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巫(2020) 南部小島的故事/TheSouthernCursedNail/TheStoryofSouthernIslet
導演:張吉安
編劇:張吉安
主演:徐世順/蔡寶珠/吳俐璇/雲鎂鑫/鄧壹齡
語言:閩南語/漢語普通話/馬來語/泰語
類型:劇情/驚悚
上映日期:2021-04-01(中國台灣)/2020-11-10(台北金馬影展)
馬來西亞 105分钟
IMDb鏈接:tt13212046
南巫(2020)的劇情介紹
南巫(2020)的影評
1.馬來西亞電影《南巫》,因為在電影節上被盜錄,在網絡上大面積流傳,使得這部影片一時引起熱議。的确,連上映時間都還未定,片源卻在互聯網上遍地開花,使得主創人員的心血全部打了水漂,這的确是讓人非常心痛的事,情何以堪。盜錄的人實在是太可 ...
*本文所用劇照版權歸片方所有作為一個在北馬馬泰邊界長大的鄉村孩子,我能深深的理解為何許多網友們看不明白這部電影。因為馬來西亞的各個地區(簡單劃分為北馬、中馬、南馬和西馬半島)本身就存在着文化差異,甚至中馬地區的朋友都不一定能理解電影 ...
作為劇情片來說小而美,作為共産主義者看到底層群衆的點滴日常,平實不乏溫情。在突遇風波時又四顧無門如此無助,一代一代華人報團取暖,在異地他鄉如牽線風筝,雖然随風飄蕩但有那唯一的依附便有了希望。鄰裡和柯娘的幫助體現經曆過苦難的人才見不得 ...
看到一篇影評,分享給大家。(侵删)來源:聯合早報 作者: 黃向京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的電影《南巫》以神秘詩意的行為藝術,想象虛構神鬼的出沒。(檔案照)節奏行雲流水的電影内容遠超降頭,結合民俗文化祭典儀式、神話傳說,讓我們感染到吉打州 ...
看完就一個感受:詐騙吧?這是詐騙吧?期待了一年的片子,為了《南巫》來的上影節,經曆了死亡搶票與魔鬼排片後終于看到。可觀後隻想問:這什麼東西?首先故事非常簡單,沒有太多劇情,但這不重要,影片重要的是信息量的傳遞以及情感上的沖擊,實在不 ...
「我永遠,過不了這個邊界,回不了我的老家」看完回想起,去年金馬影展播映時,聞老師說這部是「侯孝賢或蔡明亮來拍『粽邪2』就會是《南巫》」其實相當到位,但如果說這部是張吉安自己私人的《童年往事》或《羅馬》,也是說得通的。他能夠在自己導演 ...
摘錄很棒的The News Lens採訪:「我不喜歡看以降頭為題材的香港電影,什麽南洋十大邪術呀什麽的,往往隻會留下刻闆印象。我們所看到的降頭不是這樣子的。我們小時候看到的……..譬如有人無緣無故吐了鐵釘出來。」
「我長大後,比較難用科學或理性的方式來解釋給你聽。但是我站在一個曾經在那樣的環境長大的經歷來說,我覺得在電影特別能夠用寫實的手法來表現降頭。所以我拍《南巫》的時候,製作人等說用CG(電腦特效圖像)來表現,我說,不是哦,在我小時候,這些東西,它說出現就出現的哦,它就那樣飄出來,就好像正常人一樣白天也可以出現,就站在妳門口。坐在你家裡。」
張吉安始終認為,如果要表現這些民間信仰,就要站在他們的立場,表現真實的生活況味。
重看後更喜歡,故事簡單卻藏很深。先生被降頭,妻子從不信邪尋求西方醫學,到半信半疑找華人信仰拿督公(也是先生信奉的),以為是山神婆婆心眼狹小,最後反倒是馬來信仰破解降頭;吉打原屬暹羅,在馬來西亞北邊,與泰國交界,妻子來自馬來南邊華裔,山神婆婆則是泉州公主,嫁過來(被巫師變山)再也回不去海的另一邊;而時值1987,馬來西亞才要慶祝國慶三十年,遙遠的首都正發生華文學校的抗議與逮捕,中心與邊緣都在問認同與歸屬。遠景鏡頭裡事情微小的進行,像找不到衣服一樣,太日常細微就看不見意義,但情節往後發展,卻能不斷為前面的事增添含義,不是蔡(現在都在拍就是要你看著角色的電影)更近侯,也才知道拍山與稻都有故事。皮影戲、人形演繹神祇都讓我想起東南亞民俗舞蹈與泛靈關係。片子蠻好看的,值得期待。南巫的南應是相對中國。
比較穩的處女作,它不同于歐美的邪典,也異于日韓的驚悚,更不是香港那種粗糙的直給。它以現實題材切入,加上民間怪誕志的調調,或許那種東南亞本身就對文化的日常信仰。(片尾曲《出山關》好聽)(想看畢贛拍貴州一代的巫蠱傳說)
去年的金馬獎最佳新導演,處女作還是有想要講太多卻都表現得不太到位的感覺,而且兒時記憶加田野調查也使故事拼湊感很強。女主很耐看有氣質,一查果然選美出身,不像屬于那裡的人也達到了從不信到相信并目睹古老的巫術和傳說的效果。與蔡明亮合作過的女配那段、小鬼出現的幾次還都挺瘆人,國歌、改名、講華語、皮影戲、向往泰國、種族信仰、身份認同等細節都很有意思,馬來西亞80年代末的鄉下生活也看着比我小時候好得多呀。很喜歡最後在船上突然訴說華人遠渡南洋後不能越過的邊界,以及送給父母緻敬電影前輩的字幕。非常值得一看,畢竟我們這裡拍不了這樣的題材。林象朗園導演張吉安映後視頻連線。
以一種鄉村寫實的方式去拍了一個神秘巫術的故事,童年回憶,固定鏡頭與長鏡頭,所以在前面三十分鐘,會誤以為這是一部鄉愁與回憶的影片。整部片子很克制,沒有過多情節渲染巫術與神秘,更是氛圍吧。比較有意思的,還有背後的一些背景,感覺還是有些馬來華人的身份認同或文化訴求在裡面。比如1987年這個時間設定,剛好是茅草行動,影片中也提到非華人出任華人學校高層這個新聞,以及孩子桌上的爪哇課本。再對比片中那些信什麼神,說什麼話的對比,會對影片有更多理解。
披着鬼怪巫術外衣的隐喻片,但這件外衣沉悶無趣,外衣之下的群體的無奈和壓迫以及身份認同糾葛也都表達的很不到位。畫面和氛圍有點感覺,處女作完成這樣還算可以。隻可惜,這份經曆對于多數國人來說遙遠且陌生,就别假裝共情尬吹了。
對神怪鬼魂毫無保留的直接展現是導演刻意要與恐怖驚悚類型劃清界限的方式,也是内核表達的關鍵,神秘氛圍更多來自看似靜逸實則怪力亂神人鬼共存的生活環境,這又與不同文化信仰交融共存以及身份認同危機達成了一緻。有幾處稍嫌稚嫩不成熟的段落對于新導演處女作來說在可接受範圍内(PS:人家從沒有“宣傳”過自己是恐怖類型片,自己信了微博營銷号交了智商稅不要怪電影跟你預期不一樣
不會馬來語的女主被巫師怒斥 被迫改馬來名的小女孩 小男孩身上挎着的“多講話語,不說方言”的批鬥牌 回不了家的山神娘
這哪裡是驚悚片 這明明是在講異邦人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