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熙漢文老師金英智的前史是一條暗線。這個憂傷、寡言,自稱因不斷休學而年齡較一般同學更大的首爾大學研究生,讀《資本論》、《政治經濟學原理》、《勞動價值的理論研究》;會給恩熙和她的同學唱斷指的勞動者之歌;會不斷地溫柔地勸說恩熙「挨打時要反抗」,可以想見,在革命沈寂的94年來臨前,金英智曾經有過怎樣跌宕起伏甚至充滿血淚的青春。奇蹟的漢江上,聖水大橋坍塌了,埋葬的是這位老師的青春。補習班的教務說「她不就是這樣嗎?愛搞失蹤,個性奇怪」。

金英智和恩熙曾經經過抗爭的居民區,血紅色的橫幅上寫著「就算去死也不要」。金英智問老師「住在這的居民們為什麼要掛橫幅呢?」老師說「為了不被人搶走房子」。

—「為什麼要搶走別人的房子?」老師沒有正面回答,「不可理喻的事情很多吧」。

—「好可憐」。「不要同情他人」「不能肆意同情他人」。

金英智在黑闆上曾寫過「相識滿天下,知己能幾人」。其實,「知己」何嘗一定「相識」「相逢」呢?她的學生最終失去了她,也學會了反駁補習班教務、父親和兄長,然而抗爭終於失敗了。英智和恩熙曾一起經過的拆遷現場,隻剩下半條標語「我們死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