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非常美的一部片子,滋润我对内地影界的了解。
电影非常真挚、自然地展现了江南水乡吴淞地区的一个跨越三代的城乡之间、转型之下的家庭,对阿真、阿清(朋友说是gay我觉得完全有这个理解空间)、外婆等等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致入微,运镜和调色也是绝美。不仅家人之间的争吵、和解、反对、支持,所有的情感流露始终真诚自然,而且在乡土史和转型社会背景下都可供阐释与追溯。
这个“撑开在城乡之间”、从小船出发成型再远离又复归的家,通过容纳前面的种种而展现了它的生命力所在,尽管外婆的病情才能让它重新收束、重整出发让人感到真实的无奈。在观看的时候不仅深深感动,还能持续地去联想《江村经济》这些经典著作。
就像开明开朗的外婆对阿清说的那样,“你也要找到自己的家”,家虽然和有形的空间的记忆符号紧紧粘连,但我们的家的绵延也不会受限于此,我们的家像小船一样不停流动,始终不惧“权力”、“支配”、“冲突”这些语词所作的任何对象化。它是有些美好了,但其实不免有很多遗憾在内,但最重要的是足够真实。

导演的魄力真的很足,用一部影片展现许许多多干巴巴的语言无法谈尽的事情、硬梆梆的笔无法构思的情状——金手表、炸鸡、腌鸭蛋都好好相处,子孙娘舅和黑色礼服白百合好好相处,就又让人想到“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操办者肯定是阿真,阿真对妈妈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