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沙罗双树

公众号:抛开书本

诚然讲,在看电影之前我对这位一代歌后了解甚少。

至少我无法做到完全与那个时代的人们共情,当我揣着一心香港情结试图在影片中梦回黄金时代时,我失败了。

...

前一个半小时,我几乎如坐针毡,面对复杂难舍的最后一场红馆告别演唱会,片中是“梅艳芳”(片中演员)蹩脚的一句普通话“我不舍得”;痴心一片却空被负的近藤之恋在片中竟被撰写成了一对爱人被公司被迫拆散的玛丽苏剧情;还有如流水账一般的梅艳芳故事书......实在是令人怀疑这是否是一部诚心之作。

好在最后10分钟的告别演唱会片终是不负众望,将整部影片拉了回来。那么,《梅艳芳》作为一部制作精良的个人向传记片它就是完全失败的吗?我觉得也不全然是。

...
导演刻画的香港城市录

香港,在一代人的眼里它似乎不仅是个地名,更是种文化象征。

它的出现仿佛拉着我们的青春与记忆又一幕幕重演在眼前,后来我明白这是一种情结,这种情结几乎浸透了我们整个学生时代。

在林林总总的香港电影里,我们总能在油麻地警署见识人性的多面较量;在重庆大厦这座背包客天堂里感受爱情的滋养;或者在伟业街行人天桥上目睹张志明与余春娇抽第一只烟...

香港很小,但我们总能在这里找到属于每一个人的记忆罐头。

...

正因如此,电影《梅艳芳》也抓住了国人这一心思,恰如导演所说,电影的女主角是“梅艳芳”,男主角则是“香港”。

在影片里,梅姐的每一个造型服装都做到了极致还原,画面的色调与氛围也有着香港一般的呼吸感,连曾经的繁华心脏—贯穿整个九龙地区,连接旺角与尖沙咀的弥敦道也用电脑CG特写尽可能1:1还原。

...

导演试图想向我们展示的黄金香港,我们看见了。但真正的香港、属于梅姐那一代的香港社会是我们表面看的那样吗?

...

成名之前,梅艳芳的童年经历并不如意。由于父亲早逝,家中还有2个哥哥和姐姐,梅母只能靠经营破旧的“锦霞”歌舞团维持生计和供养孩子。

尽管这样家里情况依旧是窘迫十分,后来年仅4岁半的梅艳芳就被迫辍学,与姐姐一起登台表演,贴补家用。再后来,她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1982年,18岁的梅艳芳参加香港无线电视与华星唱片主办的第一届新秀歌唱比赛,以一首《风的季节》脱颖而出,赢得冠军,就此进入娱乐圈,并凭借独特的嗓音与天赋一步步走向绝代歌后。

梅艳芳的人生,堪称是香港精神的典范代表。

...

上世纪8、90年代,这个人口仅有700万,面积仅1104平方公里的“蚌壳”之地造就了一个神话,全港财富高居亚洲第三位,仅次于新加坡和日本,而经济实力更居全球第八。香港一夜之间成了众人所踏之地,某些地区的步伐,比纽约和东京还要快。

在港岛中环商业区,人人忙得和疯了似的,一踏进升降机,马上按钮关门,走到地铁,会忙不迭打几通电话。在一个据称只信奉赚钱教义的城市,要成功就要分秒必争。

那个时候有一种精神被定义为“香港精神”,现在网页百科上还有它的释义:“香港精神是一种刻苦耐劳、勤奋拼搏、开拓进取、灵活应变、自强不息的精神,是香港长盛不衰的力量之源和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

而梅艳芳身上这种不服输、不认命,凭借不懈奋斗取得巨大成功,荣登歌后和影后宝座的劲儿恰好是香港精神的缩影。

就连到最后众人知悉她确有癌症之后,每一场公开活动她都未展露出一丝哀伤与痛苦,有的只是克服疾病的决心。就连届时的香港特首董建华也说:“梅艳芳极有创意及毅力,是典型香港成功的例子。”

影片的后半个小时我感受到了作为乐坛大姐大的社会担当与果断魄力。但说实话,论及“香港的女儿”影片的表达还未到达梅姐生前的高度。

一个1:99(1打99)的口号手势和短短几个真实抗SARS演唱会的片段就想把梅艳芳投身于公益事业、关爱医护人员等等种种事迹叙述清楚,甚至缩影至香港这个传奇城市身上实在太薄。

...

还有当时著名的掌掴事件,怎么就成为了林国斌(梅艳芳当时男友)华丽之出场方式和梅艳芳生平的转折点了?

据悉,当日是梅姐跟男友林国斌随一帮朋友去唱歌庆祝。而某电影公司老板黄朗维带着十几个手下,也在隔壁房唱歌。黄朗维练过拳脚功夫,当过龙虎武师,曾经是湖南帮知名人士,后来还成了香港某黑道堂口的堂主。在知晓隔壁是娱乐圈大姐大梅艳芳之后,黄朗维当着众多兄弟的面,拿出一百万支票,想要邀请梅艳芳献唱,顺便借此结识一番,看看将来有没有合作的机会。

而梅艳芳却十分不悦,不想以此扫了朋友们庆祝生日的氛围便果断拒绝了唱歌,而黄朗维认为梅艳芳不给面子,欺人太甚,就怒删了梅姐一巴掌,甚至还试图将她禁锢在房间里,是后来向华强的太太得知了消息,匆忙赶到现场,以曾经生意场上的情分才请黄朗维放了她。

但此事并未就此轻易平息,而后几天,黄朗维就遭到了当时被称为“湾仔之虎”陈耀兴的疯狂报复,先是手臂被砍,后是直接一枪毙命。接着,陈耀兴也在澳门被人杀害,一轮接一轮的命案滚滚而来,甚至有人扬言称,下一个就是梅艳芳。这才把她逼得去了泰国逃命...

大家都知道,真实的香港黑社会是令政府当局也头疼的存在,届时的香港娱乐圈里也多有人把控操作。所以当时梅艳芳的真实处境与心路历程,真的远不是电影所表现的去泰国避风,满眼山清水秀那么简单。

...

当然,影片也并未完全置之不会,例如在梅艳芳与近藤真彦坠入爱河,甜蜜共处时,她在等待香港地道的街边小吃却遭遇“走鬼”,面对近藤的似解不解的面孔,观众偷惬一笑,故事就急速翻篇;面对电视主持人郑裕玲的提问,梅艳芳坚定的回答“1997年我会在香港哪儿也不去”;还有和少时还未成名的梅艳芳只字攀谈的街边小贩大哥.....

属于香港的市井生活和城市缩影有很多,但若真是城市承载向电影,导演的香港文化志最多也只能有个及格分数。

《梅艳芳》的故事群体

前文提过了,梅艳芳三个字之所以为一代人之绝唱,并非仅靠她的过人才华以及留世芳名。更多地,是她个人身上丰富的“话题度”。

在危重时刻或还得面对母亲接二连三的财产分配质询;在姐姐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背后或有丝羡慕与愁苦;在觥筹交错的香港娱乐场所下或是她的厌倦与无奈。

在一部传记片里,可以挖掘梅艳芳身上的点有很多,但电影《梅艳芳》仅是翻书般地重刻了她的一生,那个我们刻板印象里梅艳芳的一生。之所以部分传记片能为观众所接受,是因为在那段《至暗时刻》里大家重新认识了现代文明领路人的精神意念,也因为在《波西米亚狂想曲》下重新和牙叔在“拯救生命演唱会”上完整的high了一把。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总会有自由而流动的,无法被归类、被定义的情感。

...

所以那些电影也毫无忌讳的描写了英国首相丘吉尔在黎明前黑暗里的狂暴脾气,Freddie mercury 在做混事后身在偌大别墅里的万份孤寞。

而“梅艳芳”只在电影里做到了华丽的成功和伟大的逝世...梅姐在影片中的整个人设是没有立住的。

再说回剧情,有很多据真实人物或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更改了部分时间线或更换叙事点,其原因都是为了更好的烘托人物。

比如电影《萨利机长》就从飞机出事前萨利可怕的梦境着手,影片选用倒叙的手法,紧紧扣住人物的心理活动,按照叙事逻辑描写了一个险些“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人”,尽可能的挖掘人物矛盾和剧力冲突,而非仅是这两年如《中国机长》般的从开头就能预测到结尾,乘客和机组人员比主人公英雄还有戏,叙事重点完全偏移。

拉回到同为音乐传记片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影片更改了Freddie mercury 知晓艾滋病的时间点,全程以Queen乐队的歌曲暗示Freddie mercury的情感变化,最终生命辉煌谢幕。看似整部电影的走向似乎和《梅艳芳》有一点像,但是前者却更完整。

...

在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给父母打了个电话,想问问他们对这位歌后的生平印象,毫无意外,和影片的剧情如出一辙。

这令我不禁想或许他们就是这部影片的契合受众群,甚有电影官微制造的“带爸妈看梅艳芳”,回味一代人的记忆的口号,但我估计当他们看至梅艳芳为了爱情委曲求全,甚至在衣柜里录近藤在外的一片痴情语录时也会气的要命吧。

如果连最起码的遵循真实性原则和情感导向都没完全做到,那前期的精美宣发在粉丝眼里都会变成另相的人血馒头。

...

波伏娃曾在《第二性》里提到“女人即使选择了独立,也仍会在自己的生活中给男生爱情腾出一块地方。她很可能是在担心,如果完全献身于某项事业,她会错过自己的女人命运。”

在我看来,梅艳芳就是那个年代的最好写照。她打破了当时社会对女人的刻板印象,引领着香港的“雌雄同体”美学,就像伍尔夫说的,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

但当她第一次唱着“夜会令禁忌分解,引致淑女暗里也想变坏”时应该也会有唾沫星子和白眼招致吧,可惜,电影也未半点涉及。 三岛由纪夫曾提及“这个时代,要么就是获得勋章,要么就是病倒,二者居一。”

梅艳芳便是如此,但我们却更加想念她,想念有她在的香港娱乐精神。

添加微信号pksbpksb加入全国影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