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代电影创作者都有自己的使命,到了张元、贾樟柯这一代记录巨变年代下的人和事就是他们的使命,1993、摇滚乐、躁动的青春、钱欲的涌动等落入《北京杂种》的取景框内。
张元在为崔健拍摄音乐录影带时产生了拍摄《北京杂种》的想法,即便是开拍后张元手中也没有剧本,有的只是几页梗概,所以这部电影就像看起来的那样——音乐盖住故事、情绪大于剧情,但好在那是一个随处都是好素材的年代,身边人和事能为张元提供足够的养分,就这样一部拍摄不怎么考究、制作不怎么精良的电影诞生了,但镜头中的人和情绪都是真实的,足以完成记录作用。
现在来看,当时改革开放浪潮对年青人的冲击并不比消费主义对当下年青人冲击来得更大,因为当时至少还有机会、困顿过后还有明天,那时的男人不论钱多钱少、官高官低,我站着就是一男人,你看不起我我就要揍你,有求于你也照揍不误,骨气和颜面还在,可以说皆是大男人;到了现在,钱少矮三分、官低不敢言,被拍脑袋还得赔着笑脸,如果说算得上男人,也只配是小男人,影视作品反而还喜欢这种小男人形象,美其名曰可爱的“窝囊废”,时代与时代的差别或许很大,但男人与男人的差别可能更大。
男人啊~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我们与恶魔的距离~
《看见恶魔》这类题材的作品,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处理成感官意义上的爽片,金知云显然深谙此道,但他同时又有着更进一步的能力,在爽利之余,还能重重的在观众脑后敲上一锤。故事的主线围绕李秉宪饰演的金秀贤与崔岷植饰演的张京哲之间“猎人”与“猎物 ...
此心安处是屋家~
电影《此心安处》极罕见的一部作品中,从“物理空间”、“情感意义”以及“生命承载”三个纬度对“家”这一概念进行了探讨。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延续着《阿甘正传》历史厚重的沧桑与时光无情的陡转,在影片中以Richard一家为主线,以固定地理 ...
【北上 ,群像样板】
什么是群戏群像?什么是老中青同台竞技?电视剧《北上》给出了一个标准解!看到第16集,愈加发觉《北上》不同于那些以群像之名行抬人之实的假群像剧,它几乎将老中戏骨和青年演员戏份均分,形成代际分明却又缠绕生长的故事情感线,使得剧情向纵深发 ...
《滤镜》:不爱时代的爱情宣言
身处当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尚且松动,遑论感情,何谈爱情。在“爱自己”的鸡汤滋补下,愈来愈多的人走向“只爱自己”的极端,爱能力几乎空槽,容颜形体、学历收入、罗曼蒂克在偶像剧的加持下,成为阻绝常人勇敢寻爱的高墙。庆幸的是,在这个“不爱” ...
为什么说《出走的决心》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如果说苏敏阿姨为女性书写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例式的故事,那么影片《出走的决心》则以冷静、克制、客观的创作观,为观众呈现了决心背后的泥沼,这不是李红一个人的故事,也许在你我左右就有李红在发生,但她们终身未能出走,被长久地困在等待里。说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