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查理在百老汇》(Charlie Chan on Broadway)是1937年上映的美国侦探电影,属于20世纪30至40年代流行的“陈查理”系列电影之一。该系列以华人侦探陈查理为主角,改编自厄尔·德尔·比格斯(Earl Derr Biggers)的小说。以下是1937年版本的故事梗概:

剧情梗概:开场命案:
故事始于纽约百老汇,一名名叫比尔·普雷斯科特的记者在意外获得一份涉及多名权贵丑闻的机密文件后,突然被谋杀。临死前,他将文件藏在一处隐蔽的地方,并留下线索指向百老汇的夜总会歌手琼·温德尔(Joan Wendle)。陈查理介入:
夏威夷警探陈查理(由瑞典裔演员华纳·奥兰德饰演)恰好在纽约访问,被当地警方邀请协助调查这起复杂的案件。陈查理以冷静的头脑和东方智慧展开调查,逐步发现命案背后牵涉多名嫌疑人,包括夜总会老板、黑帮分子、记者同行以及琼本人。百老汇的暗流:
调查过程中,陈查理发现比尔的文件揭露了多起贪污、勒索和谋杀的黑幕,而凶手试图销毁证据。琼·温德尔因知晓部分内情成为下一个目标,陈查理必须在凶手再次行动前揭开真相。经典破案:
通过细致的推理和巧妙的陷阱,陈查理最终揭露真凶——一名表面正直实则参与勒索的警界高层。电影以陈查理的标志性幽默和哲理名言收尾,例如“真相如灯笼,风大时更明亮”(改编自系列经典台词)。影片特点:时代背景:影片反映了1930年代百老汇的浮华与阴暗,融合了犯罪、悬疑和轻喜剧元素。角色刻画:陈查理的形象延续了系列中“智慧东方侦探”的设定,尽管以现代视角看存在刻板印象,但在当时是少数以亚裔为主角的好莱坞电影。系列定位:本片是系列第11部作品,剧情相对独立,侧重密室推理和群像嫌疑人的传统侦探模式。备注:

需要区分的是,1936年有一部名为《陈查理在歌剧院》(Charlie Chan at the Opera)的同系列电影,常被混淆片名。若您所指实为1936年作品,可能是后者(以歌剧院的连环凶案为主题)。《陈查理在百老汇》实际上映于1937年,由尤金·福特执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