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梅》是2015年播出的台视八点档时代剧。同大部分八点档时代剧类似,內底充满误解、错过、失忆、多角恋等剧情,毋寧说,正是误解、错过、失忆、多角恋推动了剧情的转折。但不同於其他的八点档之处在於,《春梅》將时代的开端设置在1925年,这一年在亚洲的时代史上有特殊的意义,在此前一年的1924年,台共组织化开端,而在这一年的结尾,印度共產党成立。五卅运动在上海、省港大罢工在珠三角相继爆发,倾心苏联的郭松龄与张作霖兵戎相见,可以说,这是一个左翼思潮转化爲行动的时代。这部电视剧亦取材於是年十月爆发的二林事件。主人公春梅是参与抗爭的农民的女儿,父母在二林抗爭中被纵火烧死,之后则被与文化协会过从甚密的医生收养。全剧以春梅的成长、爱恨为主线推动,最后以春梅与日本人恋人重逢为结局。剧情可以分为六个阶段:1)春梅父母被日人逼害而死,丧亲之痛与父母亲的教诲交织,转化为春梅勇敢正义的性格。2)春梅甫被收养,在医生家中接受日文教育与在日留学的哥哥相处。这一部分同样用不少篇幅描写了当时日本警察对於社会的控制、台湾民报和文化协会同人的活动,以及作为渔港的北门的渔民社会。在哥哥的影响下,春梅开始形成基於朴素正义感的族群认同。3)春梅考入看护妇讲习所,受到日本人学姐的霸凌,朴素的族群正义感转化为行动,同时,在讲习所日本人教师的影响下,春梅的族群正义感与看护妇职业伦理相结合,表现出克己敬业、诚恳勇敢的职业精神。4)因为哥哥的政治活动影响,春梅流落大稻埕,遭遇火灾,为日本人財阀宫本所救,倖存但失去记忆。从此,春梅开始寻找记忆。5)春梅重遇在讲习所霸凌她的日本人学姐,找回记忆,回到家中,但也因此再一次被日本浪人追杀,家庭破碎,直到日本战败。6)战败后,春梅与宫本重逢。在这六个阶段的剧情中,失忆的剧情颇具象徵意义,儘管这是八点半的常见剧情,但在这部剧中,確实春梅后半生顛沛流离的重要起点,因此值得详细观察討论。

春梅的失忆是因为哥哥参与政治活动,遭遇日本特高的迫害,而找回记忆则是因为日本人学姐的刺激。日本人学姐之所以对於春梅纠缠不休,是因为学姐坚信军国主义价值,对於春梅「叛乱份子后人」的身分十分憎恶。因此春梅的失忆是政治性的,也是歷史性的。失去记忆的春梅在日本財阀家中获得良好的庇护、优渥的生活,甚至於宫本家反对战爭的儿子宫本刚產生感情,但是春梅却拒绝了宫本刚的表白,理由即是:「我都不知道自己是谁,实在无法接受感情」。这句台词正解释了「失忆」的结构性含义。失去记忆不是遗忘——遗忘是自然现象,如果没有事件所悉,人会自然地忘记十年前的某个下午吃了什么,说了什么;遗忘的人无法意识到自己正处於遗忘的过程,除非某一天他意识到记忆的片断,並有意寻找记忆,那一刻开始,遗忘变成了失忆——失去记忆是一种事件下的应激,只有意识到失去了记忆,人在会寻找记忆。因此失去记忆和寻找记忆是互相塑造的过程——人失去记忆,便会失去认同,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便需要重新找寻自己到哪里去。因此影视剧中反覆挪用失忆这一桥段,不仅仅是为了塑造剧情的曲折性,更是为了重塑主人公的认同和人格。从这一角度来说,只有发掘了记忆的雪泥鸿爪,才会意识到雪的存在,才会有机会发掘出雪下面所隱藏的歷史的底层。在这一层上,春梅这个角色是有象徵性的。她的经歷,正是岛屿的经歷,也正是长期以来被隱藏的某一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