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邓布利多之谜》早已在4月份时候同步国内院线上映,本人也是第一时间为该影片贡献出一张影票。在观看完该片之际,“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那段时间,每逢和朋友聊到电影,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就开始吐槽《邓布利多之谜》,哪怕对方是否已经观看,或者是否想去观看,我总有自己的办法让朋友听得笑个明白。
不久之前,《邓布利多之谜》终于在 B 站上线,这么巧的是,明珠台这段时间正重播《哈利波特》系列。
重温且感叹该经典之优秀之余,我竟开始有点担心,“麻瓜”们很有可能在长时间内,再也不能进入到“巫师世界”之中。
平心而论,自己当时其实并不对该影片没有什么期望,但也说不上把期望放低。
或许是出于已经长达一个月的时间没有电影值得我进入电影院,或许也正因为处于那种饥渴的状态来进行观影,才让我在看完该片之后陷入长时间情绪化的吐槽状态。
吐槽谈何容易,吹捧也是同理,只是宣泄那些情绪过后,好像这部电影除了等待被遗忘,就已经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仔细一想,在如今全球疫情如此严峻,各行各业都面临失业大潮之际,如此热爱电影的自己,却做不出任何有建设性意义的事情。
实在是不尊重其影片背后 已经辛辛苦苦地将本片呈现出来的 制作团队,“更”不尊重自己的五十多块电影票钱以及三十多块咖啡钱。
于是,最终还是得想办法,保持着冷静,再一次观看《邓布利多之谜》。唉,实事求是,往往最难的是自己这一关……
需要先声明,本人一直以来从未阅读过哈利波特系列的原著小说。
对这个 IP 的感情,仅存在于已经所制作出来的八部电影之中,以下内容提要和分析讨论,皆基于电影本身已经呈现的内容,而不针对小说。
影片以及系列现状
《邓布利多之谜》是《神奇动物系列》开发的第三部续集电影 ,但它同时也是 HARRY POTTER 系列所构建的世界观之下的第十一部长片。
影片核心主创,依旧由大卫叶茨来担当导演,而编剧构成人员则是《哈利波特》原著作者 JK·罗琳与该系列影片的执行编剧史蒂夫·克罗夫斯。
而在主演方面需要说明的,作为该系列的反派格林德沃在本续集里又迎来了第三位演员,麦斯·米克尔森。
历经五个月,整体评价已经盖棺定论,无论在国内的豆瓣,还是在国外的 IMDB,得到的都是不太乐观的分数。
在 B 站上也已经有足够多的 up 主表达自己对该影片的不满,特别是即便那些专注于对“巫师世界”进行深度解读的作者们,也都难以为该影片留下几句褒言。
而寥寥仅剩的好评,都是因为在所谓的 CP 炒作上获得了满足。
其实真正可怕的是,《邓布利多之谜》才只是《神奇动物》五部曲的中间篇章。
其本身就持续着高成本的制片投入而多重戏外风波也对拍摄进度的造成不少麻烦,拖拉了五年之久的好不容易能完成全片。
可结果却是口碑评价以及成片质量已出现断崖式的滑落,院线票房成绩也又因疫情影响而表现平平。
此情此景,让我更有理由去揣测,《神奇动物》余下的两章续集是非常有可能会受到发行公司的腰斩处置,就像大家都熟悉的的同门兄弟 IP。
截至现在,我相信绝大部分观看完影片并给予低评价的观众都会在这两个吐槽梗句上达成共识:
【神奇动物在哪里?】【他们到底在干嘛?】
这两个表层开玩笑性质的调侃,其实也是反映出该影片两个深层次的致命问题。
【神奇动物在哪里?】
造梗主要是由于该系列的第一作片名的中文翻译上过于直接。其实在英文原片名上,本来就是 fantastic beasts +次级片名,这风格其实就和哈利波特系列一样。
“一部影片的片名,使观众对即将到来的体验有一个切实的心理准备。” ——罗伯特麦基《故事》
如果从商业宣发的角度来看,《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这个片名是出于对影片的票房号召力而做出的标准答案.
因为”神奇动物“是前两作中评价最好的影片元素,”邓布利多“则是魔法世界 ip 备受期待的配角,将观众期待的元素最直白的传达给观众这是最最普遍的命名方式。
可是现在最终实践则出现了问题———影片确实奇动物,邓布利多也比前作更加活跃,而且两者确实存在关联。
可影片的叙事重点却并不是讲述二者或者二者其一,甚至连二者之间的关系都仍未表述完全。
因此,影片的第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对故事类型的把控上非常失败,它企图转型,但执行之效果非常生硬。
它作为一部续集电影,对比起该系列的第一集故事,影片的类型已经发生了大部分人都尚未能接受的转变【抓动物>>政治博弈】。
系列第一部影片《神奇动物在哪里》,其主情节就是在讲述各方势力如何追捕“神奇动物”,这一故事脊椎直接锁定了影片类型,保证绝大部分的观众在观影体验上不会产生太大的预期偏差。
其他的次情节,比如麻瓜与巫师跨界爱情、柯雷登斯的悲惨境遇,都并没有与主情节存在冲突,甚至还给以“冒险、奇趣”为主的场景内容,辅以更丰富的情绪价值。
所以通篇下来,观影体验其实非常友好的,因为主创团队清楚,“观众想要什么”以及“我能给观众带来什么”。
可这一次在《邓布利多之谜》的故事里面,主创之中、特别是编剧,看似都失去了某种对影片最终效果的预判。
其实结合前作结局与本片结局,不难看得出来这一次的故事其最初类型目标其实是政治惊悚类型,但整部影片的呈现走向到底是怎么走进如今的混乱的?
正面主人公团队在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魔法冒险情节,几乎影片所有有趣的场景都集中在这一方角色们的戏份之中,甚至影片仅剩得“神奇动物场景”全都靠正面主人公的演出才有得以呈现的机会。
追捕“麒麟”、寻找队友、奔赴政选会场、邓布利多遇刺、出席宴会、投靠敌营……
主人公团队所处的场景类型倒是很丰富,可是从整体来看这些场景们根本就是破碎一地,毫无组织性可言,甚至直到影片结束,有一部分场景我根本就不理解到底对全片有何意义。
影片有两处在我看来是非常之可笑的场景。
第一个,邓布利多团队在第一次召见商讨作战之时,得出的作战计划就是他们将要完全没有计划地行动,以此来迷惑格林德沃,美名其曰为“反视法”。
到底有没有成功迷惑到他本人,直到影片最后我都感受到,反倒是把作为观众的我给彻底迷惑了。
第二个场景,则是影片来到了第二幕戏尾声之际,邓布利多团队再次集结开会,才刚逃过一劫的哥哥忒修斯感叹着说到,“怎么饶了一大半圈我们的处境不是又回到了原点吗?”
很好!非常诚实,这能说明起码编剧自己也是清楚,目前为止其实什么都还没讲。
可是相反地另一方面,反面角色们又完全置身于政治惊悚戏戏份。
其实相比之下,刺杀麒麟、洗脱罪名、策反政要、麒麟造假,等等一系列的角色行动以及场景安排,可要比主人公团队们的表现得得更有条理性。
但是在具体内容上,又出了另一个更要命的问题——那些对于角色而言可谓是核心的政选戏码,可以说被描绘得毫无说服力可言。
就算先不谈刻画程度是否经得起观众推敲,甚至就只看其设定内容本身,就有很大程度地自相矛盾。
看是类似于民主选票制度,可是展现的就只有民众单方面的崇拜,候选者们几乎就没有和人民有过交流。
明明连当权者都已经是倒戈向格林德沃,却不知为何还还留着另外两位候选人继续活动。
这一边尽可能地表现格林德沃到底多么地深得民心又处心积虑,那一边又通过邓布利多的视角告诉观众,最终一轮竞选居然是“麒麟选贤”。
明明在前面大费周章地介绍这个候选人制度,可这个麒麟却还可以选择了候选之外的邓布利多,甚至还可以被拒绝.....
封建迷信对群众选举、强权内推对竞争制度、个人选择对天降大任。
仅仅就一个框架就有三个难以忽视的矛盾,编剧非但没有逐一调解,反而还要在具体情节上给整个故事火上浇油。
于是乎,影片就这样在长达两个多钟的时长里面,毫无悬念走向最糟糕的情况,、。
两条剧情线明明在实际场景体验上完全就没有什么关联可言,在开始第三幕戏之前,你会发现在二者之间删去其一,本片故事依然成立。可它就还能那么荒唐地一同走向最后一幕高潮。
而至于那仍被还用作主片名的成分“神奇动物”则完全地被边缘化与工具化。
即便是那只正反双方都在争抢的关键“麒麟”,也根本没有一场戏是具备条件能让观众产生任何情绪,反倒更像是纯粹为了给看上去毫不相干的两条故事线制造了那么一点点关联性。
所以这到头来,整部影片根本没有对任何一个类型完成最起码的构建,主创团队没有让任何观众的期待获得满足。
不够熟悉前作的观众仍在期待着看一个与神奇动物一起冒险的故事,足够熟悉前作的观众却早已期待着系列故事可以走向一个更适合成年人的类型。
其实,早在四年前上映的《格林德沃之罪》,作为该系列的第二集,编剧就已经在此影片中,为第三部密谋该系列转型的基础。
可是一方面,该续集本身仍较大程度地延续了第一集的故事类型,虽然有部分场景让影片基调开始有一些变化的兆头,但仍没有到喧宾夺主的地步。
甚至可以说,那些企图用作为第三部《邓布利多之谜》的基础元素,几乎扛下了《格林德沃之罪》的所有负面评价。
所以其实第二作续集本身就没有对观众的下一个续集预期做好调整引导的工作。
而另一方面,且不谈第二集影片质量的最终表现是否可以吸引到更多的路人观众,《邓布利多之谜》的诸多戏外风波【离婚官司、换人补拍、新冠疫情、除名 JK】导致影片制作周期一再延长。
在这巫师世界 IP 的 4 年空窗期内,几乎全世界观众都将注意力和记忆力集中到当今最成功的 IP 电影 MARVEL 身上,这就使得大部分非粉丝观众很大概率都早已淡忘第二集本身就过于繁杂的故事线索,比如我。
于是,对于"类型转变"这个制作目标,由于前期准备的失效以及实践过程的粗糙,使得影片的结果是实在是令人感到非常惋惜.
因为如果这个目标至少能完成 60%,都不至于让观众在《邓布利多之谜》感到如坐针毡,起码我应该还是会说一句“能看”。
更为重要的,就是可能为系列故事争取到更多的讲述空间,并且有效延缓甚至消解审美疲劳,甚至将故事的整体格局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所以说,我认为在故事企图转性并没有什么问题,可实际操作过程是怎么就成了这样,恐怕也就只有那几位知道了。
关于这个,其实真的并不是指观众在观看完电影之后不知道这部电影讲了什么。
这一次《邓布利多之谜》讲了什么样的故事,其实已经比《格林德沃之罪》更好地能用一句话讲清楚。
“在夺回血盟一年后,邓布利多联手纽特秘密开展行动,最终在不丹成功阻止格林德沃窃取巫师世界的最高权力,击退邪恶势力。”
所以,我知道影片剧情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也知道,每一个角色在每一个时间点、地点,都在做些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可是我不理解他在做什么、不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
为什么?这便是影片的第二个问题:没有任何一个角色或者象征群体,可以让观众与其进行有效的共情。
我们先来看一下几位主要角色都出现了哪些问题:
格林德沃——【缺乏移情基础】
我知道格林德沃想推翻旧的巫师社会,我知道他想创造巫师做主的世界。可是,关我什么事呢?
我可没感到巫师们在这个双重社会上有什么地方有受到什么压迫,也没感受到巫师和人类之间在宏观上有什么严重的矛盾。
更何况,在《邓布利多之谜》里面我连人类社会场景都没有看到。
你不断借其他角色之口,来说明这个反派的理想动机到底有多么崇高、巫师社会多么需要这个人物,结果非但没有展现他做过多少有利于巫师的事情,反倒干了不少迫害巫师和杀害同胞的事情。
“实践呈现”与“目标人设”都如此矛盾,又怎么可能做得出一个可被观众移情的角色呢。
我知道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曾经有过一段非常亲近的过往青春,我也知道如今两人彼此之间仍有感情难下狠心。
可是,我根本就没看到任何一个场景是在表达两人之间的感情啊。关于这两人的过去到底因为什么有这么深的感情,哪怕给个闪回场景让观众看看,连这都未曾尝试。
明明在上一集就抢占了主线篇幅来铺垫二人终交战,可是《邓布利多之谜》中仅有的两段同场景戏份,加起来都不超过 10 分钟。
邓布利多还算有情有义吧,可格林德沃在漫长的影片中部,关于邓布利多的事情,还真的从不过问,一心想着当选主席。
我不清楚到底有没有让 GGAD 粉丝感受到欣慰,至少在我看来,这番操作显得这两位核心角色仅剩那两句描述二人关系的台词,简直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敷衍。
一个人从来不为口中的爱付出行动,你会相信他说的那份感情吗?更何况你还和他隔着一个维度。
我知道格林德沃想带领巫师向人类宣战,可是纽特只想成为一个神奇动物学家,拯救世界的事情关他什么事呢?
我当然不是说,人可以冷眼相待地看着生命遭到践踏,我的意思是,为什么你就一定要直接参与对抗格林德沃呢?
是对被伤害过的动物而复仇?还是为了动物的未来而不得不先手进攻?退一步讲,不予干涉,假装顺从,给予利益交换,不也是可以谋求生存空间吗?
保护神奇动物应该还有很多方法,而“主动迎战”对纽特这种角色而言,本应该是最困难的选择才对。
在《神奇动物在哪里》中纽特与格林德沃直接的价值冲突,集中体现在默然者这一神奇动物身上。
可是一旦结束了关于默然者的故事内容,两者之间剩下的敌对理由其实都是非必要的了。
为了使故事仍有一个可以运转的矛盾,于是乎又将邓布利多给搬出来,把主人公本来需要的情感内核驱动放在配角身上,这做法真的是.......我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期待了两集克雷登斯的身世,居然是邓布利多的侄子。这从逻辑上来讲还的确说得过去,但放在全系列而言,简直就是灾难。
为什么?因为这直接就是消解了克雷登斯花费了在两部电影主线之中所累积的厚重感啊。
站在非粉丝观众的角度来看,我会觉得《邓布利多之谜》中克雷登斯的情节表现根本就是多余。
站在除去非粉丝之外的观众角度来看,这种程度的展开根本就无法与前两作中,克雷登斯给观众带来的悲剧色彩形成一种对等的呼应。
邓布利多与克雷登斯,观众们都在好奇着二人之间的关系阐释,但同时也是在期待着二人关系到底是如何表现啊。
结果竟然拿出一个新的“邓布利多”,将阿不思·邓布利多本身所承载的角色期待,毫无铺垫地就粗暴转移干净。
这感觉我来做个比喻——我让你猜今天吃什么,是和鱼有关,结果你猜了两次,我却告诉你今天吃鱼香肉丝,那你会不会觉得“有病啊?”
以上这四位都是从宣发工作上就重点突出的主人公们,可是都已经出现如此难以令人忽视的共情难题。
然而雪上加霜的是,《神奇动物》系列影片所采取的叙事策略,一直都是多线交错同时推进。这种主观视点频繁变动的策略,本来就不利于让观众与角色“培养感情”。
因此那些一直都宣传不多的配角,甚至是这一次加进来的新角色们,他们的表现只会是更加地不堪入目。
对主观视点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对移情和情感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人物一起度过的时间越多,观众和人物则会卷入更多的移情和情感。
其实一般来说,一部故事影片如果能在两个小时中,你能够让观众仅仅与一个人物建立起一种能够共情又满足的关系,就已经比大多数影片都做得好得多。
个人觉得前系列故事《哈利波特》至今仍是最成功的教学案例,可明明都还是同样的创作班底,这一次才刚到系列中间篇章,就已经出现如此大面积的失控,对此我真的感到非常惋惜。
《神奇动物》之“谜”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前文关于《邓布利多之谜》的内容都只是对“发生了什么问题”的个人分析。
而接下来我想说的,则是关于【为什么会出现问题】以及【为什么哈利波特没有这些问题】。同前文,纯属个人揣测与分析。
“先天劣势”与“负薪救火”
在我看来,首先真正的核心病根,其实从该系列立项之初就已经被埋下。
那到底是什么,只要尝试把《邓布利多之谜》的第一个问题换个方式来反问自己,答案便呼之欲出,即:
“为什么《神奇动物》企图实现故事转型?”
“因为如果《神奇动物》只讲神奇动物,故事根本讲不长。”
长篇系列电影企划,如果想要获得持久的生命力,都是必须要在每部续集里面,谋求给观众带来新的体验。
因为如果续集电影,只是把上次的故事,换了一层皮再重新讲一遍,这在观众看来只是一次敷衍的重播,而如果观众本来就不喜欢那个故事,重播简直就是对其智商成倍的侮辱。
除非这个系列故事的人气,已经到达了如日中天的水平,除此之外哪怕已是“有热度”的故事,已经有众多案例可以证明,重播都是不会有任何收获的。
要想在故事层面上带来新体验,这既可以是同个方向上的“升级”,也可以是另一方向上的“拓展”。
《神奇动物》的主人公并非是一只“神奇动物”而是“学者”纽特,虽说这设计本身就已经对“升级”空间造成很大的限制,但也并非完全没有操作空间。
而如今《神奇动物》已经选择在另一方向上做出“故事拓展”,这到底是基于“拓展”与“升级”的难度对比,还是出于对 GGAD 的热度考量,我可就不清楚了。
当年观看完《神奇动物在哪里》之际,虽然觉得故事类型基本符合预期,影像制作上完成得还算是优秀,但也已经对影片的结尾处理,格林德沃的真身亮相感到非常不安。
现在我可以肯定,那一处设计果然是出于对核心病根的处理策略,但很可惜,他非但没有缓解我对它上一集故事的顾虑,反而又给该系列故事埋下第二个隐患:
在“格林德沃”和“神奇动物”之间,影片应该如何构建关系?
如果只是单纯地使用这两者来构思一个精彩的故事,优秀答案的选择其实还是相当之丰富多样。可是,在《格林德沃之罪》之中编剧已经亮牌:
《神奇动物》系列真正的内容企划,就是讲述格林德沃的崛起与陨落的过程。
这个内容选择太不理智了,而且这么做的同时,也是对上述问题给出了最糟糕的答案:
“我格林德沃就只想忙我的革命集会,你纽特就专心去抓你的神奇动物,那为什么我们的故事还能交汇到一起呢?偶然性。”
“格林德沃的崛起与陨落”,这一块内容实在太难处理了,暂且抛开这块内容本身对于“深度设计”以及“格局构建”的要求不谈,
这都已经让“神奇动物”所绑定着的主人公纽特在故事驱动力方面要比立场相对的格林德沃弱了不止一条街。
于是无可奈何,为了同时照顾好这两方,也就只能再次选择多线叙事策略,并且开始减少分配给纽特的主观视点。所以,这也就是给前文所说“共情难题”所埋下的“伏笔”。
假设了两种情况我都想不明白:
一、假设以格林德沃事变作为系列规划是从立项之初就有所构思,为什么在第一作里面的故事主线是主人公纽特追捕“神奇动物”呢?
那为什么企划之初不直接将系列故事命名为《格林德沃》呢?难道“神奇动物”就比“格林德沃”更有粉丝或者票房号召力吗?
二、假设对该系列规划是在《神奇动物在哪里》获得口碑票房双丰收之后再开始构思,那保留《神奇动物》这个片名在后续之作到底还会有几分意义呢?
在这样的内容规划之下,下一部续集类型该怎么选,才能给“神奇动物”以及主人公纽特安排有合适的参演空间呢?
如今,不止当初的担忧被悉数证明,我还发现影片的实际处理也相当令人失望。
很显然,他们过分注重市场的反馈,只从急于索求商品回报的角度来进行改动,以致于如今两个续集都发生了制作预期偏离。
第一集中有关神奇动物的场景广受好评,第二集,它们明明都和目标主线没有什么关联性,我也要多大张旗鼓地增加场景。
粉丝想看GGAD,第三集我就加戏给你们的 GG 和 AD,神奇动物与纽特我都不再多给一点设计了。
身为艺术创作者只做有求必应,多一点惊喜都不想费心思去设计了,那这电影还有救吗......
因此,《神奇动物在哪里》之中虽然核心病根尚未发作,但影片的成功却掩盖自己埋下的又一隐患,两者在《格林德沃之罪》之中迅速发展,终于在这次《邓布利多之谜》集中爆发。
《哈利波特》vs《神奇动物》
面对同样的项目发展需求,《神奇动物》系列陷入这般窘境,即是在选题上的先天劣势,又是在决策上的负薪救火。
回顾那些年,漫威宇宙都还只是刚刚起步,在我看来,要说在当时谁才是最成功的 IP 改编系列电影,《哈利波特》绝对是独占主席。
从整体系列上来看《哈利波特》,其实完全就是人物传记类的题材。
主人公哈利波特随着故事时间的推移以及事件经验的累积,获得在能力上的成长以及在心智上的成熟,这就让续集故事在类型把控上,天然就具备“升级”和“拓展”两种基础。
而影片的实际表现上,它甚至同时满足了在两个方向的构建。很好,这就是我想要的创作者在观众需求之外的惊喜。
要说《哈利波特》与《神奇动物》在观感舒适度上的巨大差距,叙事策略绝对是造成影响最关键的一环。
《哈利波特》系列所采取的叙事策略均为单一主人公叙事,即认定一个主角,并以他的唯一视角展开讲述影片故事,只要是主角没有亲自经历的场景,都是不能在剧本上直接表现的,这又给影片在“观众移情于角色”这一任务上创造了非常优越的条件。
因此,选题本身就与项目需求高度契合,而系列影片的叙事策略更是锦上添花,这才是《哈利波特》系列让观众百看不厌的剧作基础,也是巫师世界 IP 在多年后的今天仍备受期待的历史关键。
对于主创
收尾之际,我想表达一些自己对于三位主创的一些看法。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在制作基础上,《神奇动物》有两个地方区别于《哈利波特》:
一、它的剧本并非由一个已经成熟沉淀、且经过市场认可的故事再二次改编得出。
市面上的《神奇动物》系列丛书都是在影片上映之后再出版的剧本书,而非早已出版的小说故事。
二、JK·罗琳在该系列直接担当起剧本制作“screenplayed by”。
而在此前《哈利波特》系列中,只由史蒂夫·克罗夫斯担当剧本执行“screenplayed by”,JK·罗琳只是原著作者“based on”。
因此在《格林德沃之罪》引起口碑两极分化后,越来越多的观众将该系列失利的责任归咎于 JK·罗琳对剧本的直接参与。
其实如果从对照实验的角度来看待《神奇动物》与《哈利波特》,“罪在 JK 罗琳”这个结论确实符合推理,更何况罗琳本来就并非专业编剧,而是一位传统作家。
电影剧本与小说则更是不可以一概而论,如今市面上绝大部分的小说改编电影,其影片剧情绝不可能与原著小说剧情仍保持高度还原。
举个例子,在早已上映的《哈利波特与火焰杯》里面,影片剧情就是只会呈现哈利波特参赛环节里的过程场景,而对于其他三位选手在原著之中也同样传奇的比赛过程全都采取了省略与暗示的表现,而非直接分配场景作详细呈现。
这种操作在当年已经引起不少原著粉丝的不满,但从整体效果来看其实并没有对影片造成多少不良反应,多年以来依旧口碑坚挺。
小说书籍所面对的就只有读者与作家,并且极大程度地依赖着文字的激发性,它是偏抽象的,又是个人艺术的。
而电影剧本,尤其对于商业电影而言,必须是个构造严谨的工业零部件。服务于影片制作环节中的各种职业人员,它必须足够具象以达到可操作、可被拍摄的程度。
所以更何况商业电影,始终也是一门需要合作完成的工业,其剧本也必须是通过反复讨论、协调修改才能最终定稿。
因此,我认为大部分观众都将如今不适的诟病都归咎在罗琳身上,也是因为已经习惯于把曾经耀眼的光环都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而忽视了影视创作团队的重要性。
我认为,这一次《邓布利多之谜》的全面失利,可以说终于暴露了这三位主创在剧本探讨上已埋藏多年的弱项:
其一,对架空宏观背景的构建能力。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叙事策略采取的是单一主人公叙事模式,观众以为看到的世界观,其实也仅仅只是主人公眼中的世界观。
巫师世界那么大面积的空白,只有能参与到哈利波特行动的场景才是可以被构思清楚的,因为只需要让哈利的冒险故事是逻辑自洽且足够有魅力,观众们就会在观影结束之后有属于自己的理解了。
不是主人公在故事中行动,而是主人公的行动成为故事。
而在《神奇动物》情况则大有不同之处。
因为无论是格林德沃还是神奇动物,前者角色的复杂属性与后者集体的丰富多样性,都要求着编剧必须先在故事之中架设好足够合适的舞台场景,设计好的角色才可以被放置其中进行发挥。
无论你是选择多线叙事还是选择单一叙事,你都必须先构思足好一个足够具体且可信的巫师社会宏观景象,角色的行动才有能有被观众代入思考、被理解共情的基础。
其二,对故事深度设计的掌控能力。
《哈利波特》系列可以说是具有一定程度的思考深度,可是至少从影片来看,深度显然不是该系列故事的核心,而是角色共情程度。
观众其实并不需要对故事的全貌有透彻的理解,而是需要对主人公的境遇有足够的共情。
因此,整个故事所有的冲突,不管是浅层面的对抗还是深层次的纠葛,都变成了主人公的外在冲突或者内在冲突、或者两者兼具的视觉外化表达。
《神奇动物》系列在第二集之中,其表达魔法社会内部矛盾之野心已经显而易见,这是真正需要把故事深度先行于角色设计的。
你必须要有对巫师社会社会有足够具体的描述,比如巫师社会结构、社会运作法则还有社会分工制度,足够具体环境才能让观众实在地代入角色进行思考。
如果真的还要向人类社会宣战的话,甚至还需要构思好两种社会是如何对接,两个社会的矛盾以及如何解决矛盾.......
同样重要的,就是如何设计出合理的场景情节以及可信的角色行动,来表达甚至论证这些深奥抽象的概念理论,而不是反过来将这些当作标签仅仅贴在角色身上进行包装。
或许是过于耀眼的履历使他们对自身缺乏准确的认知,以致于在《神奇动物》便有了一种盲目的自信。
JK 罗琳与史蒂夫·克罗夫斯并没有为自己新的故事在叙事策略上找到更新鲜的选择,反倒是放弃了原有的优势。
明明第一集故事正是因为对构建移情的优势有所保留才让影片成色仍勉强优秀,在第二集反被放弃得更多,第三集则被彻底抛弃。
偏要在有着强烈商业需求的项目中尝试练习这种全世界就只有少数人能成功把握的故事。【昆汀、诺兰兄弟、盖里奇、宁浩、姜文......】
同时彻底更改自己擅长的【叙事策略】以及【内容类型】,这对于从出道以来只会写一种剧本的编剧而言,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导演能力的瓶颈
从《凤凰社》开始,导演大卫耶茨就一直长时间只在巫师 IP 上长时间打工,几乎就没有在其他题材上尝试新的创作。
这对于后期剧情紧密相连的《哈莉波特》而言,或许是一个非常稳妥且容易稳定收益的策略,可是这对于他本人,就如今的表现来看,已经反而成为了桎梏。
坦白而言,个人已经对大卫叶茨的视觉设计感到审美疲劳。
一般巫师对战直接处理成了西部枪战,在重点的施法场景才给予着重刻画,通过有效的对比以展现角色的强大,这个方案刚开始算是有点意思。
可如今已经连续七部影片,又何况来到《神奇动物》已经是个新系列,“魔枪”虽说这个做法精简了魔法的表现,节省出更多叙事空间。
可是大卫叶茨似乎已经忘了一个与故事剧情同等重要的元素——“魔法”。
哈利波特的成长经历固然精彩,可是“魔法” 所赋予影片独有的视听效果风格,才是让观众心甘情愿“短暂离开现实,向往巫师世界”的关键元素,也是那个“巫师世界”与“人类世界”的运作区别之根本。
如果故事的发展已经冲淡了那一抹奇幻的色彩,那它又和发生在人类社会现实生活,甚至那些被观众在其他电影里,已经体验过无数次的“人间琐事”又会有多大区别呢?
而让我真正感到疑惑的是,大卫叶茨并非是缺乏想象力来设计如何呈现魔法。
例如,在影片《混血王子》里面,邓布利多因服下魂器咒水而被荼毒得神志不清,可他还是捡起了魔杖保护好了自己的学生,那燃尽生命的“火神开道”成为了生命最后的咒语。
这样的场景设计是真的会让我每次重温都能感受得到胸口之间的发麻。
因此在《格林德沃之罪》之中,“紫色火焰煤气灶”的设计不但让我再次回忆起邓布利多那结局的悲伤,更是挑起了我对于他与格林德沃两人关系的好奇心。
我本期待着大卫叶茨来到第三部续集,可以用好“火”这一视觉元素大写特写所谓的 GGAD 之间的感情,谁能想到号称伏地魔诞生前的巫师界双雄,他们的对决也就只不过在那互相丢炮仗一样蹩脚。
除了在对“魔法”的视效设计表现的偷懒,作为导演,在知道剧本已经缺乏共情效果的条件下,难道不应在视觉呈现上加重煽情吗?
相比较《哈利波特》系列,神奇动物每个角色的台词可以说相当啰嗦了,不止是老角色那如此复杂的角色内心纠葛,甚至是那些新角色出场自带着的不明动机,这些情节的镜头表现上就只是让观众看着演员一直叨逼叨。
更何况,明明是能说清楚的纠葛,却非要在台词编排上让角色们互相打哑谜,你作为导演拿到这样定稿剧本,为什么不思考一下如何用视觉外化表达,来减缓观众疲劳并辅助理解剧情。
请问大卫叶茨或者两位编剧,还记得当初自己是怎么设计“哈利的初吻”和“赫敏的吃醋”吗?唉......
希望的魔法
很多年前,我出于对巫师世界的不舍,也曾为它构想过一个新的故事。
死亡圣器战役之后的很多年,哈利波特因击败伏地魔再次声名大噪,成为备受尊敬的巫师。
某一天探望母校霍格沃茨看看儿子,意外见识两个天赋异禀的少年。两位少年都渴望成为哈利波特的大弟子,学习到更厉害的魔法。
一个有着一头熟悉的金发,出生纯血高贵,却发自内心地与家族期望背道而驰,渴望着人类与巫师的隔阂能够“消除”,让更多的“人”学习魔法。
而另一个则来自麻瓜家庭,熟悉的勤奋好学而且成绩优异,看似纯粹地想当个魔法研学者,但努力研习的目的却是为了消除世间所有的魔法。
然而这些心思都已被哈利波特所看穿,与此同时他也非常清楚,其实自己在那一次战役之后,那些被传奇歌颂的曾经的“天赋”都早已随着伏地魔的一同消失了。
还没来得及思考三人之间具体将发生什么故事,这个设想便被长久搁置,一方面,曾经留下了那么多的老角色,着实不好解决他们的去向,,另一方面,中考在即,无暇投入自己爱好。
我真的很想再次品尝到巫师世界奇幻的生活体验,我真的很好奇在哈利波特的校园生活之外那巫师社会的复杂性。可是《神奇动物》系列企划的问题以及处理的失误层层叠加,我实在难以对其继续保持乐观的展望。
哪怕还是幸运地,能够继续完成下一部续集,我也难以对它的品质抱有期待。但至少,我可以肯定,我仍将继续作为它的观众,去忍耐它的不足,分析它的病处,为什么?
因为我并不希望巫师世界 IP 就系终结。因为这就是很多年前,那个额头有闪电伤疤的少年,对我施展下的魔法。
是的,我不相信,但希望着,新的魔法,奇迹再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