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裡和梅根”一定是會被記入史冊的那種紀錄訪談片。兩個人的相愛是真的“攜手抵抗全世界”的程度。僅僅是相愛當然不足以記入史冊,就像黛安娜真正名垂青史的是悲慘一死。

值得被記錄的是世界上最出名的王室是如何奪權、如何運作、如何操控與被操控的。

就像每個普通有多個兒子的家庭一樣,長子生而訓練為了即位,小兒子或許能得到相對管制下的自由,當然僅僅相比他的哥哥。可能也讓黛安娜有機會更寵愛小兒子,因此我甚至能感覺到哈裡在母親去世後幾乎帶着一種“替母親而活”的信念。

甚至他愛梅根的地方也是她和黛安娜有相似的極富愛心的特質,後來叛離王室也是覺得黛安娜會想要逃離那樣腐朽窒息的表演生活,小女兒還繼承了黛安娜的名字。

這一切都使哈裡和王室格格不入,說梅根帶壞了哈裡,不如說哈裡一個人沒有勇氣逃離,而梅根承受的折磨讓他仿佛回到失去黛安娜的時刻,對梅根的拯救就是對黛安娜的拯救,也是對哈裡自己的拯救。就像梅根的結婚誓言說的“love wins”。

側面反映威廉和哈裡其實都在避免黛安娜的悲劇,威廉的避免方式是選擇了一個和母親截然不同的王妃,一個标準的王妃,可以符合王室要求的無聊的、漂亮的、沒有黛安娜那樣豐富的心的王妃。而哈裡是繼承了黛安娜的心,愛上了有同樣的心的人,帶着她出逃了。

最有意思的對比就是,梅根有心有能力,當然比标準王妃更受歡迎,反而叫王室慌張,提前掀起一場輿論政變,把梅根作為祭品,因為她的身份,也因為哈裡的身份。

小兒子受了寵還要比大兒子耀眼,這可不行,畢竟家産繼承、王室繼承需要民意,而王室的存亡又需要穩定。哈裡是必然會被逼走的,但這個片作為大膽的對抗王室的标志,主動揭露王室的暗流湧動,也算是強有力的回擊了。

女王走後,依靠這樣一群越來越無聊的成員,沒有信念沒有精氣神,隻為了維持運作而運作的王室成員的存在,我甯願期待一下哈裡和梅根還會幹點什麼有意思的事。

我相信世界靠活人,不靠死規,一切的不允許活人存在的機構終将被壞人利用,因為能對抗壞人的活人都被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