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卡比利亚之夜》和《夜》,战后青年族的萧条精神危机。三个年轻人带三个妓女混淆视听,实际上贩卖军火,不想所得被妓女偷走。他们想要偷一辆豪车,不想被车主富二代三人组发现,六人不打不相识,开启了一夜呼啸之旅。底层青年和中产阶级,在战后的巨大精神空洞中,我分你我,不过也可能意大利人向来如此。莫罗·鲍罗尼尼59年的此片,显然已经错过了新现实主义膨胀的黄金年代。所以更贴近59年东方大岛渚的名作《爱与希望之街》,并不刻画战争的直接伤害,而转而刻画那一批在战争中经历了童年,而又在战后长大成人的一代。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对于战争明确的意义和政治性思辨,有的只是恍惚间成年面对战后社会的不知所措。日本有太阳族,而此片编剧则是意大利的太阳族——帕索里尼。风流过后,剩下的钱就让它随风飘去,而最后一镜,懒树叶中的纸币,正是开头出片名时那个不知所云的背景。
意大利太阳族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八十年代晚期文化意识,兼论改革年代的大小混混 中国艺术史课程映中急就。写罢,片未完。此片作为王朔年(1988)的组成部分,侧写八十年代晚期(1986-1989)的文化意识。某种意义上,王朔作品是“躲避崇高”运动的先声,这一运动由王蒙等几人借由92“人文精神论战”推向高潮,在后启 ...
八十年代的晚期风格与大小混混
中国艺术史课程映中急就。写罢,片未完。此片作为王朔年(1988)的组成部分,侧写八十年代晚期(1986-1989)的文化意识。某种意义上,王朔作品是“躲避崇高”运动的先声,这一运动由王蒙等几人借由92“人文精神论战”推向高潮,在后启 ...
关于《姥姥的外孙》的讨论,录音整理
这类影片直指的社会困境显而易见——养老,或老年人问题。《姥姥的外孙》显示出一种情境:两种继承伦理之争:伦理继承和责任制继承。实际上是继承权问题。古代中国没有这个继承问题,嫡长继承。五四以来逐渐有了这个问题,因为这样一种继承制度不被认 ...
在怀尔德那,没有上帝 怀尔德会教会你,什么叫高级剧作。在《艾玛姑娘》里,杰克·莱蒙是一个正直到滑稽的巡警,进入酒吧摘下帽子与酒保攀谈,却不知道后面的混混主动地给他的帽子“上供”。这是一出讽刺剧。那么,在怀尔德的这一出里,帽子里的钱一定不会当场就掉出来,而 ...
大萧条时空的另类刘别谦 刘别谦有时也会点无厘头,比如两人互偷一段,马歇尔居然拿走了利亚姆·霍普金斯的丝袜…特写钟表,白天转夜,美男与夫人床姊低语,职业大贼对于风流寡妇的攻略彻底告成,“卡萨诺瓦”由此登堂入室。看来刘别谦笔触的精华有二,其一,语法上声画分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