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会让我想起“活着”,看完书后特意看了张艺谋的电影,但并不喜欢。当时说不上不喜欢在哪里。
看了赵本山的“落叶归根”后明白了,余华的文字在我看来珍贵在他自己也说过,构思到这个故事后试过很多种写法,直到用了第一人称那一刻去让福贵自己描绘自己的故事,才算是对了。
张艺谋的电影并不是书里那个视角,依旧转回了观众的视角。且他想表达的太多,想通过福贵的经历批判的太多,太急,反倒使我感到一种来自旁观者的名为“同情”的傲慢。
我最喜欢“落叶归根”的,就是一种自然自在,他只是经历,有叹息有苦中作乐有忍受不住而崩溃,但他活下去了。他守着对工友的送他回家的承诺,就像我们和福贵一般无论经历什么,活着就是一种意义。
这个电影反复使我感受到书里那种“福贵”的感受,一次次绝望都不如下一次的希望,而那也都是属于自己的宝贵的经历,只要活着,之后还可以有和老牛谈心的旷达。
生命的意义就是去经历和感受,无需他人的评判和同情,这么自然地出现在这电影里,伴着田地和微风,各色的人。人与景,都是风景。美与丑,善与恶,都如同风与云,吹来,落下,消散。
这样的自然和真实,使我感到一种平静的美。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