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不是一场梦呢?

电影《解密》改编自作者麦家在2002年第六期《当代》杂志上发表的同名长篇小说。

...

麦家1981年考入军校,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和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创作系。在茅盾文学奖的答谢词中,他这样说道:

“二十八年前,一个非常普通的日子,我走进了一个极其不寻常的地方,那是一座秘密的军营。”

小说《解密》,是麦家从自身经历出发创造的一场梦。电影《解密》,是陈思诚和麦家共同为观众创造的一场梦。

麦家说:“这部电影是他所有荧幕改编作品中最满意的一部。是的,这部电影就是关于那一坐神秘军营和那一群神秘的人。正式的说法是:隐蔽战线。

文:王晨宇

排版:杜晋宇

《解密》从开场纪录片式的访谈切入,以小见大,为我们拼凑出电影里这条隐蔽战线上的天才破译人—容金珍。从年少时期到学生时期再到进入“701”的一条故事线,以小见大,带着观众重新梳理了我国上世纪从解放战争到建国初期的一段历史。由小人物到大背景,他告诉观众,特殊战线上的博弈同样也充满着血与泪,痛苦与悲歌。

...

对于主角容金珍这一类在密码破译领域有着非凡才华的人,常人往往难以理解,更别提他们发挥天才的这一过程。陈思诚在这部《解密》就用“释梦”与“梦境”消解了我们和天才的距离,也更为直观的向观众展示主角解密的过程。主角解密的能力核心是在梦中思考,电影用了十场梦境来集中呈现从“紫密”到“黑密‘的解密:这里列举几场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梦境:

第一场梦境,红色的沙滩与翻涌着的海浪中夹杂着一只死去的巨大海象,陈思诚用摄影棚配合红色砂砾、造浪机带观众第一次走进这位天才的梦境。第二场梦境也是在后面几场梦境反复出现的计算机芯片构筑的无限空间。第五场梦境,特效团队构筑了一个是视觉效果惊人的巨大主题乐园,在主角释梦的这一过程中获取破解“解密”的灵感。第八场梦境,主角因为释梦和解密的艰难陷入精神困境,视效团队就创造了一个巨大迷宫和悬崖、深海漩涡来表现特殊战线博弈的艰难、主角的内心挣扎。

...

这十场梦境很直白的告诉观众,这位“拉马努金式”天才的梦其实就是他思考过程与解密过程的一种抽象化体现。

梦境的呈现往往需要强大的视效和美术作支撑,这部电影毫无疑问在这一层面下足了功夫。奇幻就隐匿在精心设计的一场场梦境里,在视效的加成下,抽象的思考过程通过视觉呈现变得具体。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在容金珍宿舍的墙上,有凯撒密码、阿尔伯蒂圆盘、天书和维吉尼亚方表,剧照又在德国“ENIGMA”密码机的基础上仿制了轮转组和连接板,在质感、还原度、技术上都下了功夫。

...

这部电影的摄影尤其可圈可点。现实中被赋予的梦境感给了观众很精致的观影体验。《解密》摄影指导曹郁说:“我希望《解密》的影像能够呈现出一种整体感,而非将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影像割裂。

在观影过程中,观众也能注意到段落之间在光影上的过渡和衔接,以及影片中营造出的似梦非梦、亦真亦幻的视觉效果。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禁疑问:这是梦还是现实?抑或整个电影都是一场梦?

从容金珍这条故事线出发,观众更多看到的是默默无名的幕后英雄,那个时代虽无天才之能仍行天才之事的人们。所以一个人的解密又何止一个人,背后千千万万双手的托举才让这些密码的破解更具价值。也正是这些托举,让容金珍从一位不被人理解与接纳的天才逐渐成长为真正的战士。

在影片一开始,就有一句台词点出了《解密》的核心:

“每个人,都是一个密码”

...

电影中博弈的核心来自于容金珍与他的大学恩师希伊斯,希伊斯服务于不同阵营,创造出紫密。而容金珍则是破译的角色。可以看到同样天才的师徒二人在密码之外的博弈。黑密是希伊斯站在人性的角度为容金珍设的局,也印证了开头的这句台词“每个人,都是一个密码”。最后黑密的破解也正是来自容金珍对人性的洞悉。而编剧也借小梅之口继续贯彻了这句台词:“我时常做一个梦,梦里推开门家里有音乐、地上有烛台、有你送我的礼物和用电码写的情话。”影片的最后,容金珍将这个终极的关于人生、情感的密码与梦解开,也最终归于死亡这个原点。

在影片的最后,又回到了开头纪录片式的访谈。镜头一转,采访人正是本片导演陈思诚,他在影片开头写下:“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密码。”影片行至结束时,我们看完容金珍的一生后,他结束访谈并写下:“这一生就是解密的过程。”所以“解密码也解人生”这一个核心主旨就被贯彻到了最后。

...

回到前文提到的麦家获茅盾文学奖的答谢词,在这段答谢词的最后一句,他是这样说的:“我知道,时代确实变了,但我相信他们没有变。他们不会变。他们不能变。他们依然是从前,依然是无名无利,却无私无畏。我为他们感动,也为他们心酸。

“就这样,我以魔术的方式再现了他们,这也是我们惟一能了解他们的方式——因为他们的真实,是不能书写的。”

——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