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不知道什么原因,入了这部电影,然后看被打得七荤八素的女主人公王琴,越看越眼熟,这可是小时候看的一个选秀的小明星——刘欣,我小的时候想要改名的一个模板,非常朗朗上口,且有具体指代。然后就突然想起,这部电影不会就是刘欣获得一个奖项的一个电影么,然后一查,果然,当年的刘欣已经改名叫做刘雅瑟了。

1)故事整体观感

故事讲的是两个警察和一个惯犯之间的故事,刘雅瑟饰演的王琴一直在社会的底层苦苦挣扎,本来她的一生就应该这样堕落下去,直到她犯了更大的一个错误,她开车狂飙,撞上了警察展哥的身怀六甲的妻子,故事由此展开。

这部电影整体观感一般,一看就是拿去送电影节之类的片子,不得不说,视听方面非常下功夫,塑造了一个垃圾之城,肮脏且隐蔽,是一个天然的犯罪之城。而这种肮脏并不是杂乱,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采用了黑白化的处理,这样的处理让整个片子的质感顿时就上去了,一个城乡结合部的感觉便浓墨重彩起来。

2)演员演技在线

除了视听方面的考究,最值得一提演员的演技,饰演暴躁警察展哥的演员是林家栋,TVB老演员,饰演空降上司的演员是李淳,这里不得不提一嘴,李淳是大名鼎鼎的导演李安的儿子,在星光熠熠的星二代中,可以说是演技还是挺扎实的。然后就是饰演生命力极为强悍的底层女人的演员刘雅瑟。三人的演技都很好,尤其是林家栋的演出,自带厚度,一开场有一种强有力的故事感,由于怀孕的妻子在他面前被撞重伤入院,他一开始就被一种爆体而出的暴躁感所包围,是三人中最富有戏剧张力的演绎。

而刘雅瑟饰演的王琴也表现得十分抢眼,当然这个角色的表现方式是有争议的,我看别人评论的时候,对于这个角色的大量裸露十分不满意,觉得有过度消费女性身体的嫌疑,怎么说呢,我自己对这个方面并没有多大的异议和不满,毕竟这个片子基本上定位就是一个cut片,就是以暴力和色情为卖点,裸露的程度还是在可控的程度上,我觉得并没有到色情的层面上,其裸露的意义,还是在美感上。

回过头说,王琴这个角色,是实在话,这个角色太惨了,就一路被人狂打,她一开始被打是被警察展哥追着打,后面被打是因为她想赎罪,于是将自己混迹底层所得的情报,全部交给警察展哥,展哥内心对王琴恨得牙痒痒,根本就没有保护这个线人身份的自觉,甚至他是故意将王琴的身份暴露在众人面前,于是王琴成了一个臭名昭著的背叛者,简直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她被打的时候,有一种穿透镜头的真实感扑面而来,让我一个普通观众都有了一种肉疼的感觉。

相比前两个角色的厚度感,其实留给李淳的演绎空间就相对来说,小得多。不过从三人的关系来说,两个角色都已经如此刚烈了,确实是需要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平的润滑剂,去调和三人的关系,所以李淳这个角色倒也必不可少,但是缺少看点也是摆在台面上的事实。

总体来说,演员阵容是不拉垮,甚至说,演员给这个故事加分了,让观众并不出戏。

3)影片缺陷——对凶手的刻画偏符号化,且主要人物动线不连贯

但是这个片子的缺陷也十分明显,故事说得非常热闹,但是人物的动机却过于单薄,让这个故事的内核流于表面,其中最大的缺陷就是对凶手的刻画。

凶手是一个滞留在香港的日本人,笃信“残缺的圣母”,对母亲有一种病态的执着,这可以从他随身携带的关于母亲的照片可以看出,他对女性的杀害方式非常残忍,先侵害,然后砍掉左手,然后再慢慢折磨,女性一般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折磨而死。这一些信息基本上就是关于凶手的全部信息了,另外一些信息就是凶手从外貌上透露出的信息,凶手好像是兔唇,因为片子基本的色调都是黑白色,所以其实是过滤掉一些信息的,然后我上网查了一下,确认不是我的误看,凶手确实是兔唇。

这些信息拼凑出凶手的形象只有一个整体的轮廓,很多过于碎片化的信息拼凑在一起,中间仿佛都隔着一条裂缝,让原本零碎的信息显得更加扑朔迷离。其实这种观感于我而言,是非常不舒服的。这些残缺的信息也非常符号和套路化,无非是一个心理扭曲的变态,但是其中一些信息又非常割裂,比如他明明十分珍惜他与母亲的照片,看得出他应该是非常爱他的母亲,那么为何他对于女性的迫害方式,会是如此残暴,他明明信仰残缺的圣母,为何他偏偏要侵害女性呢?这中间的割裂不是光凭观者的想象就能填补,这恰恰说明了电影叙事的不完整。

而身为女主人公王琴的刻画其实也存在非常突兀的地方,王琴作为一个在底层摸爬滚打的女性,生存是她的本能,但是后半程,她几乎是放弃了自己的唯一的处身置地,把自己作为一个警察的线人,直接献祭了出来,当然她后面悲惨的处境,有展哥故意给她施加的惩罚的因素。但是她为何会变成这样一个线人,是由于她逃离展哥后,在大巴上突然良心发现要去赎罪,这个决定直接导致她后续悲惨的命运。

其中吊诡的的地方就在于,前面就说过了生存几乎成了她的本能,她到底是经过了怎样的思想斗争,突然良心发现,要去赎罪,这个转变太过于突兀,让我有点难以接受。要不是演员本身的故事感和信念感够强,我都有可能弃片了。

总的来说,《智齿》的形式感是大于它的内核的,人物的动机并没有说清楚,以至于剧情的合理性大打折扣,失去了叙事上的深度。

打算再补一下原著,回头再分析一波。

4)原著和影片的对比分析

补好了原著小说,小说挺短的,半个小时就能看完。主要来说一下小说与电影的差别。

主要是故事的背景发生了改变,原小说故事的背景设置在某城镇的城乡结合部,而电影的故事背景改在了香港,其实这种改变我是能接受的,灯红酒绿的都市与堕落街,这种对比完全用视听语言的方法呈现出来,呈现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阵痛,贫富差别的急剧增大,催生出一个异变的社会底层社会。而导演的长处也在塑造场景方面,将这样一个失落的角落完美地打造出来。

然后第二个比较大的改变在于凶手的身份的设置,小说中的凶手是一个普通的拾荒者,话也说不清楚,只能发出模糊的音节,每天拿着二齿铁钩在街上捡着别人喝完的矿泉水瓶,这样一个人下街上闲逛,甚至没有人会注意他,但是偏偏这样一个人站上了食物链的顶端,开始在暗夜中左右女人们的命运,其实这样一个设置是比较合乎逻辑的。

而电影对于凶手的设置是做了比较大的改变的,凶手是一个滞留在香港的日本人,随身携带一张与父母的三人合影,有身体上的残缺——兔唇,还笃信一个残缺的圣母之类的邪教,杀人的时候还要先砍别人的一只左手,先奸后杀。当时看电影的时候,就觉得凶手过于符号化,前后逻辑不同,原来这些都是后面为了戏剧化,加的一些元素。

我是觉得这些元素过于多了,反而削弱了小说中凶手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定,他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拾荒者,而正是这种平平无奇最终凸显了凶手的可怕。就像《杀人回忆》中,那个目击者眼中的凶手和所有的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两样,没有所谓的凶相毕露,甚至可以说,他的长相就是模糊不清的。

而电影中的凶手的长相太有辨识度,甚至为了呼应他内心对残缺的执着,导演还给凶手加了一个残缺的兔唇,杜撰出他有所谓的残缺信仰,然后执着地砍女人的左手,其实这样一种杀人手法就是一种猎奇,真正可怕的不是变态的连环杀人犯,可怕的是,凶手就在身边,他没有花哨的杀人手法,他不过就是觉得什么工具趁手,就直接把人杀了。

总而言之,我自己是觉得小说中的凶手的形象更加朴实无华,是更加符合一个拾荒者的形象,不需要加所谓的外在的元素,已经是十分可怕的怪物了。电影中凶手的形象明显是有点画蛇添足,而且前后逻辑不通的,如果他将残缺的女性视作圣母,他又为何会去奸污女性呢?

而第三处十分大的改动在于,王琴这个人物的改编。原来小说中对于这个人物的着墨其实是相当少的,且人物动机的逻辑也完全不一样。小说中王琴并没有所谓的悔恨之情,她11岁时开面包车撞死了展哥怀孕的妻子,她之后会成为展哥的线人,也并非出自内心的忏悔,更多出于展哥的“找上门”。而她在被凶手抓住之后,其实没有受到什么实质上的伤害,她更多是出于保护自我,害怕展哥,而开枪将展哥打死。

电影的改编在于将王琴这个人物正面化了,加了所谓的因果关系,难怪我说王琴这个人物的改变会如此突兀。电影中并没有交代王琴是在什么情况下,开车撞上了展哥的妻子。其实我觉得将王琴撞人的前因后果交代一下,会比较好,这一点其实挺模糊的。而撞上了展哥的妻子之后,王琴是受到了法律的惩罚的。这就意味着展哥对于王琴的惩罚行为和原著相比,更缺少了相当的正当性。因为原著中,王琴是因为年纪只有11岁,是完全没有因此受到惩罚的,所以这也直接导致了,我看电影的时候,对于展哥这种过激行为是无法共鸣的,我在里面看到的更多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可能也是因为打得实在太狠了,这是直接想借刀杀人的程度了。

回过头来说王琴,电影的改编,将这种因果关系倒置,直接导致了人物的动机的不流畅,王琴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少了身为底层人物的那种狡猾,而纯纯成为警察暴力执法的受害者。所以整体评价,视觉上不错,但是文本可以更加琢磨一下。

5)总结

可能也是因为珠玉在前,其实《踏雪寻梅》和《智齿》都是聚焦在底层人物痛苦的电影,但是很明显前者其实是更深入的,所有的故事点都精准地打到了一个问题上,为什么他们会变成杀人者和被杀者,他们真正的困境在于什么?但是智齿却对这个问题探寻得还不够深刻,虽然导演制造了一个几乎完美的视觉空间,一个垃圾满地的堕落之城,但是对于里面的人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导演是不够关心的,或者说是关心不够的。

...
关注我,提供更多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