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30年,凯恩斯就预言,在20世纪末,(在英美等国家)人们每周只需要工作15小时。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个预言到1960年代,依旧被人们信服。
身处于21世纪的我们,当然知道这是个“海市蜃楼”。人们的双手并没有因为技术进步有所解放,恰恰相反,技术的集结,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新型职业。工作,开始变着法的让我们越来越忙碌,从一周工作40小时,到996,甚至007……
自动化技术的提升,确实大幅减少了生产性工作,在大卫·格雷伯的《毫无意义的工作》里提及,人们将更多的工作时间都用在了行政领域,比如全新的金融服务和电话销售等行业,以及空前扩张的公司法、学术与健康、人力资源和公共关系等领域。
“统治阶级意识到一件事:如果老百姓生活幸福、工作高效、时间自由,那么就会埋下巨大的危险种子。”(*比如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工人运动)人民的时间生活不再被工作填满,他们有更多时间、精力去思考与定义工作的意义。
“我们的社会似乎对才华横溢的诗人、音乐家没什么需求,而对专攻公司法的专业人士有着无穷无尽的需求,这说明了什么?(答:倘若世界上大部分可支配的财富掌握在 1% 的人手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市场”反映的不过是这 1% 的人的喜好,而不是其他人的需求。)”
波兹曼1985年在《娱乐至死》中说,印刷业枯萎,以电视为代表的娱乐兴起。政治、新闻、教育,都“沦为”了娱乐本体。
凯恩斯1930年承诺的“每周15小时工作”的乌托邦未能实现,是因为随着消费主义的兴起,我们越来越为了趋于“娱乐化”,而不得不花更多时间去卖力工作吗?
还是这根本就不局限于“消费主义”或“经济问题”,而是每日卖力工作的道德理念,已经深植于我们内心。内卷无限、躺平“有罪”,如果有人不愿意投入自律高效的工作,就好像不配拥有幸福美满的生活。
????《最 后 的 里 程》
在最近上映的日本电影《最后的里程》里,就深入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下,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问题。
《最后的里程》在日本连续五周票房冠军,是24年度日本原创电影票房Top1,两条主线围绕“物流中心”+“快递公司”展开。
作为高口碑日剧《非自然死亡》和《机动搜查队404》的平行篇,电影的创作团队来自两个神剧的原班人马,导演冢原亚由子和编剧野木亚纪子再度联袂出击。电影主题曲也请到了为《非自然死亡》创作了《lemon》神曲的米津玄师。以及,人气演员满岛光与冈田将生主演。
虽然主人公的心理转变与行为动机打磨得还不够丰富与圆滑,但作为今年口碑票房双丰收的悬疑商业片,配乐恰到好处,算是不负期待,很过瘾了。
大型购物节“黑色星期五”的前夜,世界级购物网站的日本关东中心,发生了快递纸箱爆炸事件。之后连续4天发生爆炸,神秘连续爆炸事件让整个日本陷入恐惧。
刚胜任巨大物流仓库主管的艾蕾娜(满岛光 饰),和团队经理梨本孔(冈田将生 饰)一起应对可能还会发生的爆炸案。
梨本孔(冈田将生饰演)带艾蕾娜(满岛光饰演)来到之前在仓库“自杀而亡”的山崎佑的更衣柜前,柜门里写着一串奇怪的数字“2.7m/s、70kg、0”。
2.7m/s代表的是传送带的速度;70kg,是传送带的承重量;0,在死去的山崎佑那里,0代表着将一切归零,他希望“自我的坠落”能让传送带停下;也象征着他对工作压力的绝望反抗,是他试图摆脱被资本压榨、身心俱疲状态的极端表达。
讽刺的是,70kg,一个生命的坠落,还不足以让物流传送带停步一分钟。
对企业来说,员工的生命价值凌驾于企业利益之下。山崎佑的死,以及柜门上的“0”,都没能让企业真正反思其管理模式和对员工的态度。
这不经让我们深思,隐藏在如今如此便捷的电商经济下的“打工人”困境是什么?
12枚炸弹的恐吓,让整个日本陷入连续爆破的恐慌,牺牲了数名普通无辜、购买了特价商品的百姓,换来的仅仅是传送带的承重增加了20kg,快递员每单工费上涨20日元,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电影里的日本快递单王,一天可以跑200单,一单150日元,一个月工作22.5天,算下来月薪大约为3.2w人民币。
海报上写着,“东京的爆炸,谁是凶手?”
是为了报复资本家,将矛头对准买特价产品的无辜民众的山崎佑的前女友?
还是标榜着“以客户为中心”,实际却将利益架于一切之上的企业?
电影的最后,导演的镜头语言指向在马路上来来往往的大众,并发问“你想要什么?”
在讲述杨德昌导演那期我们也提到过,“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是他反复提到的主题。【看导演 . 杨德昌】没人知道要什么的时代,如何找到自我,成就自我?
????《恐 怖 分 子》
导演杨德昌是辩证真实与虚伪的高手,41岁时,他在《恐怖分子》里,用精准犀利的镜头语言审视了那个看似平静、实则躁动不安的台湾社会。他塑造了一个在压力下最终走向自我毁灭的主人公。
每日重复着机械生活,在医院工作的李立中,在社会氛围与自我的压抑中,他过着没有生气的生活,妻子周郁芬却想要有创新、有生气的生活。
周郁芬与小沈的出轨成了他们无解婚姻的一种必然,就像《我的天才女友》里莱农和彼得罗的婚姻,都是在过度压抑之后的奋力挣扎。
《恐怖分子》里,荒诞的一通恶作剧电话,点燃了一桩婚姻的破灭,也点燃了一个生命的自我毁灭。
导演冢原亚由子和杨德昌之所以会向观众们发问“你想要什么?”
都是在向荧幕之外的我们叩问,真实的你想做什么?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以及找到其中的连接?而不是成为资本主义压榨下的工作机器。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这让我想到,同样讲述快递员、物流公司,被忽视与压榨的工人阶级的电影,英国导演肯.洛奇2019年的《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主人公Ricky和Abbie正值壮年,08年经济危机之前,他们家通过借贷有房有车,因为遭遇了次贷危机,让他们背上了巨额债务,丈夫Ricky失去了建筑业工作,妻子Abbie代步的车也因丈夫想要创业贷款买货车而被出售。
准备靠送货来开启事业的第二春的Ricky尽可能将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工作模式接近796(指每天从上午7点工作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模式)。他自费买快递货车,还要承担燃油费、维修费。工作忙碌到上洗手间也只能在瓶子里解决,连工作途中遭受殴打的“工伤”也不被承认,医疗自付。
他也不被允许请假,所谓的“矿工”一天,就是一天的高额罚款,他被告知是“自我雇佣”,但该罚款又得罚款,也就是,数字平台既不想承担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又要严格立规,屡次罚款。
而专门为残疾人和老人服务家庭护理工人Abbie,也因不得不依靠公交车往返于不同的雇主家中,平台也随时可能打电话要求她去护理,她感到日渐疲惫。
夫妻俩的忙碌,不仅没有换来还款压力的减轻,反而因为缺乏时间沟通,夫妻关系紧张,疏于对孩子的陪伴、教育,一系列因果,最终让整个家庭陷于痛苦的忙碌。
夫妻俩其实都陷入了与平台的“被剥削”,平台还会利用道德绑架,让再次请假的Ricky陷入愧疚。
但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合理请假本来就是劳动者应有的权益,平台不给请假、罚款,还要给Ricky增加一层道德束缚。
结尾,父亲在只有一只眼睛受伤看不见、身体极度疲惫的状态下,也坚持开车继续工作。电影止步,无数工人阶级整日忙碌,看不见尽头的生活没有止步。
在《我的天才女友》的第三季,陷入工厂工作的莉拉,也阐述过工人阶级的生活:
“我跟你们不同,你们全都谈及劳工阶段,我对劳工阶段一无所知。但我认识我工厂内的工人,我敢保证,你们只会从他们身上学会何谓悲惨。你们能想象一天花八小时,站在及腰煮肉肠的水里吗?或是因为从动物骨头上削肉,而满布伤口的双手吗?又或者不停进出零下20度的冷藏室,只为多赚10里拉。
你们想象一下,究竟可从被压迫过那种生活的人身上,学到什么?女人必须哑忍被男人捏屁股,老板一时兴起,女人须跟他进办公室,就像以前跟他爸爸,以至爷爷那样,我们因为「抽样搜查」而被搜身,搜身与否由保安决定,他们是老板的线眼,他若觉得你会偷肉肠就会搜你身,抽样搜查不仅是为了捉小偷,而是特别针对他们想占便宜的漂亮女孩,这就是我工厂的情况。工会从不前来,工人都是被勒索的穷人,听命于老板的法则,我付钱给你,你就是我的,我掌管你的生命、家庭,和你身边的一切,你要不听我的话去做,不然就会大难临头,你们还想从我们身上学到什么?”
这正是导演肯.洛奇执导50余年,坚持向我们阐述的母题——工人阶级如何捍卫尊严与维持艰难生活,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下的个体变形与逆境。
我们很难想象,一位在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牛津大学法律系的高材生,会陡然转行做导演50余年,并始终坚持,将镜头对准于庞大的底层工人。他被称为英国的“电影社会学家”,也被视为英国“厨房洗碗槽”电影的重要接班人,也是英国工人阶级的代言人。
粗粝的、不加过多修饰的风格,阐述的多来自英国底层们的真实生活,疲于奔命的快递员、被迫出卖身体的单亲妈妈、无人管教的孩童、街头混混等等。
肯.洛奇一次次将镜头对准于在底层挣扎的工人阶级,阐述他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下的个体困境,不经让人深思,责怪穷苦的人民是容易的,但问题不仅仅在一部分人的好吃懒做,还有资本主义用工的不合理,对劳动者权益的肆意破坏。
如今社会,不局限于工人阶级,我们也看到很多家庭为了忙碌工作,疏于对家庭的忽视,一代又一代重复着相似的命运。
无论是《最后的里程》里的中心负责人艾蕾娜、负责“最后一里程”的快递员父子;还是《恐怖分子》里像机械般在医院工作、在压抑里自毁李立中;亦或肯.洛奇导演镜头语言下无数的,无法挣脱出困苦命运的工人阶级……
都在向我们揭示一项现代工作的悖论,一部分人领着高薪但做着目标感缺失、自我感觉无意义的工作,比如后来辞职了的艾蕾娜、机械度日的李立中;一部分人做着费力费时间,能给其他人带来福利的工作,但领的薪水却入不敷出,比如Ricky和Abbie、日本的快递员父子、陷入工厂时期的莉拉。
《毫无意义的工作》的作者,大卫·格雷伯,得出的结论是,“一份工作的社会价值常常和它的经济价值成反比。也就是说,你的工作越能造福他人,你获得的收入就越少。”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是这样说的:“(打)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因为根据这个前提,很明显,(打)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
从我们开头提到的996、007,拼多多前几年的“拿命换钱论”,马克思口中的“异己化”,无论是从社会眼光的“道德束缚”,还是企业层面的“制度压制”,都是对“打工人”在某种程度上的精神“暴力与控制”。
“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此,这种劳动不是满足一种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外在的劳动,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最后,对工人来说,劳动的外在性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格雷伯直言,现代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狗屁工作”,这些工作通常有很高的经济回报,但本质上毫无意义。他甚至曾面向英国居民开展了一次民意调查,结果37%的人表示自己的工作对世界没有贡献。
他在????《毫无意义的工作》里也说:“你的工作就像某个老板忘了拉上裤子的拉链,所有人都看到了,但大家都不会点破。”
“无意义”工作的痛苦不仅来源于目标感的缺失,还源于工作中的虚伪。
在被雇佣之前,我们以为是因为自己“有用”,或能在某个领域、技术,或项目中创造出价值感,“躬身入局”后才发现不过是自己“无关痛痒”。
德国心理学家卡尔·格鲁斯提出过“身为原因的快感”理论,即,人的快乐来源(之一)于自身是推动某件事情发展进行的原因,这是每个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一个人的工作必须拥有最低程度的完整性,他才会感觉到工作的意义,否则工作就只是强制劳动。”
人们会在工作中,假装忙碌,假装自己对所在岗位有贡献,试图从虚伪中找到一丝意义感,这不仅是对入职之前自我意义的错觉,还是对构建自我“有用”的破灭,时间久了,自我意识的根基甚至都会被动摇。
要让“假装”成功,关键是:工作效率不能高。
2021年,清华大学开设了一门名为《摸鱼学导论》的课程,这门课程意外地登上了热搜,引起了广泛关注。
由此,摸鱼学应运而生。当然,摸鱼这项技能,一代又一代打工人都练习得炉火纯青。比如,当年放弃拔牙,去文化馆上班的余华老师…..
那么,所谓的有意义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如果我们在工作中感觉不快乐,但离了工作就没有薪水过活呢?难道不应该「先生存」,再谈所谓的「意义」吗?
再则,即使不愁生存条件,又该如何重建工作的意义?
应对无意义的工作,有人会选择开辟一门/多门副业,如果说主业让人目标感缺失,副业则是他们发挥创造力、开创性的地方。
针对工作中意义感缺失,格雷伯也提出了一个方案,政府向每个公民都发一笔钱,这笔钱满足个人的生存需要,人们依靠这份收入就可以生存。这项政策的目的是将生机与工作分离。这样,人们就不会为了生存而去做狗屁工作,而是转去做自己真正喜欢和热爱的事情。
但这或许也得看国情,其实我们也知道,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就像最近网友的犀利点评: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瑞士卷,有人分到了瑞士,有人分到了卷。
人生的重点如果放过多在哀叹不公上,那属实有些浪费了。
重点是,你是谁?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我们现如今就是生活在工作“卷卷卷”的伦理化时代下,究竟是为自身认同“应该做的事”比较重要,还是按照社会晋升模版去做“易获得他人认可的事”比较重要?
马克思称后者为“工人在ta的产品中的外化”,即工作者对其主体性的压抑。
人们在“物资刺激”的驱动下,容易不再关注长期利益,只关注眼前奖励。
鲍曼在《现代性与大屠杀》里说,劳动者的关切点“从集中于行动对象的命运之上被拉了回来。它们被强制地转向另外一个方向——即将开展的工作和出色地完成这些工作。行动的’目标’过得怎样和有什么样的感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行动者机智、有效地完成其上司交代的任何事务”。
人是有情绪的,个人的精神面貌、精神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ta的产出效率。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看到越聪明的企业管理者,越会花一部分精力去关注员工们的精神面貌。
日本至今很多企业的终身雇佣制,就给了员工们很强的归属感,所以相对来说员工们会更敢从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去提意见。
而如果你与上级领导的关系直接决定了你的工资、提成、奖金,你还敢提意见吗?或者说,你敢提真意见吗?
物资刺激,是资本主义,对公司上下人员瓦解的最直接刺激。
今天,我们想要站在一个更客观的角度,经由资本压榨、道德束缚、工人阶级被剥削、摸鱼、假装工作、物资刺激……林林种种现代工作的“悖论”,打开我们在工作之上,看到更深层社会问题的窗。
要找回缺失的工作意义感,不仅仅要员工自身有意识,要有改善现有状况的措施,更需要组织有所为,上下配合,从认知、关系、具体任务上协调配合改善。(*在《人生切割术》那期我们会详细探讨)
也有人认为,探讨工作意义本身,才是没意义。无意义的工作始终会存在,平庸的80%也是一代又一代。对自身工作的意义定义,本身也是偏主观的。
*意义是人对自然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交流的一切精神内容(包括意向、意思、意图、认识、知识、价值、观念等等),都在意义的范畴之中。
陈嘉映在《何为良好生活》中说:“人的整个生存,包括他的德性,跟他的劳作结合在一起,并通过他的劳作跟一个兴趣—劳作共同体结合在一起。”
也就是说,工作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你与你选择的工作之间形成的交互方式,是你与工作之间动态的关系结构。
很多在自己热爱的工作中,找到工作的意义的人,都提到过一个共通的观点: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或是在自己的工作中找到意义。
也就是,他们意识到,工作不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它构建了我们生活本身。努力工作不只是达到晋升、提升工资这些目的,在某种程度上,努力工作本身就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