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KuruOtlarÜstüne(2023) 荒草殘雪(港)/春風勁草(台)/Lesherbessèches/AboutDryGrasses/OverDryHerbs/OnBarrenWeeds
導演:努裡·比格·錫蘭
編劇:埃布魯·錫蘭/努裡·比格·錫蘭/阿克·阿克蘇
主演:德尼茲·塞利洛格盧/米爾維·迪茲達爾/穆薩布·埃基奇/埃克·巴奇/埃爾登姆·塞諾卡克/于克塞·阿克蘇/穆尼爾·坎·欽多魯克/OnurBerkArslanoglu/YildirimGücük/堅吉茲.博茲庫爾特/S.EmrahÖzdemir/ElifÜrse/ElitAndaçÇam/NalanKuruçim/FerhatAkgün/埃萊姆·坎波拉特/SeçkinAydin/TuranSelçukYerlikaya/AbtiKaratas/VahitYildirim
語言:土耳其語
類型:劇情
上映日期:2023-05-19(戛納電影節)/2023-07-12(法國)
土耳其/法國/德國/瑞典 197分钟
枯草KuruOtlarÜstüne(2023)的劇情介紹
土耳其電影大師努裡·比格·錫蘭時隔四年帶來新作,借人與人之間的傷痛和救贖,既自省亦警世。餐桌上一場群體與個人、抗争與妥協的意識形态思辯,更令人拍案叫絕。女主角憑此片奪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殊榮,成為史上首位土耳其戛納影後。
枯草KuruOtlarÜstüne(2023)的影評
最喜歡的對話是在小木屋裡面三個人的對話,關于生命到底是有意義還是沒有,我還年輕,這就是一種意義嗎?喜歡走到片場那一段:感覺是一種陌生化,緊張的親密戲之前讓觀衆抽離一下,緩解一下共情和很高的情緒和期待濃度,冷靜旁觀最喜歡的部分是女老師 ...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當傳統的英雄主義故事失去為當代社會造夢的可能性時,英雄主義的核心動力才有可能回歸到個體心靈的成長叙述史中,并因其對抗更為幽微與曲折的現實困境,從而煅煉出不僅是叙述母題同樣也是人性精神的韌性與光暈。而此次,錫蘭延續慢 ...
由于對于土耳其的國情、政治意識形态和社會熱點不是很清楚,所以針對該片的理解可能會出錯,由于語言問題也有可能由于翻譯的問題産生差異,所以如果有錯誤的解讀還望理解。先聞《枯葉》,又見《枯草》,一個在冷峻的北歐,另一個在寒冷的東歐,都在講 ...
不得不說男主角是真腹黑!從教師職業,一開始跟學生關系好的時候,偷偷送鏡子,還被其他同學看出來老是抽她倆起來回答問題。但是看到學生的情書後的處理方式,真的很猥瑣,完全不像是一個老師該有的氣度以及根本忘記了自己“教書育人”的職責,隻是任 ...
被狠狠說教到,錫蘭已成為絕對理性的社會學導演,人物的眼睛中看不到深淵,隻窺見圍牆。《冬眠》《野梨樹》初露端倪,《枯草》則更為徹底:闡述制度體系、環境構造與人物行為間的互為因果(消極的、虛無的),并最終指向社會道德水準與人類精神歸宿。後段男女主漫長的争辯是攤開所有實驗變量後的一次排演。還是懷念從前那些超驗的神性時刻。
錫蘭近幾部電影的主角都是失敗的知識分子,他們剛開始抱有某個明确的目标,随着劇情發展,目标無法實現,對自身命運逐漸失去控制。作為男性的錫蘭,以充滿審視的筆和攝影機為手術刀,将男主角剖開,其虛僞、自私的本性被一覽無餘。
錫蘭的對話是文學的,後幾場會話精彩絕倫。他的視覺則是油畫的,設計了獨特的透視光,很多場景精美得像點綴着寶石的織物,像博物館裡的古典繪畫返回到現實。本片雪的場景讓我想起勃魯蓋爾。
幾幅靜态和動态的肖像,增加了影像的超現實層次,是錫蘭一如既往的技巧。男主角打破第四堵牆,既流露出錫蘭沉郁底色裡俏皮的部分,也說明在恒定的深厚技巧裡,他仍留出成長、改變的空間。
過去曾有一個文學與電影熱戀的時代,錫蘭是那個時代留給我們的最後的大師。
錫蘭的水準之作,此次的男主角雖然也屬于知識分子,但狀态更貼近普通人,這是一個滿是缺點的男性,一個熱愛爹味教育、好妒自私、自以為是的小鎮老師。他在掉落式的百無聊賴的工作裡,可以說是“再一次”地凋落,最終以近乎渴求的方式在一個小女孩面前尋求尊嚴。這依舊是一個契诃夫式的文學電影。
片中的兩個女性好有力量,一個雖然是殘障人士,但完全掌控着自己的欲望關系和情感關系,一個是處在下位者的女學生,面對反反複複的逼迫也始終不曾服軟。兩人在影片的最後完完全全甚至是不費吹灰之力地碾壓了男主。錫蘭的觀點也呼之欲出。
【C】近三個半小時的淺嘗辄止。其實不差但是。。太痛苦了,《冬眠》本已經到達這種形态下的天花闆,錫蘭偏一條路走到黑走火入魔,終于拍成一個中年爹味小知識分子的自怨自艾。拍的最好的一幀還給截出來做海報劇透了。。每次在影院看錫蘭都想扇死自己。
從《遠方》裡寄居在伊斯坦布爾的小鎮青年,到《枯草》中“流放”在安納托利亞小鎮裡的知識分子,我相信錫蘭已經在自己影像序列裡,構造了一個和契诃夫的戲劇一樣偉大的世界,裡面充滿了一個個悲切的無能的掙紮的個體,而這确是屬于錫蘭自己的白銀時代。
用三個小時醞釀許多人一生的厭男情緒,看到後面的我面部都扭曲了。男性習慣了作為上位者操縱權力關系,一旦他受到較之更高的權力的鞭笞,就開始變本加厲地向下施力。如果這種向下的力也被打破,他便無所适從。但是男人的神奇之處就在于他如此善于編織一套對自己有利的叙事,甚至不惜犧牲同僚或是共謀者,也要拾回上位者的姿态。對于他們驚人的自洽能力,我們别無他法,隻有不陷入他所設下的語言的圈套,随他做自己故事的主角,由他對幹草直抒胸臆。看,他還得時不時主動打破那第四堵牆,才能解決一些生理上的毛病。
HKAFF-04-戛納主競賽最佳女演員獲獎片。影片用197分鐘去呈現一個男人枯萎的過程,用結尾的話來說就是這片滿是挫折的土地上,人活着活着就内心枯萎了。盡管是部大男主片,但沒想到影片中令人眼前一亮的部分卻是頑強生長的女性,這也是戛納授予最佳女演員的原因吧。男人們有太多的誘惑與光芒了,總以為整個世界都是他們的,一點挫折就完全崩潰了。最後緻敬中文字幕譯者,太強了!
二封金棕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