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天國ワンダフルライフ(1998)的劇情介紹
純潔無瑕的天國,甯靜祥和。逝者乘坐通往天國的列車,來到位于天國與人間的小站作短暫停留。在接下來的一周時間,他們将努力回憶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然後由天國的工作人員拍成影片,放映留念。逝者們或娓娓道來,或情緒激動,或沉默不語,那一個個平凡溫馨的小故事在天國宛若秋日午後的時光中緩緩流淌……
本片榮獲1999年Manaki兄弟國際電影節銅相機300獎、1999年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獨立電影節最佳影片和最佳劇本獎、2000年每日電影最佳藝術指導獎、1999年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電影獎、1998年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影評人費比西獎、1998年都靈國際青年人電影節最佳劇本獎。
本片榮獲1999年Manaki兄弟國際電影節銅相機300獎、1999年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獨立電影節最佳影片和最佳劇本獎、2000年每日電影最佳藝術指導獎、1999年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電影獎、1998年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影評人費比西獎、1998年都靈國際青年人電影節最佳劇本獎。
下一站,天國ワンダフルライフ(1998)的影評
當記憶遙遠地像外星球的陌生來客招手
想起小時候在外公家舊房的夏日,鎮上的師傅騎着摩托來安裝完空調,記憶中的我躺在浸滿涼意的席子上。那時最小的弟弟剛出生不久,我和差一歲的榮站在床上,分别擡着他的手腳來回搖晃。鍋裡油炸的圓子和雞腿冒出滋滋聲,外公大聲招呼着我們來吃,香氣以 ...
又寫長了。
第一次看是枝裕和,一直在嘗試理解,下次還是不要這麼嘗試了,好好欣賞自然能有所感悟,因為在望月看到信的瞬間一切就有了眉目,也能猜到伊勢谷要留下來了hhhh天國車站的工作人員們反而是很有意思的存在,也許他們對自己生命的理解和感受是“有所 ...
由點成線的生命之河
看《下一站天國》,感慨萬千。人最後記住的是一個又一個具體的瞬間。明明有記憶錄像帶,不去原段截取,依然要通過自己講述,重新排演錄影一遍,再過一遍人生中美好的瞬間。伊勢谷所說的話,補足了本片的背面,使得作品具有思辨性。記憶多不牢靠啊,與 ...
那年冬日的清晨,一行四人走在初雪覆蓋的柏油馬路上,陽光灑在肩頭,臉上帶着一夜未眠的疲憊與困倦,轉角看到了一家早餐店,熱氣騰騰的胡辣湯沖散了冬日的寒冷與喧鬧過後的疲憊。那頓早餐,在我記憶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用味道刻錄在了我人生的電影之中。
——這就是我想要帶去天國的那段記憶。
好美,又好哀傷。我會選擇哪一段記憶呢,在海邊第一次握住喜歡的男孩子的手,和喜歡的男生第一次在電影院看電影,還是結束糟糕戀情後在南京的遊蕩,這些是第一批鑽進腦子裡的;又想到考研成績出來後到走廊裡給姐姐打電話、和朋友在出租車上收到複試結果和她分享以及高考結束的時刻,都是少有的十分輕松的體驗:結束了,可以死了嗎;對比電影也想到小時候因為一條便宜紗紗裙求媽媽很久得到後的萬般珍惜,以及雨天被媽媽抱在懷裡喊着毛毛,毛毛。我也好想知道你的答案,但是千萬不要告訴我呀。
三星半。同樣是生命與死亡的議題,同樣是聚焦天國(地府)裡的亡者及其一生,到了電影工業相對發達的韓國那兒,就成了奇幻化了的《與神同行》,而到了擅拍親情倫理的是枝裕和這兒,就演變成了半紀錄片式的《下一站,天國》,商業與文藝的兩種處理,個中奧妙和對照也十分有趣。
用電影記錄生命中最難忘的一刻,這才是對電影的最大禮贊啊。開頭的手持攝影呈現出一種紀實風格,将這個幻想的故事弄得像真實發生的。依然是是枝裕和最喜歡的親情,生死之類的話題
不僅是是枝裕和最佳,更可寫入日影史十佳。1.影片觸探到了繁複、異質而流動的自我綿延,直面終極問題:關于記憶與記憶的重構,關于人生的意義和幸福的真谛。2.用最樸素的方式(訪談紀錄與簡單真誠的搬演拍片過程),傳遞最動人的情感;用最純粹的方式(圍坐讨論),思考最本己的哲學議題:最早的記憶在哪裡?再現記憶有何意義?過往記憶與對夢境的還原甚或對未來的真切想象,何者更真實?不做出選擇就是擁抱完整的人生嗎?3.拍出的電影大多留白,我們僅能通過逝者的話語與零星的演繹排練,在想象中重塑他人的記憶。4.通往天國的記憶電影制片廠,亦是我看過最美妙動人的死後世界,一如[可愛的骨頭]。5.今夜月色真美的凝望&天井蓋。6.留下拍電影的記憶,坐在攝影棚中的長椅上回顧人生。7.夏日裡,坐在公車前排,微風拂面。8.在雲朵裡飛行。(9.5/10)
如果你對今生沒有任何眷戀和回憶,也許就失去了來生的資格和意義。我還無法選擇。
我已經找到了,最想保留的那段記憶。
相當有意思的構思,用電影記錄生命中最難忘的一刻,雖然節奏略慢,但是相當值得回味。假如我現在死了,我最難忘的是小學入學時候,媽媽為我縫的刺繡書包,那是我高中之前唯一的書包。現在回想,如萬曉利所唱,媽媽再給我縫個書包,讓我背上它去天涯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