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记得文学史课上谈过几点哈代的标签,譬如属于性格悲剧(好像是不同于希腊的命运悲剧以及莎士比亚的社会悲剧)、乡村、诗人、分阶段等等,然而却没看过他的小说。对哈代是有些好奇的,也想趁此补一下名著的内容(曾经的文学史老师也推荐过看电影快速刷补文学名著的畸形方法…),然而电影一开始就莫名产生一种对19世纪英国长篇小说的排斥感(翻了一下大概正式确立于《霍华德庄园》,老套得很),hhh。但电影一切都比我想象中好多了,得益于咖啡,以及后排座位和美嘉的好宽幕,看得还蛮为认真,过了这么久还记得这么清晰。像上一次上影节一样跑来写长篇观后感……
首先影像是非常美的,可以瞥见英国乡村的美,大概也是哈代的要求,并且能够感受到那并非是明亮的乡村美,而是有点阴郁、有点贫乏农作、有现实感的乡村。(也不知道原著哈代笔下的乡村如何。)也契合苔丝只是一位贫苦女儿、女工,并非那些常见的庄园lady。而此时的金斯基(应当很年轻)颇有意思,她更接近于文德斯《歧路》中的木讷朦胧状态,而非后来更有表情张力的《德州巴黎》,所以显得苔丝也颇有趣。波兰斯基拍得也很有意思,他的节奏推得平稳而有点快速,一点儿没有刻意去渲染那些老套的戏剧转折点(譬如因私生子而受村子里责难),仿佛恍然一过,就像苔丝还没醒悟过来一些,显得苔丝有股迟钝的敏感。(她对宗教和丈夫的执着与失望,在二者之间徘徊真好;尤其是对牧师和宗教的行为颇有趣;这种迟钝的敏感某种程度与《情迷意乱》中的嫂子出不来的感觉殊途同归。)而波兰斯基同时虽然限制在19世纪名著框里,有几处地方仿佛也露了几手现代作者手法,尤喜欢那谋杀一段(真有趣),尤女佣看到墙洞、渐渐浸血,虽没怎么看过波的电影,但仿佛很有一种现代惊悚片的味道;以及末尾的异教徒太阳神祭坛(巨石阵),虽末尾的太阳显得有些过于刻意,但那氛围好似一张很有名的德国画家的画,同时有回到了宗教的问题。
而最好玩的则是对男性的刻画——总之看后竟生出了一种“世界上怎会有男人这种东西存在”的感觉(普天下男人都是不可信的),hhh。可能得于作者在展示苔丝悲剧时对她周遭的社会人士都没有进行过多批判(对比于茂瑙),甚至往往在呈现周遭人的恻隐一面(譬如牧师、喂母乳时的年轻男子、牛奶厂主、教堂捡鞋子的人、末尾的警察、以及同男性对比那两位挤牛奶处相识的女工——一位接济了她,一位告知了丈夫克莱尔苔丝的执着(算埋下了一个丈夫回头的引子)),所以片中一切恶意都来自男性,尤其贵族哥(还是花钱买来的虚伪贵族身份)、那位肥脸油腻的(似乎是)资产阶级新贵。但更有趣的是这位丈夫克莱尔,好像整部电影的中段都是为了在逻辑心理层面呈现他为何在新婚之夜抛弃苔丝(如此怪异的抛弃),这其中有许多反讽的铺垫,譬如他不与牛奶厂农民们交谈(虽然他一心要立志当农民),譬如他有一个非常压抑的家庭环境(一般而言控制欲强的牧师的儿子皆会如此,想想《白丝带》),对那位宗教女教师的奇怪态度(那女孩表情很耐人寻味),以及他能做出连抱三人只为和苔丝独处这种引发全场笑声的奇怪举动,更具铺垫的是苔丝一早知道了他厌恶贵族身份,所以第一次她试探袒露时(在马车上)只说到了贵族祖先头衔,克莱尔一阵爽朗笑声说完全没问题,显得他极为开明,而后他非常淡定地袒露他的过去,大概类似《红与黑》于连的前一段故事,给了苔丝足够多的勇气和信心袒露过去之后,他竟然得出了“你的落寞贵族与你的意志不坚是相称的”结论,事实上他仍旧介怀苔丝所说的贵族头衔。不得不承认波兰斯基找的男演员非常好,他的表情软弱无力,像一个刻意要变新式青年却本质上仍旧虚荣自大的男性,这种新式(譬如厌恶虚伪的贵族、放弃牧师和去牛津、对婚姻的质朴追求)仿佛只是为新而新而没有真正从内心出发,他喜欢上苔丝本质上仍旧是因她的美貌,这与片中其他两位男性没有本质差别;总之他更接近一个受伤的男孩,因为他没真正的成长,因为他也很痛苦(尤记得他入家门父母竟也用poor boy来形容他)——大概与他家庭环境的保守本质有关,他仍遵循保守的道德体制。
不过作者后来将他变好了,但是私觉得有些遗憾,不过想想也能接受——为什么要如此悲观呢?只是电影里未呈现这一转变的过程(仅信笺是不够有说服力),——有想过是因为苔丝说要离开他了,他是被迫改变(现在觉得是这个解释好,因为正好可以去谈他到底也没改变,正好就是社会-家庭-性格/命运论,悲剧的原因)。但仿佛作者都对他同情大于批判。不过这变好的失望转瞬就被苔丝的谋杀给取代了,这个结尾真好。配合上述波兰斯基的技巧、以及金斯基的木讷感(尤其刻意强调的那夜她用手套把男人嘴打出血的铺垫),如此来强调苔丝的悲剧再好不过了。结尾也很好玩,应和苔丝在牛奶厂提及灵魂有片刻离开肉体的问题,她最后得到的拯救便是在异教徒的场地里/在夜空里仰望星星里灵魂得到升华,她的基督教没有拯救他,契合牧师的举动(两位牧师:一位说了大半天废话还是不给她的儿子举行葬礼;一位关闭了教堂大门)。
总之这么写下来觉得《苔丝》还是很有趣的,也许哪一天会看原著吧——即使不喜欢19世纪这种简爱式英国小说。(话说《简爱》的电影版就不怎么样了,而我还欠了个结尾……)其实看时更多想到了托尔斯泰的《复活》,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赎罪是很残酷的(当然与苔丝里的男贵完全不一样),未谈及的玛丝洛娃的遭遇可谓这里的苔丝的遭遇,他如何能赎罪呢?——不过《复活》是没看完的,姑且不能这么看待。只是回头来看《苔丝》还颇有趣。片中苔丝很能干,做一切能做的活,片刻爱情的喜悦也没感受到(在牛奶厂那儿也是永远有股过去担忧阴影的笼罩)——那地毯下的信笺真是很有趣(又老套又有趣)。就像当时看《情迷意乱》的感想,高峰秀子那么能干,她只能说出她没有浪费她的17年年华,却说不出来她可以像男人一样独当一面。不过这和苔丝差别蛮大,只是隐隐觉得这种迟钝的敏感殊途同归,颇令人惋惜。(有时甚至觉得苔丝若是听妈妈的话千万别把过去说出来,也许会过上几天好日子,不至于新婚极被怪异抛弃…)。而苔丝的问题是她敏感、内敛、固执、又坚守心中的道德判断和对宗教的坚诚。这么一来,她也像《乱世佳人》的斯嘉丽一样耐人寻味。颇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