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喊與細語Viskningarochrop(1972) 哭泣與低訴/哭泣與耳語/呼喊與低語/在細雨中呼喊/哭泣與呢喃/CriesandWhispers
導演:英格瑪·伯格曼
編劇:英格瑪·伯格曼
主演:主演:哈裡特·安德森/卡莉·西爾萬/英格麗·圖林/麗芙·烏曼/安德斯·埃克/英加·吉爾/厄蘭·約瑟夫森/赫甯·莫裡岑/GeorgÅrlin/MilesJonn-Dalton/IngridSandell/英格瑪·伯格曼/IngridBergman/萊娜·貝格曼/拉爾斯-奧弗·卡爾貝裡/MalinGjörup/RossanaMariano/林·烏爾曼
語言:瑞典語/德語/丹麥語
類型:劇情/愛情
上映日期:1972-12-21(瑞典)
瑞典 91分钟
IMDb鏈接:tt0069467
呼喊與細語Viskningarochrop(1972)的劇情介紹
瑪麗亞是最得母親寵愛的孩子,因此遭到姐妹的嫉妒。她的感情生活處理的一塌糊塗,在丈夫和情人之間徘徊周旋。她對愛越是擁有,就越是貪婪。
卡琳的生活更是充滿壓抑。和丈夫的關系陷入僵局,令她沉淪于自虐。
和好的願望太過遙遠,她們想擺脫生活的陰影,重新拉近彼此的心,卻發現隔膜似乎不可打破。
呼喊與細語Viskningarochrop(1972)的影評
個人認為的伯格曼最佳!對家庭、人性、婚姻的無限趨近完美的傑作。形式方面:1.開頭的紅景白字,以及環境對紅色的大範圍濫用”簡直就是絕無僅有。滴答的時鐘、即是暗示時間的消逝和緩慢(後面凱琳與丈夫晚餐背景的滴答聲)、亦是生命的終結與倒計時 ...
開篇湧入眼球的就是如血色的紅色。鮮豔到慘烈的色彩,卻帶來一種深刻的恐怖。這樣的鮮紅從客廳鋪到卧室,期間點綴着石膏般的慘白。像是震人心魄的哭泣,細聽卻隻有周圍土地升起的細密竊竊私語。艾格妮深受卵巢腫瘤的折磨,生命懸于一線。生理上的她變 ...
大姐卧病不起後,隻剩下最年長的次女凱琳,作為家庭責任的承擔者。不難發現她對權物有着強烈的欲望和野心。伯格曼給了其手部一個特寫,璀璨的紅寶石在陰暗的環境裡無需太多打光,便可以迸閃着一抹猩紅與狂熱。而在更多的時間裡,她的鏡頭往往是一閃而 ...
尼克維斯特獲奧斯卡最佳攝影,事實上此片在攝影上的質感或突破性并不及前作《假面》甚至是同期的驅魔人。運用了台前獨白式的紅色背景特寫作為斷句符号。色彩撞擊的表現性空間形式毫無疑問是高于“三姊妹”的文本關系的,死而複生的橋段則又回到了伯氏 ...
伯格曼在《呼喊與細語》中繼續探讨了人與人的冷漠和孤獨。這種冷漠不是惡,而是一種無奈。畢竟,人生而孤獨。伯格曼鏡頭下的姐妹,夫妻,母女,主仆都蒙着這層濾鏡。在我看來,他有能力把孤獨感,真實的刻畫出來。純潔的艾格尼絲要死了!她渴望愛。渴 ...
一般來說紅色太過霸道,隻能作為襯托的存在,但在此片中伯格曼卻将高飽和度的大紅色大膽地鋪滿了整個背景,而讓人物身穿黑白灰無彩系的服裝。這種反套路式的美術設計,很明顯是有象征含義在其中了,絲毫不限制紅色的擴張,使背景色完完全全以大片大片 ...
1.幾種闡釋路徑:宗教寓言、女權主義、疾病隐喻、精神分析。2.紅色的封閉空間——三姐妹誕自同一子宮。3.四具女體構成兩組對立:缺乏母愛的消瘦/宛若聖母的豐腴、袒胸色誘的縱欲/自殘下體的禁欲。
1.一部傾瀉着痛苦、絕望、疏離、聖潔等極端情感并擁有毀滅性力量的電影。2.觸目的紅:轉場,牆紙,窗簾,地毯,白衣女性的四重奏。3.最擅長拍臉的伯格曼:以特寫長鏡袒露角色的靈魂,同質于[假面]。4.安娜裸身懷抱還魂的阿格尼斯,緻敬聖母憐子像。5.晨霧莊園與短暫美好的結尾,鐘表滴滴同[野草莓]。(9.5/10)
九十九分以痛苦否定希望,最後一分鐘以希望否定痛苦。
美學登峰造極,内容令人崩潰
#重看#“我想留住這一刻,我想,不論會發生什麼,這就是幸福,不會再有比這更美好的了”與《秋日奏鳴曲》在色彩和人物上都有類似之處;每個場景結束以半隐的特寫淡出,“幕間”感;絕望的呼喊聽來不寒而栗,這種刻骨的冷漠吞噬親情和擁抱,讓每個人都面目可憎,人人都在孤島上或呼喊或細語。
不說那麼多,我隻想說兩點:1). 這片子基本上就是在寫我 2).我要重新做人了
那個時代的女人,根本不是人,無論她們看起來多麼美麗,優雅,富有,本質上仍然是豢養在華麗動物園中的獸類,無法獨立,無處可逃。但内心的渴望是關不住的,捂住嘴巴,就會從眼睛裡跑出來,捂住眼睛,就會從緊緊握住的雙拳中掙紮出來,直到最後整個人都變成一團烈火,燒傷每一個遇到的人,也燒死燒盡了自己。伯格曼一定見過很多這樣的女人,他聽見了她們的呼喊和細語,他想替她們說,沒有一個生命應該這樣活着。
把心慢慢撕開的聲音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