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李的至真园,中文名“至真”,隐喻“假作真时真亦假”;英文名LISBOA印在玻璃上,墨镜给过好多大特写。

LISBOA就是澳门葡京酒店的名字。就连至真园的logo,也跟葡京酒店的logo极为相似。可以说,至真园就是个开在黄河路上的葡京酒店。
葡京酒店的外型像个鸟笼,爷叔的台词告诉我们,至真园也是个鸟笼,易进难出。

还有一个细节:宝总说葡京酒店杀气太重,他去时从来不走正门。而他第一次去至真园吃饭是戒心满满,也没走正门。

葡京酒店最著名的不是菜品,而是casino,买下至真园的3千万,就来自那里的casino。李李留着A先生跳海前给她的10万葡京casino的筹码,还给至真园起了个和葡京一样的英文名,一来是纪念,二来也是暗示,至真园绝不是个普通的饭店,它是一盘大大的赌局。
这里想说的,是《繁花》中三件最昂贵的道具——挂在至真园里的三幅陈逸飞大师的真迹。至真园一个饭店,挂这么昂贵的奢侈品,一看就是冲着wash money去的,这个没什么疑问。但是这么贵的道具,如果仅仅为了说明这点剧情,那也太小看墨镜了。拍都拍了,必须做到物尽其用,得让画承载象征意义才是墨镜的风格嘛!
下面我们就来一幅幅地分析这三幅画。先看第一幅《聚焦》。这幅画悬挂在李李的办公室里,经常跟她一起出境。先来看看原图:

画中女人的原型是陈逸飞的夫人,曾经当过模特,李李以前也当过模特。画中有一面镜子,镜前的女人梳妆后微微转身,在镜外镜中留下了两张面孔。我们再来看看墨镜如何拍的跟这幅画同框的李李——

左图李李转身时面部的角度,肩部的曲线,都跟画中女人很接近。而李李自己的脸,正好遮盖了画中女人映在梳妆镜里的脸。这暗示着李李的双重身份——她只是陈珍的镜像而已。
说完了第一幅,我们再来看第二幅画《笼中女人》。这幅画一般人见不到,它被挂在了至真园那个最神秘,最顶层的包间里面。

画中坐着一个女人,旁边是一只鸟笼——葡京酒店和至真园都像鸟笼。这幅画象征着李李和至真园,以及她的目的——引鸟入笼,请君入瓮。而《笼中女人》的题目也暗示着,李李在诱捕别人入笼的同时,也把自己困在了感情和往事的牢笼里。
剧中宝总两次进顶层包间,两次都有他与这幅画的同框镜头:


除了宝总,强总也有与鸟笼同框的镜头。他也不知不觉间成了李李的猎物。

甚至林太,也成了李李局中的一员。

这里有一个小细节:三个人走进包间的时候,正对着的《笼中女人》都是镜像。等到在画前握手的时候,才是正像。顶级包间里的两幅画都用了很多次这样的镜像处理,比如下图: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第三幅画《玉堂春暖》。这幅画也挂在至真园的顶级包厢里面,真容如下:

《玉堂春暖》是陈逸飞《上海旧梦》系列之一,作于1993年。此画描绘了三十年代纸醉金迷的沪上风情:画中桌边围坐着几个穿旗袍的女人,中间是一个衣冠不整的猥琐男人,手搭在旁边女人的身上。在这一片花天酒地之中,最醒目的是左边唱戏的女子。她一身白衣,凛然而立,唱的是《玉堂春》里的苏三,这幅画也因此得名。

《玉堂春暖》被悬挂在顶级包间的餐桌上方,在剧中没有出现全景。李李特意在它前面加了一扇屏风,仿佛用面具遮住了真心。然而,画中那个穿白衣的苏三,却偏偏又从屏风上面,不声不响地探出了半个脸来。
当李李顺利地将至真园高价转手强总,把宝总推向了与A先生相同的绝境的时候,《玉堂春暖》再次以镜像的方式出现了。镜中的白衣苏三,在画面的左上角,挥着水袖,居高临下地审视着正在举杯庆祝的李李。

苏三是北方山西人,被卖到了南京的青楼;陈珍是北方山东人,被骗到了澳门的葡京酒店。苏三不甘堕落,遇到了贵公子王景隆;陈珍不甘沉沦,遇到了救她于水火的A先生。王景隆给了苏三一个名字“玉堂春”,A先生给了陈珍一个名字“李李”。苏三身上背了一起冤案,陈珍身上背了一起真案(蓝田案)。遗憾的是,苏三终于等到了她的王景隆,而陈珍永远也等不到她的A先生……至真园里纸醉金迷,眼前尽是声色犬马,只有陈珍扮作李李,清醒地唱着她一个人的《玉堂春》。那出戏里最著名的一句唱词是——
来世做犬马我当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