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妓回忆录》这部电影名声在外,演员阵容堪称豪华,但是我觉得影片内容华而不实,不太好看。
首先,这部电影给我的整体感觉非常别扭。作为一部外国人拍摄的东方电影,它从一开始,就包含了各种不相容的元素,让这部电影呈现出一种四不像的感觉。这部电影,更像是外国人拍摄的想象中的东方,而不是真正的东方。
从背景来看,这部电影的背景毫无疑问设置在日本。从演员阵容来说,巩俐、章子怡都是中国演员(确切国籍不太清楚),但是演绎的角色却是日本的艺妓。
而从台词来看,这部电影又用的是英语,其中莫名其妙夹杂了一点日语。
从背景、演员阵容、台词等方面综合起来看,这部电影整个就非常别扭,我看着非常难受。
不过我很快明白这种不适感来自哪里。这部影片本身设定的受众就是西方观众,他们对东方文化的语境不甚理解,对影片的别扭之处自然也不会感同身受。而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小百合这个人物的设置,明明有着一张纯正的东方面孔,却有一双蓝灰色的眼睛。这个设置无疑在讨好西方观众。
从剧情来说,里面的女性角色关系也非常奇怪,有一种强烈雌竞的意味。例如巩俐饰演的初桃自始至终对小百合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嫉妒,尽管巩俐对这个角色的诠释足够好,但是却架不住剧本的单薄,所以呈现的人物关系十分虚伪且悬浮,让人不能信服。
影片除了呈现的强烈的雌竞的意味,还有一种对父权极度崇拜的意味。例如小百合与会长的关系。幼年小百合逃跑失败,成为奴隶,独自在桥上哭泣。会长这时候在艺妓们的簇拥下出现在桥上,一时兴起,给哭泣的小百合买了糖吃。于是小百合有了成为艺妓的梦想,还有了一个心上人。这里面就暗含了一层逻辑,女人本没有梦想,因为男人才有了梦想,仿佛女人便是为了男人而生。
但现实是,即便在日本,艺妓本质上也是卖淫女,虽然享有挑选嫖客,不轻易卖身的特权,但是她们依然属于社会底层。即便影片对“艺妓”进行了包装与美化,主打一个艺术气质,但是她们依然属于“玩物”这个范畴,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一个想要反抗成为“艺妓”命运的女人,最终因为一个男人心血来潮的一块糖,而自愿成为一个“艺妓”,可以说是极致讽刺了。
这个影片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在于主要人物缺乏基本的逻辑。
影片的结局试图给会长洗白,小百合得知自己之所以能被真美羽选中成为艺妓,与初桃同台竞技,就是因为会长的暗中安排。于是小百合终于知道会长的心意,心安理得地成为了会长的女人。我在想,这个逻辑真的说得通吗?虽然我对日本的文化并没有非常深刻的了解,但是同处一个东方文化圈,大家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堂堂会长有一千种,一万种方法去帮助一个小女孩,为何他偏偏选择让女孩成为艺妓?这难道不是出于自己的一己私欲吗?而且在小百合成长成一个出色的艺妓之后,他也没有挺身而出,而是眼睁睁看着小百合出卖自己。这实在称不上什么爱情。
但是偏偏小百合便沉浸在这种虚伪的爱情中,她原本在发生战争之后,可以成为一个普通的劳动女性。但是会长的朋友来找她,她便义无反顾地重新成为一个艺妓,陪会长社交谈生意。在被外国人问,是否能够陪她一晚上时,她一面毅然拒绝,维持艺妓表面的体面。但是另一面,她为了想要打破会长朋友的幻想,居然自愿与外国人发生关系。这个人物非常割裂,前后不一。
总的来说,这个影片硬件方面并没有任何问题,拍摄、灯光、美术等都可以算得上上乘,差就差在剧本上,主创团队并不了解东方文化,便根据自己的臆想打造出了这些工具化的人物,讨好西方的男性观众,满足他们一窥东方神秘文化的欲望。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好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