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Sunrise:ASongofTwoHumans(1927) 日出:两个人的爱情之歌/Sunrise
导演:F·W·茂瑙
编剧:卡尔·梅育/赫尔曼·苏德尔曼/凯瑟琳·希利克/H·H·考德威尔
主演:乔治·奥布莱恩/珍妮·盖诺/玛格丽特·利文斯顿/波蒂尔·罗辛/J·法瑞尔·麦克唐纳/RalphSipperly/简·维顿/阿瑟·豪斯曼/EddieBoland/赫尔曼·宾/西德尼·布雷西/基诺科拉多/VondellDarr/萨利·艾勒斯/吉布森·格沃兰德/FletcherHenderson/ThomasJefferson/鲍勃·科特曼/F·W·茂瑙/BarryNorton/罗伯特·帕里什/SallyPhipps/坦普·皮戈特/HarrySemels/菲利普斯·斯莫利/李奥·怀特/ClarenceWilso
语言:英语
类型:剧情/爱情
上映日期:1927-11-04
美国 94分钟/106分钟(德国)
日出Sunrise:ASongofTwoHumans(1927)的剧情介绍
本片是德国导演茂瑙赴美发展后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曾被多家权威媒体评选为默片最佳杰作之一,获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女演员、摄影等多项褒奖。
日出Sunrise:ASongofTwoHumans(1927)的影评
这其实是一个类似于《公民凯恩》(1941)的童话故事,被拔高到了也许过于神圣的位置,以至于被当作电影艺术的巅峰来代表。穆尔瑙最知名的作品《日出》(1927),正处于无声电影时代的尾声,也是他在美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在这里我大致理解了 ...
第一个镜头就出现了城市的蒸汽、火车的动势,火车作为一种惊奇出现,与乡村生活相异的工业化的技术,作为一个革新,一种城市的表现出现了。一种突破了乡村温情脉脉的异乡,一种技术的迥异,一种神秘性,城市、火车、蒸汽、马戏团、大玻璃棚的饭店带来 ...
看了十几分钟我就已经能确定这是我的月度十佳之一了,我一度以为我看到了《公民凯恩》一般的神作。《日出》的影史地位也的确高——1957年的《电影手册》将《日出》誉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一部杰作。标志着默片时代最高艺术水准,也是德国表现主义 ...
首先是以叠印作为操控全局的方针,开篇手绘字幕卡转实拍镜头定场,随后两张叠印砸脸表流动时间。在男主前往湖畔与摩登女幽会的场景中,月光、浓雾、树梢遮挡以及对都市的憧憬彼此交融,影片置入奇幻时间。演员以痉挛般的动作进行舞蹈与拥吻,同时,夜 ...
这样的电影会让你觉得电影无声其实也没什么
茂瑙代表作,影史最佳默片之一。①融合德国表现主义与好莱坞古典特质,处处可见欧美互动;②与情妇幽会的长镜头包含主客观视角切换,调度妙绝;③情节悲喜交加,感染力极强,无头雕像,醉酒小猪,结尾拥吻与日出;④叠印与多重曝光外化情绪,大赞;⑤配乐令人动容,摄影美如画;⑥教堂圣光与摇曳律动光影。(9.5/10)
茂瑙在好莱坞的处女作。虽然票房不佳但影响很多导演,如约翰福特。值得一提是,在咖啡吧那一段。为了制造纵深。不惜人为的制造透视效果。如将地面抬高,眼前的灯泡改用大号,使用矮小的群众演员等等。另外,茂瑙为了怀念自己的深爱挚友也是恋人(同性)而改名为茂瑙这件事真是太浪漫了。
有爱不会死,这是好莱坞始终为爱情故事定下的基调。男女主角在马路中央接吻不会被撞,最后女主角也不会被淹死。就像同样是默片时代的《七重天》那样男主角在战争中死亡依然可以死而复生,或者是现代的动作喜剧《斯密斯夫妇》那样在枪林弹雨中也可以安然无恙,只要夫妻之间有爱情,他们就不会死。
好莱坞经典通俗剧与德国表现主义的完美结合:故事一气呵成,技术更是真大牛,一九二七年的遮罩给我看傻了。
现在谁还会用狗的咆哮、疯狂来预示不安,谁会用涂黑眼袋来象征人的黑暗,谁会给大笑的主人公特写,谁还会关注在灾难发生前重归于好的夫妻,谁还会安排让观众误以为主人公死去,然后又被一个好心的、不放弃希望农家老伯救起的情节,谁还会用“日出”代表美好。
总感觉这部电影的创作点有些过于阴暗,更像一出十足的黑色电影,丝毫看不出让人感动的点,如果你爱的人有过杀你的念头,你还能熟视无睹地爱下去吗,我觉得很多人都不会有这么强大,我爱你但我想杀你,与你共枕的人都这么可怕,而你还想与他过下去,实属理解无能,最好的结局就是妻子意外丧生,是对这个有过歹念的男人最好的回答,而不是用团圆来化解,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丈夫还会不会有下一次鬼迷心窍被邪恶侵袭的时候,暂时对创作的动机接受无能。
【B+】①剪辑流畅的难以相信这是默片时代的作品②卡梅隆借鉴了大量元素移植到泰坦尼克号里,没有的话我吃翔③我认为电影从无声变成有声的过程中,有些东西是找不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