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悶,像喘不上來氣。全片就像是在炎炎夏日的正午,一杯冰蘇打,看着冰面下的氣泡一個個慢悠悠地上浮,無聲的破滅,直到日落。土耳其的豔陽,清透的池水,夏夜的涼風,自由的滑翔傘,褪色的藍——正午肆意的藍,夜晚深邃得發紫的藍,海水有褶皺的藍,牛仔布粗糙的藍,寶麗來相紙上顯影的藍。是最後一個假日。是也許有一些意外的假日。是永遠灰藍的假日。不是正午的陽光,是after sun的灰黯,是曝曬後的修複霜。

特别特别喜歡這張海報 像是全片壓抑中的一個透亮氣泡

觀影者的多樣理解也是影片成品的一部分,你心中的Hamlet的創作者隻能是你,導演的想法大概亦是如此。跟着錄影帶,影片片段式地回溯Sophie11歲那年的夏日假期。零散的,無序的,也許是叙事手段,也許是記憶本身并不可靠,Sophie發散出了很多她根本無從得知的影像:Calum不顧呼嘯的巴士徑直穿越馬路,Calum夜晚嚎哭的背影,Calum撿起煙屁股,伴着無盡的海浪沒入海水深處…那個短促夏日中的父親,在Sophie成長的時空中,早已成為一個朦胧如煙的印象,隻是經過腦中漫長的拼湊和添補,才成了這個我們看到的,逞強而搖搖欲倒的脆弱形象。

救護車聲,略帶苦澀和勉強的笑,從501房間門拉遠後是父親站在陽台欄杆上張開雙臂作飛翔狀…私人性,影片有極強的私人性,因此也許更适合一個人縮在房間角落看完吧。導演不試圖塑造出其他人的完整形象,反而 采用情緒化的,極端細節化的片段叙事;情緒又是無比内斂的,隐藏在一個個clip裡,但它越往裡收,它所帶給觀衆的沖擊就越大。那些平凡的記憶碎片:“你130歲了, 再過兩天就是131歲”/一邊把自己的臉壓成一團,一邊争論誰的頭小/ 在登機的隊伍裡,遊戲式的無數次的揮手告别,它們真實到,很難相信這些細節是憑空編造出來的。導演将記憶、影像、夢境剪接成如此度假日記,一閃而過不少童年困惑而殘留的“怪異”碎片,藏在片段中的真實父親,以及最深暗處頻閃的找尋與求救。

影片最後的頻閃,好像是Sophie和Calum忿恨地厮打,又好像隻是跳得太癡迷,所有無法彌補不可重來的恨與愛,都交織又湮滅在擁擠的舞池中,然後,他們緊緊的擁抱了。

特别喜歡魚翅的一段歌詞,好像無比契合此片——

“那個夏日就像一團舊煙火,回憶牽我,度過一個悠長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