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除三害》的主人公陈桂林虽然是一名通缉犯,且在影片中手染数十条生命,但观众对于陈桂林不仅恨不起来反而认为他是一个替天行道的好人,为什么?因为他杀的都是比他更坏的人,最重要的是这些坏人不仅还在害人而且将会害更多的人,在道德与善恶的比对下,陈桂林自然成了某种“暗夜英雄”意味的人物,而那些被杀之人皆为十恶不赦的坏蛋以及死不悔改的异教徒。

与影片中男性角色的善恶分明不同,女性角色几乎呈现出一种集体的道德模糊,她们没有是非观念、没有善恶追求甚至几乎没有自我,宛如一个个被精心放置的玩偶,在影片中承担抓取眼球、尺度拔高、恋与母爱以及男性附庸的作用,她们没有独立的智商,只是任人摆弄的瓷娃娃。

程小美有两个镜头很扎人,一个是在香港仔承诺“我会托人在里面照顾好你阿妈”时,她无助却又满含感激的眼神,此处导演给到一个仰视镜头,既是人物关系的表现也为香港仔下个动作服务;第二个是陈桂林救出程小美在海边与她分别,又是一个仰视镜头,程小美依然处于仰视位,这就与她母亲的遭遇形成了某种互文关系甚至是重合——从一个男人手上到另一个男人手中,她对男性的仰望意味着对自我的抹杀,所以在影片中程小美这个人物就是一个漂亮的瓷娃娃,一边负责为影片打开尺度,一边填补陈桂林生命颜色的苍白。

萧湘湘(吉他女)这个人物比起程小美是要多姿一些,但其背后也是智商的不独立。萧湘湘是一个骗子、是林禄和的同谋,同时也是一个为爱疯狂的女人,她与那些为了取悦或是养活男朋友而选择出卖身体的女人无异,她们一样癫狂一样痴爱,付出了身体也出卖了灵魂,就像松子之于龙洋一,如果说萧湘湘与那些女人有什么不同,那一定是“集体幻想”为她赋予的另一层崇拜光环,在她的世界里林禄和早已超越爱人这一身份,他是她的神明、是她活着的依凭,如若神明陨落信徒自然追随,她的赴死是那么的合情且合理,甚至还有了一丝护道的意味,但不论怎样,萧湘湘依然是没有自我没有独立智商的依附者。

张贵卿的道德感是模糊的,医生救病人天经地义,但她的地下诊所救治的大多是亡命之徒,在治病救人的天职与法理公义两端她明显失衡,这也是促成她以“癌症”之名劝陈桂林自首的内心依据,但影片对于张贵卿这一人物重不在此,而在于为陈桂林提供目的地,这样一来,她就成了一个引路标的角色,不再承担道德与公义的作用,坦白点,她成了与程小美、萧湘湘一样的“工具人”,即便是最后影片也不忘让她散发一些母爱光环。

作为一部爽片,《周处除三害》自然要牺牲掉一些角色的智商和道德观,这本无可厚非,但全部集火于女性角色的确有些“态度鲜明”,特别是在《周处除三害》取得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情况下,依然没有人站出来为女性喊冤,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希望观众在荷尔蒙暴躁之余,能将目光瞥向那些无人注视的角落,并且大胆问一句:这些女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