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这是我对die welle的第一印象。

10分钟交代清楚前情,简洁明了。这十分钟对独裁中的最核心的两个人物——老师和那个最终开枪自杀的学生的背景和性格做了介绍;带了一个剧社的彩排,不会配合、无人观赏的比赛,相当于用10分钟做了一个初始化的社会。剧情上,交代了独裁课程的产生过程,并且强调了这中间的随机性,以至于后面会产生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

随后的半小时完成了die welle的建立。最开始学生们是猎奇心理,真正反对这种实验性教学的只有一个女孩子。先立规矩,个人崇拜(虽然我觉得个人崇拜其实没搞起来,反正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学生们会崇拜这个老师,而没有个人崇拜的话独裁并不成立吧),统一着装,有了标志和网页,队伍逐渐壮大,die welle成立了。

然后是改变。变革总是有喜有忧,女主认为自己被孤立了(srds我认为是她自己的问题);开头那个内心自卑的怂小伙找到了自己的伙伴和归宿;一个长得没有那么漂亮的姑娘也逐渐找到了自信;剧社里开始有规矩,从而步入正轨;小混混(?)也加入了die welle。

于是乎第一波小高潮(闹事)就来了。仿若一群街头小混混(就是?)。每个角色的变化越来越大,事情似乎要失控。在这次小高潮后,die welle有了打招呼的手势。Hail!

在这种(观众的)人心惶惶下,迎来了暴风雨前的宁静。野餐看上去真的是很温馨的一幕,正如小帅哥说的那样,die welle的这些狂热的成员,是在die welle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自己存在的价值。他们把这个集体当做自己的家,来填补一直缺少的被关注的感觉。在die welle,他们感觉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可惜,冲突总会爆发。影片到了第80分钟,赛场上出现暴力,终于引起了剧中人物的反思,出现转折。然后就到了最后一幕,老师的处理方式又是一个爆发,又是一个twist,一个高潮,一直延续到影片末尾的大爆发,眼看着那个开头很怂但在die welle中狂热无比的男孩吞枪自杀。有好莱坞黑色电影内味儿了!!!

从独裁课程开始,到die welle成立,到事情发展逐渐失控,这部电影的刺激感和紧张感像是指数函数,在观众还没有适应前一个情节的时候就被浪潮卷走了。

这部电影的人物转变是他表达主题最大的一部分。

1. 老师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老师挺……无辜的,可能也是因为我觉得电影实在没有刻画很好的个人崇拜,以至于我觉得最后一幕之前他和妻子的争吵(关于被学生追捧那段)有点莫名其妙。

其实他有点工具人,他的想法其实并不重要,但剧情需要他,没他整个故事真的无法成立。

2. 女主

我觉得女主性格真的很有问题。她的自以为是,她自己规划西班牙定居,觉得不好看而不穿白衬衫,我真的喜欢不起来她。我也的确认为她反对die welle是恼羞成怒,毕竟本来那么热衷于参与进来,然后因为发现世界不是围着她转了就溜了溜了,这很……脱粉回踩啊。

再者说,穿白衬衫是课程要求,您选的这个课,不愿意您可以走啊,die welle说白了就是堂课,非得在这儿抬杠真的是,彰显自己存在感吧……

还有,我以为她要进赛场是为了想支持一下自己男朋友,看到被拦还叹了口气,结果,居然是要发传单???喂贵校比着赛呢,您男朋友比着赛呢,您这么干合适么???这么帅的npy不要给我(

3. 女主的帅男朋友

我觉得电影里把内心说的最清楚的就是他了……缺爱,寄人篱下,突然可以发光发热了,可以控场了,有家了,那必然开心啊。

然后和女票吵了之后找原因,肯定是,环境的问题啊(狗男人,摊手

4. 自杀的小可怜

这电影确实需要这样一个人,在独裁主义下能活的更好的人。

因为本身懦弱,因为性格极端,因为突然天上地下,所以他做出的反应会更加激烈,于是矫枉过正,送人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