的影迷来说,我当然没有资格质疑这里的一切,也不奢望有人能和我一样的感觉。可是我们能肉眼可见地发现2022年的中国内地电影市场无论是从票房还是内容质量都出现了大幅度的滑坡,内外环境的变化也让我们在正常渠道中无法看到国外优秀影片。这已然是不争的事实,只是很多人会将其归咎于疫情,如果没有疫情,那么2020年后的内地电影市场就会变好吗?不尽然!甚至我可以很笃定地说:不可能。

从2019年后的一波票房高峰过后,我么似乎就沉溺于自嗨中无法自拔,开始不自觉主动提升金鸡奖的曝光度。可是相比于对岸的奖项,相比于国际市场,我们渐行渐远······

或许,电影真的在中国不那么重要吧?

我们不喜欢人间疾苦的电影,我们也不喜欢透彻心扉的电影,我们还不喜欢荒谬讽刺的电影。我们到底想看什么电影呢?我们可接受的题材越来越窄,留给这个市场的商业价值也就越小,那么这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哪里?来自于金鸡奖的口号吗?

当奚美娟老师的获奖感言中说道:这几年中国电影人都太难了。但是光靠老一辈演员的坚守,老一辈导演的坚守,用所谓的匠人精神是不可能一直创作出未来让百姓,让中国,甚至让世界耳目一醒的作品的。我们需要更开放的语言环境,更多元的创作空间,甚至需要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进来。不是口号喊的“百花齐放”,而是真正能让创作者发挥各自天赋的崭新语境。

可惜,再也不会有了。独特的都不在了,想要独树一帜的也日渐保守,这是我最后一次写金鸡奖的稿子了,除了失望真的没有什么更新颖的词汇了。就和我们这个平庸时代一样吧。

电影真的不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