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九零后》在去年上映时,因为排片少,我还没来得及看就错过了,心里不免有些遗憾。没想到今年七一期间,电影重新上映,尽管放映场次依然少得可怜,但我提前几天就在网上抢到了票,有幸在大银幕上一睹众多国宝级大师的风采。

电影采用口述历史的叙事风格,穿插了不少老照片和纪录片里的镜头,再配上意境深远的黑白动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影片虽然走的是务实路线,记录真人、真事、真情,但创作风格、画面质量和音响效果都不输一般的剧情片。

我正好是在影院最好最大的数字放映厅看的这部电影,第一感觉就是制作精良的“大片”儿,确实对得起那些辛苦出镜的重量级“演员”们。

我在2018年看过徐蓓导演的电视纪录片《西南联大》,和这部影片的叙事风格完全一致,只是内容、层次要丰富得多。毕竟电影要受时长限制,不能过于面面俱到。

它们可以说是姊妹片,时间、地点、人物都高度重合。《西南联大》注重说事,是从面上揭示中国最牛逼大学的来龙去脉,《九零后》则注重说人,是从点上介绍“90”后们的学习、生活细节,给人的感觉也更为亲切生动。

银幕上的这些“90”后们,个个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不管谈起过往的自己还是同学,都津津有味,非常具有画面感,仿佛讲述的是昨天发生的故事。

他们对于时间的流逝一点儿也不伤感,也不在乎自己早已超越同时代大多数人的年龄,仍然精力旺盛,每天都处于学习、工作的状态。他们中有好几位都快100岁了,还在从事教学、科研或者翻译工作。

当我看见98岁的许渊冲老先生坐在电脑前,把脸凑近屏幕,认真敲打键盘的时候,除了感动佩服以外,就是想像自己年老的时候,是否还能具备像他那样的行动力和思考力,但前提是要活得足够长。

还有年纪最大,107岁的马识途老先生,至今仍在电脑前笔耕不辍,去年还出版了最新著作《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

从充满历史感的影像资料来看,这些“90”后年轻的时候,无论颜值还是才华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尤其当李政道、邓稼先在联大读书时的老照片呈现在大银幕上时,我听见邻座的小女孩轻轻哇了一声,应该是表示赞叹吧。

当时我也在心里默默念叨,他俩的颜值就是和现在影视界当红小鲜肉比,也不相上下,而且绝对保证纯天然。

其实他俩家境优渥,从小就接受良好教育,光拼颜值完全可以超过大多数人。他们却非要拼才华——不惜长途跋涉,到偏远、艰苦的环境中去完成学业,为自己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所谓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相貌英俊的李政道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娃娃脸的邓稼先也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了“两弹元勋”的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南联大培养这些优秀学生的物理系教授们也不容易,一边要完成教学任务,一边还得解决自己和家人的生计问题。

比如赵忠尧教授(人类物理学史上第一个发现反物质的科学家)在联大任教期间,为了补贴家用,在家里做肥皂来卖。

又比如周培源教授(中国近代力学和理论物理奠基人)每天早上不到五点就起床,刷马、喂马,光脚到滇池挑水。在如此辛劳的情况下,他还写出了《湍流论》——国际湍流模式理论的奠基型著作。

再比如吴大猷教授(中国物理学之父)在上课时会带上菜篮和秤,下课后直接到市场买好菜再回家。他还买了两只小猪,打算养大后卖掉,贴补家用。

在西南联大,生活条件越是艰苦,师生关系越是融洽,亲如一家。不仅学生遇到问题,老师会协调解决,而且老师家里有什么难事,学生也会出手相助。

在我心目中,西南联大就是中国奇迹,甚至世界奇迹——基础设施那么差,教授、学生的生活条件那么艰苦,却能培养出那么多优秀人才——毕业学生3882人,包括8位两弹一星元勋、2位诺贝尔奖得主、173名两院院士以及100多位人文大师 。

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我从这些“90”后身上,感受到强烈的家国情怀。他们是真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国家现阶段需要什么方面的技术人才,就去学什么方面的专业知识,哪怕没有任何基础,完全从零开始学。

他们中的不少人甚至还奔赴火热的抗日战场,不惜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

他们就是一群纯粹的人,坦率真诚,心胸宽广,乐于奉献,初心不改。

和他们的成长环境相比,我们在物质上好太多,却在精神上差一长截。

马识途老先生曾经给一位九零后女孩题过字——“年轻是你们的财富,但是也有可能成为你们的负担,就看你们怎么生活”。

可以肯定的是,马老先生应该不是只针对那位九零后女孩才写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