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之前的我:俄羅斯電影?大師的時代結束後,大毛電影不是直接垮掉了嗎?看來隻能賣太空概念了。

看之後的我:到底是祖上闊過的,俄羅斯審美确實在線——真香!每個人都去給我看《挑戰》!

宇航員在艙外執行任務期間突發意外,受傷嚴重無法支撐返回地球治療。受過心靈創傷的女外科醫生,被一個冷峻的航天官員頂住壓力送上天挽救這位宇航員。時間有限,巨大的困難與挑戰下,一場零重力下的極限救援即将上演!

我個人評價一部電影的時候,比較看重影片的創意性。而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史無前例了,因為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一部作品去表現太空裡的一台手術,該片不僅首次提出這樣一個題材,而且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了;不僅展現出來,甚至預先為未來的太空手術提出了關鍵的問題——如何控制四處懸浮的血滴?

電影中的太空部分是真的在空間站裡拍攝。2021年導演和女主演搭乘火箭進入國際空間站,幾位現實中的宇航員配合他倆進行了為期12天的拍攝。本來以為太空拍攝隻是拍攝手法的不同,但是不看成片不知道它的威力,畫面那是相當震撼!

艙内跌跌撞撞的飄浮、女主頭發飄起的樣子、穿脫衣服的困難都是在地球上任何特效都做不出來的失重效果,真實而陌生的環境,讓人恍惚又揪心,原來僅靠“真實”二字就會瞬間擊中人心的。

更不要說艙體外,太空的壯麗美景幾度催人淚下,從一開場的浩渺的全景,到女主在窗邊不經意看到宇宙展現的一角,再到結尾充滿儀式感的艙外行走,每一幀畫面都讓人贊歎,距離産生美,我們這些來自地球的人類,都不曾跳出界外去看家園的全貌,沒有遠距離欣賞過地球上的雲飛浪卷。當故事的背景進入空間軌道,環境因神秘而美麗,孤獨感和陌生感讓全片立刻有了高大而深邃的氣質。

其實2020年湯姆·克魯斯就宣布要和NASA及馬斯克SpaceX合作,上太空拍電影。就像當年的太空軍備競賽,俄羅斯人又搶在阿湯哥之前先拍出了人類首部太空中的故事長片。

影片想要表現的一個主題是,人類為什麼要進入太空?

《挑戰》在俄羅斯的公映時間是2023年的4月12日,這一天是俄羅斯的宇航節,是為了紀念1961年4月12日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加加林而确立。

進入太空,是人類渴望探索未知的天性,自人類從誕生那一天起就心懷的夢想。如果問一下小孩子,你的夢想是什麼?有很多都會回答“想當宇航員”。

不過随着年齡增長,成年人變得現實,恐怕仍在為飛天夢而努力的隻有萬分之一都不到吧;有人“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把這份夢想寫進故事裡,于是有了《三體》和《沙丘》這樣的作品。

還有人既要又要,于是有了《挑戰》。

影片中有這樣的對話:

——人類到底為什麼這麼渴望去太空?他們連一個屋子裡的事情都處理不好。
——他們覺得可以找到地球上沒有的答案。

是的,人類這群焦躁的猴子,斤斤計較,弄砸了很多事情,糾結于無數的煩惱,或許隻有面臨宏觀尺度的壯闊,才會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找到自己内心的答案。女主人公葉妮娅正是經曆了太空行走,感受到了全新的自己,才能夠在宇宙中和過去揮别,開始全新的生命旅程。

...

說到故事本身,像很多人所說的,這是一部真正展現女性力量的電影(相比之下,吵吵嚷嚷的女權電影《芭比》是個什麼玩意兒),這才是女孩子該看的電影,影片中葉妮娅沉着冷靜,有專業素養,與患者共情。她設計了全套手術方案,包括腳步固定器,在危機之中抗住了壓力,終于完成手術。現實中的女演員也承受了失重、8G離心機等層層考驗,才得以選拔上太空。

沒有為女性主義而女性主義,沒有男女對立,整部影片沒有一個惡人,如果說有誰是反方,那便是在與天戰鬥、與自然戰鬥。所有人為着同一個目标而努力:手術前,受傷的航天員念的一首小詩,撫平她内心的慌張和激動;無論是換手術服還是手術中,兩位宇航員助手都體現了無比專業的素養;手術陷入困境時,男同事發來信息提醒她可以考慮的解決方案;當她違抗命令不肯放棄時,那位冷峻的航天官員支持她,成為她的後盾;她忙着手術時,媽媽打來電話,絮絮叨叨的安排讓所有人的緊張緩解為歡快……

沒有人能在孤島中生存,一味強調女權是虛弱的體現,強大的女性也需要愛的包圍,正如片尾的一句對白所說:

——你怎麼敢讓她在無引力的情況下做手術?
——有俄羅斯女人的地方就有引力。

當然,女性的引力不是光靠說出來的,還要用美來體現。當三位宇航員決定送葉妮娅一個禮物——太空行走——的時候,葉妮娅在激動之中,專門換上漂亮的綠色長裙,即便是外面還要穿厚厚的宇航服,也不能忘記這份儀式感。這悅己悅人的美,是女性刻入基因的浪漫天性,走出地球也不會忘記。

影片末尾雖然略顯冗長,但實拍的壯麗畫面、故事的完成度、巧妙的立意、穿插其中的小幽默都完全可以彌補這點不足。

假如是他塢的電影,票房至少是現在的幾十倍。但俄羅斯片方比較窮,沒有什麼營銷費用,影院的排片極少,許多人都不知道有此好片。該片上映一周也隻有兩三百萬的票房。所以,隻要你的城市有排片,一定記得去看,不要錯過這樣一部史無前例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