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是轻盈浪漫的,可一旦堆积起来,便沉重又坚实、不近人情。”
  近期,网上有一条新闻上了热搜:“浙江年轻女孩租房独居两年未扔垃圾,房东花2千元请人清出27桶垃圾。”
  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个人生活习惯的问题,顶多算是“太邋遢”了。但在世界卫生组织出台的相关医学规范中,“囤积症”已被列为精神病症中的一种。囤积症是一种过度收集、但又难以丢弃物品的强迫性行为,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在英国,有超过300万人患有囤积症。
  专家分析,囤积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主要由遗传因素、童年心理创伤等引起。患者因为在过去的某些经历中没有能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关爱,出于“自我补偿”心理,就倾向于通过囤积一些物品来进行“弥补”。
  “心病还需心药医”,囤积症的治疗侧重于从心理层面进行疏导。只有想清楚我们的生活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进而解开心结,才有可能缓解囤积行为。
  究竟是哪些潜在的原因导致了囤积症呢?
  一是“非黑即白”的偏执思维模式:要求自己做事完美,万事都不能犯任何一点错误。“这个球鞋盒子还有没有用?或许以后还用得上。算了,先留下吧。”因为害怕自己扔错东西,所以很难做出丢弃个人物品的决定,于是只能看着杂物越堆越多。
  对治方案:告诉自己“其实东西扔错了也没事的,不就几件杂物吗,能造成多大影响?”狠狠心,扔了它一了百了。先从“老破小”开始扔起,或者把它们转送给附近的衣物废品回收站,利人也利己。
  二是回避社交的孤立生活心态。很多囤积症患者都是独居人士,并且不太愿意与人来往。由于家里少有人来,所以“搞得再乱也没人知道”。这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因为没有朋友,所以自己的私人住处就没必要打扫得那么干净;因为自己的家杂物太多、不整洁,所以就更不愿意请朋友们来家做客。诚然,那些把家里搞得物品“堆积如山”的独居者,在上班时大多也会把自己收拾得和别人一样“干净利落”。这种“人前人后大变样”的情况,其实折射出社交压力对人的异化——人们往往以为自己就是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印象,于是格外在意自己在社交场合的外貌、穿着和言谈举止,而一旦回到家中就容易出现“报复式邋遢”,“反正没人看,我搞得再乱也没关系”。
  对治方案:告诉自己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内在品质,不必把自己“包装”得多么“靓丽”。把家里收拾整洁和把自己打扮得体,其实都是为了给自己和他人营造一个较为舒心的交流环境,而不是为了“伪装”给别人看一个华丽丽的外壳。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你疏于整理个人事务就离你而去,更不会只看你的外表就决定和你交心、无话不谈。如果我们能够有一颗阳光向上的心灵和一种坦荡有序的生活方式,何愁朋友难觅呢?
  三是回避变化的怠惰心态。现代生活中有太多变数,我们可能在3年中要换2份工作,也可能要在半年中换2次住处。频繁的变迁、陌生的同事、冷淡的邻居……这一切都可能让我们的心“疲惫不堪”。而让家居保持整洁有序也是要耗费一定心力和意志力的,物件位置的移动与合理摆放也会同步激起内心的“波澜”。为了避免这种“波澜”,很多人宁愿不做任何改变:每天都吃同种口味的泡面,每天只看同种体裁的新闻,拒绝任何社会往来的机会……
  对治方案:从接受微小的改变开始,例如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以避免产生更多垃圾,饭后及时收拾餐具,物品用完之后归于原位等等。通过每天做一件以前没有做过的小事,来逐渐改变自己的家居环境。并且用眼前的变化事实,来告诉自己可以接受改变、适应改变、主导改变。
  村上春树说:“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是的,在自我改变的路途上我们不能求快。要有耐心来等待这生活渐渐有起色,要相信自己有勇气去面对这生活里的起起伏伏。让生活保持一成不变不是难事,让自己隔绝于这个热闹的世界也不困难,但真正让生命得以精彩起来的,是我们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说服自心,去直面这生活中的缺憾、去找寻其中的美好。
  时间不是盖大楼用的水泥方块,不是越多越好。对于生命,我们无法“囤积居奇”。要想让生命保持轻盈,或许就必须放手持有某些东西。当我们“放下”得足够多时,就会发现原来每一个生命的间隔、每一个思考的瞬间、每一个安宁的时刻,都如此奇异瑰丽。神奇的造物主让我们出现在此时此刻,体验这生命、教会我们笑眼看悲欣,这所有的一切,都已足以让我们为之沉思良久……

...
更多文章移步公众号:绮玛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