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虽然已经上映一个月,但仍然票房不高,只有3700万;排片极少,全国一天只有2000场。但你要再不去看,它就下映了。

一部好电影值得推荐,虽然这部电影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说有很多缺点。比如说,这古偶风的电影名字就比较掉价,听上去让人不知所云。又比如,画风丑,人物是网红脸、日式白发,有些场景让我恍然代入劣质网游,当然也有些场景非常精美。另外影片有些逻辑也有些牵强,星宿的定位没讲清楚、人的武力值莫名其妙,最后的战斗部分也有点拖沓。怎么说呢,它既太长,又太短,太长是时长相对情节有点略长,太短是有些细节(比如怎样复活、怎样开挂)没有讲清楚。

但瑕不掩瑜,所有这些缺点,都无法改变我对电影的评价——这是一部才华横溢的电影。因为这部电影的编剧是我才华横溢的清华校友和群友康夫(不是,是所有主创的努力)。

为什么说它才华横溢?其实它的情节还是比较容易猜到,触动我的是以下这几个方面:

织女和儿女们的全新设定

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可是没有人想过他们的儿女会有怎样的命运。在这一点上,《落凡尘》就赢了,它取材于传说故事,填补了空白,也做了完全的创新。

织女不再是传统神话故事中为爱思凡的恋爱脑,而是管理天幕和星宿的神。她武力值高,为了避免星宿落入反派之手,带着二十八星宿来到人间。牛郎也不再是看人洗澡、偷人衣服的猥琐男,而是照顾了织女带下来的银杏枝叶,赢得了织女的倾心,继而生儿育女。这样的设定更加符合时代精神。

故事的主角是织女的一双儿女。金风成长在天庭,从小被灌输了母亲是罪人的观念。他恨过母亲,但更多的时候思念,他常常看着她的画像哭泣,他要收复散落凡间的二十八星宿,弥补母亲犯下的过错,晋升为神。而晋升为神,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过去。

玉露在民间长大,她性格饱满,天真机智,只知道自己的母亲在天庭,一心想要去天庭找她。她帮助金风一起收服了二十八星宿,也终于在阴谋中发现兄妹俩不可避免要与天庭决裂一战。和金风不同,玉露从来没有恨过母亲,她从小到大的心愿就是能有个家人一起吃饭,但直到影片结束也没能实现,不知道在电影的续作中能否实现。当然,第一部扑街成这个样子,还有没有第二部也很难说。

“丝线”和“织布”的概念反复出现

天空就是一片巨大的幕布;通往天门的路是长长的布帛;神兵神将的对战法阵是“帛阵”;神界大会,众神隔着纱帘若隐若现。基本上所有的设计都与织布元素相结合。

织女的本领是织布,法器是金梭。金风继承了母亲的本领,在战斗中能抛出金色的“捆仙索”把敌人捆住。金线不仅用来战斗,还能修补,轻轻松松把撕破的轴卷无痕修复。

电影中有一段刺绣风格的二维动画,我非常喜欢。在详细拍摄了收服前三个星宿之后,有二十四个星宿的收服过程用了一段串场的动画简要带过,二十七个星宿在卷轴上一一归位,金梭绣出四象图。这流动的刺绣,让人赏心悦目,与水墨画风的《小蝌蚪找妈妈》、皮影戏风的《阿凡提的故事》、梵高画风的《至爱梵高》有异曲同工之妙,传统艺术永远是电影故事的源泉,更加绝妙是这种动画形式与故事主题完美契合。

当天幕如裂帛,天地分裂,金风用丝线把天空缝合,这是女娲用丝线的方式再次补天。

二十八宿的设定在电影中首次出现

《落凡尘》首次将星宿神话搬上大银幕。导演说,星宿文化是电影最重要的传统文化载体之一,既厚重又有趣,是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星座文化。

前段时间恰好刚刚读了王力老师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书(强烈推荐!绝壁好书!),开篇第一章就是 “天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二十八星宿。我才知道原来我们中国人与二十八宿的渊源,这些星宿有着生僻的名字(东方苍龙:角亢氐(dī)房心尾箕、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zī)参(cēn)、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它们在天球黄道上集结,指导人们观测日月五星,帮助人们测定季节变换,还时不时地闯入古典诗歌中来。

影片中可爱的“牛金牛”, 是北方玄武七宿中的牛宿,关于这一点,王力老师的书中也写到了。而且特别绝妙的一点是,二十八宿中没有并没有牛郎和织女,唯其如此,织女才能带着二十八宿来到人间,假如织女星本身也是二十八宿之一,故事怎么能成立呢?

说来好笑,很多人是都声称一眼看出反派是谁。我也隐约看出来了,原因竟是这二十八宿。既然古人对二十八宿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作为夜夜仰望祈禳的对象、入诗入文的老友,这些星宿一定是为人所尊重所喜爱的,怎么可能成为反派呢?他们神威无比,作恶的应该不是他们吧。

不过虽然导演想要通过《落凡尘》向观众推荐中国人的星座文化,但似乎二十八宿在影片中沦为负责打斗的工具人,只有牛金牛表现得有点突出。

除了这三点吸引我之外,电影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表现我国西南地区人间烟火的画面,与天庭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火锅店里的一段打斗诙谐幽默,有点类似《长安三万里》中的长安酒肆场景,又如关于回忆牛郎织女家庭生活的那一段二维画,画风非常漂亮。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故事的内核,兄妹俩作为半人半神,最终都选择了为人间而战,他们成功了,只因为“感情才是凡人的最强法术”。

民族神话传说是取之不竭的创作素材。一个故事可能在几百年的周期里被不断地续写和改写。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的很多传奇故事版本都被他评价为“辞意芜劣”、“芜杂浅陋”,然而经过不断地筛选和集体创作,终于演变成名震天下的鸿篇巨著。牛郎织女的故事或许也仍不曾完结仍旧在发展改写中,希望《落凡尘》也能成为织女故事中一个可堪入史的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