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应打分,睡得太多,打三星是因为觉得异常无聊,与当时看伯格曼的《婚姻故事》很相似,想来我是终究不喜欢这种室内剧吧…两日看五部德莱叶,竟睡了四部,堪忧啊。半年不看老电影,又沉浸在另一个环境里,似乎有些变化,毕竟那日看大鹏也不嫌弃了。看到《词语》,心里还生出感动,觉得尤好,只是回望这四年半,自己竟无长进。记得那时一是在听哲学系老师讲通识课,二是看《白痴》,对其中对上帝的怀疑感动不已,如今再无那时纯粹了。记得自那之后,印象里只看过《白鲸》,甚至都断断续续,看不下去,更别谈那个朋友了。今日困绕的问题是那个教派是何差异,仿佛是信义宗/路德派?今日看《词语》,到最后可能觉得德莱叶在质问:信仰存在于何处?不是对上帝的怀疑,而是对信仰真正寄予的地方在何处?在崩塌重建之处,在对家庭、对爱人、对异教的包容与爱。(很有趣的是,我生了好多多余的记忆,譬如大儿子痛诉自己“抛弃”了信仰,最后二儿子死亡(象征耶稣的牺牲),以及牧师的角色更重要。)

德莱叶一上来就抛置老人的危机,是很真诚的;他的台词,就像维斯康蒂在《豹》里所呈现的,用林克评冯至所译的奥尔弗斯的话来讲,是字字珠玑。于是心底现出《潜行者》和《第七封印》,三者是如此之好。而和德莱叶最近的是布列松,尤其是《乡村牧师日记》(竟然睡都是一样的…)但德莱叶的戏剧感太强了,他二人很有趣,后来都拍女主角,一个是葛楚,一个是穆谢特,但似乎更喜欢布列松一些。布列松的脸和演员想来从德莱叶处偷师不少,但那种简即多的高超理念,是非常令人震撼和回味的。——那天看德莱叶,突然醒悟,差一点就错过在大银幕看贞德了,所以希望下周可以弥补遗憾…

但《葛楚》睡着了…看德莱叶的遗作,又想起了维斯康蒂的《无辜》。其实不明白为何德莱叶拍了《词语》会再拍《葛楚》,而在《词语》之前又拍的是宗教故事:《复仇之日》。好像《词语》是一段真诚的插入曲,可《复仇之日》俨然是一个过渡,既有曾经表现主义的遗留,又有一种《词语》感。

到《词语》处,德莱叶的摄影机动起来了,他的打光也自然了,如此更显真诚。《复仇之日》,以及《吸血鬼》,那种表现主义与绘画感太强烈了。诚然《吸血鬼》是极好的。《复仇之日》的外景俨然像大波书里说的北欧的自然主义拍法,甚至带着当时国际主义的滤镜感,同此相比《词语》就更好了。而到了《葛楚》,仿佛德莱叶的移动更精准了…但很有趣的是,可能是终究默片出身,德莱叶的电影永远有一股默片感,还有他对人脸的看法,那种感觉,还有室内布景,甚至或许延续到了东欧电影里,譬如《无望的人们》,扬索…

——电影版图是如此有趣,杂乱无章,思绪蔓延。可惜睡了太多…

回到德莱叶自己的脸上,于我,他似乎有一股德西卡感,脸是圆厚的,不锋利的,而并非像伯格曼…或许《词语》的问题是,最后他慢了,那种刻意感还有些明显,比如两位老人的和解。然而他塑造的主角老人/农场主的动作是如此细腻,他的人物的状态(譬如医生)是如此巧妙…

如今看一年国产电影,竟没一部如此真诚而纯粹之作,真是悲伤。如今没有学电影史和大师的硬性要求了,但还是有种莫名的习惯,仿佛在补一种人生需求…资料馆多放一些大师该多好,又交朋友了,又需要“学习”了。那时看见《八部半》《西部往事》《定理》《同流者》并列在一起,心理竟分不出高低…真好。想拉着他去看大师,也不知如何?也许没有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