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次远赴异国不太成功的拍摄经历后,是枝裕和回到了熟悉的日本,拍摄了由坂元裕二编剧,坂本龙一配乐,安藤樱、瑛太等人主演的影片——《怪物》。
《怪物》承接了是枝裕和在《第三度嫌疑人》后开启的社会派悬疑片的类型之路,借用《罗生门》的“多视角叙述”结构,通过同一事件的三方视角对真相进行抽丝剥茧,抵达人性的冲突。
在此之前,是枝裕和所有的作品均由自己编剧,这次找来了日本最知名的编剧坂元裕二合作,免不了成为大小营销的噱头。
日本影视界最显赫的两位创作者,加上伟大的黑泽明提供的经典叙事结构,就能保《怪物》成为佳片,挽救是枝裕和滑落的口碑吗?
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
是枝裕和的好,好在平缓的生活中那些观众与角色之间超离出戏剧效果的共情,就像《无人知晓》对耸人听闻的“遗弃致死案”的处理,重心不在对残酷事件的“高概念化”,而是孩童被遗弃后日常生活的心理状态。
他擅长用平缓细碎的生活质感冲淡强戏剧事件的锐度和棱角,将时代环境作为人物的精神低流,既传承了以小津安二郎、成濑巳喜男为代表的家庭电影的传统,又传承了以山本萨夫为代表的政治电影的传统。
因此,是枝裕和的影片是生活长河里的砂石,是恶性事件中那一点点人性的暧昧。
既然如此,坂元裕二对戏剧性的依赖,对善恶的二元划分,对人性“宽和”的价值观终究不配适这样的导演。
倘若导演对不适合自己的剧本进行恰当地调整,剔除差榫的部分、挖掘符合作者性的部分,能够很多程度上避免文本作者和影像作者的错位造成的灾难。
显然是枝裕和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怪物》的情节虽然建构在有公共性的校园霸凌事件之上,但身处事件中的人们却统一无辜纯良,所有成年人均在“真相”被揭露的时刻获得免责,导演最擅长的孩童视角沦为影片故弄玄虚、概念先行的工具。原生家庭、校园霸凌、311记忆、同性取向等有社会性的话题糅合进日常化的拍摄手法里,辅之三段式结构加重悬疑感,又在结局时刻“洗白”所有人,让《怪物》既丢失了是枝裕和原有的深刻,又丢失了坂元裕二的柔和,成为非真实又非幻象的“怪物”。
再来看《怪物》大费周章地使用“罗生门”的多视角叙事结构,效果如何?
影片分为三部分,每部分代表一个人物的视角,分别为母亲(安藤樱 饰)、老师(瑛太 饰)和男孩(黑川想矢饰)。前两部分的功能为制造悬疑,后一部分为解答悬疑。
从母亲的视角来看,儿子麦野的行为异常,可能遭受了校园霸凌。于是她去到学校,与校长和老师们对峙,希望校方拿出解决方案。
从老师的视角来看,他被麦野的母亲控告对其实施暴力,但是他的所有行为都很无辜,反而麦野似乎在霸凌同班的星川。
麦野的视角还原了事实的真相:班里其他同学欺负星川,他只能暗暗地跟他做朋友。麦野在教室砸东西是为了帮助星川脱身;烧小猫是为了火化;丢失的鞋借给了光脚的星川……在此,前面铺设的种种悬念一一解开,最后还带出了儿童性向的话题。
对三个段落的情节进行简单地梳理,会发现,这样复杂的结构设计其实毫无意义,除了稍微满足观众寻求“解题”的探秘心理,并没有让是枝裕发挥出他擅长刻画的“人与人之间多义的羁绊”。毕竟,不是分别呈现人物的异视角就刻画了人性的复杂和多义。
相比优点,反作用似乎更加明显:弯弯绕绕的结构用在陈词滥调的故事上,让整部影片显得十分做作。好比雷声轰鸣一阵后只下了几滴零星的毛毛雨,让作为观众的我们感到尴尬不已。
在黑泽明的《罗生门》那里,多点视角指向真相的不确定和叙述的主观性,而在“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的坂元裕二和“活在日常里”的是枝裕和的共同作用下,多点视角却使得真相的揭秘从诡谲繁杂走向确定单一,人人都化身为纯爱战神。
哪里不对劲呢?
《罗生门》告诉我们,不要相信任何主观的叙述,叙述者只要在场,就会因为自身利益而弯曲事实。因而同一事件由不同的人说出来会让“真相”变得扑朔迷离,没有角色能够提供唯一而确定的答案。
所以看《罗生门》的过程,是从平坦的道路逐渐步入迷宫的过程;而看《怪物》的过程是原本想在迷宫里探险却三两步就走到笔直大路的过程。
当然也可以帮《怪物》辩护一句:借用《罗生门》的叙述结构只为增强类型效果,内容表达和观看体验可以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
但从形式的功能性来看,三点视角的结构像是散漫而草率地靠接在一起,没能组成各个部件紧密咬合在一起的整体。原本羸弱的文本在与如此繁杂大框架贴合在一起后,使得整部影片看似体格庞大却瘦骨嶙峋,十分古怪。
创作者自作聪明地用人物的有限视角制造悬疑效果,通过不断的“反转”告诉观众“已上当受骗”,在几经折腾下又将我们引入更像是骗局的美丽仙境。在此,创作者成为这道大谜题的唯一解释人,解题的渠道还选择了我们不忍苛责、不忍怀疑的孩童视角。
而这种创作者的“暴政”、人性情感的甜腻、虚张声势的形式是是枝裕和以往反对的创作路径。
《怪物》失败让我们看到,编剧和导演怎样互相捆绑,作者导演遇到不配适自身的剧本怎样不自觉地变身为傀儡,拍出一部议题堆积、概念先行的失败之作。
不过话说回来,与坂元裕二的合作能够让是枝裕和在试图转型的当下打开视野,从家庭电影缓慢的生活流中走出,去探索多元议题和叙事结构。当然,剧本还是自己写吧!
本文首发于【后浪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