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俗青春片逃不开的三大件:洒狗血 打鸡血 灌鸡汤,但这次我觉得陈正道给出了一部突破传统青春片套路的电影,《盛夏未来》给出的是一次勇敢的、出乎我意料的表达。
·这一部属于Z时代的青春电影
青春片之所以不好拍,是因为大家都想从影片中找到自己青春的痕迹,又想看到那些自己青春里没有的东西。像《小别离》《小欢喜》这样现实题材的剧集,它足够真实,但缺少了锐气和活力;那些肆意张扬的美式青春片像《独领风骚》,很cute但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太过遥远。国内很多编剧,直接把狗血程度和疼痛程度等同于青春的精彩程度如《小时代》;一些质量还算合格的,大多是正在成年角度或中年视角,基本套路为从一对情侣的十几岁拍到三十几岁。其实很少看到有青春片能直接真实性你的拍出我们当下的状态,《少年的你》还算及格但它的侧重点并不在青春。陈正道虽然是个台湾导演,却真的摸透了大陆这一代年轻人究竟喜欢什么,并把青春的每一个细节都做了精确的把握——集体跑步时同学们的起哄,考试后按成绩调整座位,课间拼命做题,包括现今年轻人更多用爱好来辨别同类(音乐电影种类的喜好 追星etc.)、对于社交平台这一工具的把握、孤独时和siri聊天、恋爱时耳机一人一半(甚至还是AirPods)……这些都是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细节,它们让电影的青春语境有了落地的真实感。在影像处理上,陈正道也给出了很多有质感的细节,比如郑宇星崩溃的这场戏里,光斑打在脸上代替了本该流下的眼泪;如结尾闪回的泳池戏,把陈辰从水中拉出来的另一双手实际时她自己的倒影,导演仅用这一个镜头就呈现了她的自我救赎与和解。总体看,无论是导演、剧本、表演还是整体节奏把控,《盛夏未来》都是国内院线电影一流的制作水平。
·青春就是失控的
青春之所以复杂,是因为青春期刚好是独立意识和性意识都开始萌动的时候。它并不是一个可以用打鸡血灌鸡汤就能完美掌控的过程;恰恰相反,青春充满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也夹杂着很多微妙又细小的情绪。《盛夏未来》的感情线可以简单概括为:她喜欢他 他喜欢ta ta不喜欢他;我觉得这种单向的喜欢和爱而不得的状态恰恰才是大多数人的青春。电影里无论是陈辰还是郑宇星,其实都在探索,自己喜欢的是谁,并且应该用怎样的方式表达这份喜欢。影片结尾,“要是我能喜欢你就好了”,很多人的雷点,但我还是很喜欢这句台词。这里不得不提到电影隐晦的另一条线——txl,上映时引发广泛讨论。其实我并不是很care Ming的性别,ta更像是一个代表着青春的美好、向往和怅然若失的符号,毕竟在拥抱多样性的青春里,最不需要的就是正确答案。陈辰和郑宇星最后恰恰是超越了一般恋人的关系,超越了性别,真正的互相理解了对方;而某种程度上,青春的微妙感也就体现在这里,喜欢和理解,可以存在在恋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朋友之间,也可以存在于两个爱而不得超越朋友界限的两个人之间,这也是我认为《盛夏未来》能在一众工业低维青春片中脱颖而出的很大原因。
·用轻盈的方式 拍青春的遗憾
《盛夏未来》的主线其实不是爱情,是从青春迈向成人的重要一步——要学会接受在爱里面,其实夹杂着很多不纯粹,而生活本身也充满着太多的复杂性需要我们理解包容。影片中两个主角的崩溃和成长,其实都发生在陈辰的十八岁生日那天,成人礼那天。遗憾和刺痛,总是青春里的主旋律,但盛夏未来并没有把它们拍成一生仅此一次的撕心裂肺;青春的确会有遗憾,但我们也会遇见新的人,会一步步学会释怀——它不是妥协,而是接受这个世界本来的面貌,并找到自己的方式和这个世界相处。“我们都应该更诚实地面对自己”,面对青春里的爱而不得,面对一个真实的自我,面对一个复杂世界里可能会出现的瑕疵污点,甚至是伤口;并且,要做到更勇敢,勇敢去面对这个世界本就有的复杂,同时勇敢去打破把我们困住的那些谎言……
青春,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没有那么多的狗血和宣泄,也没有那么多永生铭记or惊天动地的罗曼蒂克;很多时候它就像颗青春痘,会红肿刺痛,会带来难堪,却也总象征着人生这个最美好青涩,也最对未来满怀期待的年纪。用这能用这样轻盈又不失真实与勇气的拍法,去呈现青春里那些微妙的时刻和隐秘的情感,导演拍的不是电影画面而是青春的美好,有点类似wkw对于氛围的执着,这大概是我喜欢盛夏未来的原因吧;甚至可以坚定地说,这是近几年最好的青春电影之一。
我很喜欢的高中时光,甚至可以说,高二这半年来是我迄今学生时代里最快乐的半年。遇见了一群无比优秀且志同道合的伙伴,学会发现生活的美好,青春的肆意...压力必然存在,苦涩也悄然伴随,但它们并不影响主旋律的张扬而灿烂,甚至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在《盛夏未来》里我找到了我的影子,同时汲取了很多力量;很庆幸在这个时间节点再次重温此片,成功把我从负面黑洞里拽出来,继续,于初阳晨曦之下坚持所爱,于漫天樱花之中享受青春,肆意,无畏,向理想中的未来狂奔。
好像,快到夏天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