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逐步取得的社会权力、财富、力量、勇气,都必须优先用于改变外表。女性终于可以做自己了,但'做自己'并不是一个自由空间,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偏好去设计;它其实是个标准空间,由一系列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构成。因此,自然美只不过是越来越多人工操纵的结果”——《服美役》(毛拉·甘奇塔诺)
坎城影展获奖影片《某种物质》(最佳编剧),拥有几乎完美的视听语言,以及酣畅悚然的叙事风格,导演科拉莉·法尔雅不断复沓“身体”这一元素,桥接男性凝视与女性挣扎,并试图在恐怖底色之上画出现实权力图谱。
《某种物质》几乎与《日落大道》有着相同的人物设定,主人公都是年近五十的过气好莱坞女影星,她们都因身躯的衰败、容颜的不再,而沉湎于往昔的辉煌,也都试图东山再起, 只不过伊拉莎白可以借用科技力量实现“返老还童”,而诺玛只能靠希望苦撑,但结局殊途同归,她们都成了世人眼中的“怪物”。
伊丽莎白,曾在星光大道留名,年近半百的她拥有一定社会权力与足够财富,唯一遗憾是无法阻挡衰老,以及衰老带来的嘲讽和嫌弃,一日,在车祸后,她获得某种能够通过细胞分裂再造一个“她”的方法,药剂承诺她将变得“更年轻、更美丽、更完美”,为了夺回目光,她开始注射,果然,一个年轻、美丽、完美的女孩从她的身体蝉蜕而出,从此伊丽莎白和苏,开始了共存与抢夺......
在抢夺的过程中,影片看似给出一个“开关”,即伊丽莎白拥有喊停的权力,她可以拨打电话停止复制,并通过给苏注射黑色药水,结束这场争夺,一并结束美的可能。伊丽莎白,对前几次苏的权力滥用,只是采取了言语的抨击和“暴饮暴食”惩罚,每当打通电话,听到“你确定吗”,她都放弃喊停的权力;直到自己变成一具带皮骷髅,她才决定要停止复制,但在最后时刻,又因近前眼前的诱惑,而选择救活苏。
如果把伊丽莎白手中的“开关”,看成是每个女性都握着的对于“美”的选择按钮,好似女性有权力不去追逐美,但在现实权力框架下,女性显然握着的是个假开关,正如《服美役》写的那样,“这种奶油和那种奶油之间的选择并不是真的自由,因为它们出于同一目的:创造自由选择的假象,实际上是要混淆行动和选择”,这就很好的引出了既有架构下对于女性变美的定义——要么失败、要么成功,没有放弃的选项,伊丽莎白没有放弃,只不过是失败了。
苏在杀死伊丽莎白后,身体同步退化,她试图通过使用“503”号柜子里的东西,再次分裂,复制出一个“更完美”的女人,结果却诞下畸形怪物(伊丽莎白),怪物穿上苏的蓝裙,前往辉煌一夜,疯癫如《日落大道》诺玛被捕时刻,拖着只剩一张脸的残体,爬行至伊丽莎白的星光大道留名处,死去。
影片用一个女人、三具身躯的消亡,以血淋淋的视觉形式,让观众感受到了“美”的窒息,但对那些以权力之名发出凝视的男性,以及对只要“美的”“新的”的社会规则与程序,并未做出应有的回击,这种创作上的妥协,颇令人失望。
影化版“服美役”,科恐版“日落大道”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我们与恶魔的距离~
《看见恶魔》这类题材的作品,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处理成感官意义上的爽片,金知云显然深谙此道,但他同时又有着更进一步的能力,在爽利之余,还能重重的在观众脑后敲上一锤。故事的主线围绕李秉宪饰演的金秀贤与崔岷植饰演的张京哲之间“猎人”与“猎物 ...
此心安处是屋家~
电影《此心安处》极罕见的一部作品中,从“物理空间”、“情感意义”以及“生命承载”三个纬度对“家”这一概念进行了探讨。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延续着《阿甘正传》历史厚重的沧桑与时光无情的陡转,在影片中以Richard一家为主线,以固定地理 ...
【北上 ,群像样板】
什么是群戏群像?什么是老中青同台竞技?电视剧《北上》给出了一个标准解!看到第16集,愈加发觉《北上》不同于那些以群像之名行抬人之实的假群像剧,它几乎将老中戏骨和青年演员戏份均分,形成代际分明却又缠绕生长的故事情感线,使得剧情向纵深发 ...
《滤镜》:不爱时代的爱情宣言
身处当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尚且松动,遑论感情,何谈爱情。在“爱自己”的鸡汤滋补下,愈来愈多的人走向“只爱自己”的极端,爱能力几乎空槽,容颜形体、学历收入、罗曼蒂克在偶像剧的加持下,成为阻绝常人勇敢寻爱的高墙。庆幸的是,在这个“不爱” ...
为什么说《出走的决心》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如果说苏敏阿姨为女性书写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例式的故事,那么影片《出走的决心》则以冷静、克制、客观的创作观,为观众呈现了决心背后的泥沼,这不是李红一个人的故事,也许在你我左右就有李红在发生,但她们终身未能出走,被长久地困在等待里。说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