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h BIFF 2025.9.18于新世界乐天电影院。很不喜欢家庭温情片,但还是流了几滴鳄鱼的眼泪,于是决定给到及格分。

被“喜剧”的标签诈骗而来,寥寥的笑点与骤然降温的釜山一样冷。不过是好笑的,海上麒麟,新干线捡骨,都是日式神经刀的风格,所以姑且原谅之。

从遽然失去血亲到311大地震灾后重建,关于创伤、疗愈、迁移、遗忘何以可能的故事。最近重听汶川地震的播客节目,并非不能理解这种在心底最幽微处的不可言说,但衔接实在刻板,情绪生硬拔高,绝非高明的那一类关于311的表达。

起初最不能接受的是“坏人去世后大家都开始爱他”的cliché。当他死了大家都发现原来他很重视家庭啦,热爱动物啦,认真生活啦,原来他过往犯的错只是不善表达。好烂。

但是越看越觉得,疗愈是自我选择的释然,与创伤无关,创伤只是创伤,影片并非没有这个面相。同理而得,电影的编排只是煽情,我的感动也与电影无关。

是的,一个“坏人”死了,而“将他变成可以携带的尺寸”,就是如此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