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克莱伯·门多萨(Kleber Mendonça Filho)在《密探》(The Secret Agent)这部影片中没有违背观众的期待。影片以他的标志性手法开头——在片头字幕中配上一首经典的巴西歌曲。

他的电影总是像精心编排的混音带一般出色。(我很欣赏影片中出人意料地使用了芝加哥乐队的《If You Leave Me Now》让源自国内的经典曲目更加完整。)

《密探》将故事背景设定在1977年——“一个充满剧烈变荡的时期”。就像片头字幕那段尖锐的描述,那是一个军事独裁统治长期延续、政治暴力常态化的年代。

这种在影片的基调与主题之间形成的反差感,正是小克莱伯·门多萨电影风格的一个典型特征。他热衷于拍摄那些主题沉重宏大的电影:比如中产阶级化进程和它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水瓶座》和《邻居的哭声》反映的主题)、阶级矛盾以及伴随资源分配而来的残酷现实(《巴克劳》的内容),还有独裁统治时期的暴行以及在影片《邻居的哭声》中体现的延续至今的现实回响。

...

影片的大部分情节都发生在累西腓圣路易斯电影院的放映室中。这家电影院也是小克莱伯·门多萨2023年执导的《幽灵肖像》中所讲述的历史背景之一。

这部影片最大的惊喜之一就是明确地告诉了观众《幽灵肖像》这部基于档案资料的纪录片并非单纯是因为疫情期间出于必要和无聊制作的,而是为后续的电影进行研究工作的一部分。

...

小克莱伯·门多萨渴望全世界都能像他一样了解自己深爱的家乡,这种赤诚的心愿和电影制作中展现出的自信,都让人难以忘怀。

在片尾字幕中,多名演员的名字与所饰演的角色形象一一对应。尽管他们在影片中出镜时间或长或短,但我依旧惊讶地发现自己可以认出每一位演员。

每一位有台词的演员都给人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即便是长达三小时的漫长观影结束,这种印象在脑海中依旧挥之不去。

...

小克莱伯·门多萨导演

影片结尾情感上的孤注一掷的呈现形式确实打动了我,但仅仅是因为它围绕着“失踪的父亲形象”展开。这对我来讲是容易共情的情节,但我仍然认为这个结尾与影片整体构想的完整性关联不大。

《密探》时长170分钟(这比戛纳官网写的时间还多了12分钟),它跨越了“很愿意沉迷各种紧张情节”和“现在开始有点乏味了”这两种感受的分界线。

小克莱伯·门多萨无疑是当今最伟大的叙事天才之一,人们对他接连产出引人瞩目作品的能力抱有强烈信心。但有时候作品体量太大,内容太丰富,反而显得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