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人,“吃”并不僅僅是吃,而早已上升到了文化的層面。吃作為一種文化的同時,本身也最能體現文化。

...

你知道四川人是什麼時候開始吃辣的嗎?沒有辣椒的時候,他們吃什麼?

你知道豬肉、牛肉、羊肉都是什麼時候上的餐桌?每個朝代有多少種吃法?

你知道貴為天子的皇帝吃什麼?皇宮中在吃上的花銷有多大?

你知道孔子為什麼離開魯國?和尚什麼時候開始吃素?

你知道“滿漢全席”是怎麼來的?南方和北方的滿漢全席有什麼差别?

本書《古人吃飯那些事》,作者娓娓道來,要言不繁,談的不僅僅是吃,作者說的是文化。從先秦開始,一直到清代,書中對于肉、米、麥、調料、酒、茶等各種飲食的來龍去脈和每個朝代每個地方的的特點,都作為詳細而系統地介紹。最後,更是講到了西餐。

...

古人對于味道和今天的感覺并不一樣。如“甘”,指的不單是甜,更是一種流動的變化的口感。和現在的人不同,古人要品嘗到純粹的甜味并不容易,多是來源于自然食物。紅糖到了東漢末年才出現,白糖和冰糖的制作方法要到唐代才由印度傳到中國。“辛”也是一樣,古人的辣并沒有現代人感到的強烈和刺激,他們對于“辛”的感覺主要來自姜和花椒。胡椒在唐朝才在中國出現,辣椒到明代才傳入中國,而普遍食用則在清朝道光之後。

孔子說,人有三種做法會“死于非命”:其一,起居不定時,飲食不節制,勞逸不結合,會死于疾病;其二,以下犯上,欲求不滿,會死于刑罰;其三,以少犯衆,以弱侮強,意氣用事,不自量力,會死于刀兵。孔子把不好好吃飯與貪權奪位等同起來,認為都是事關生死的大事。

哀公問于孔子曰:“智者壽乎?仁者壽乎?”孔子對曰:“然!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行己自取也。夫寝處不時,飲食不節,逸勞過度者,疾共殺之;居下位而上幹其君,嗜欲無厭而求不止者,刑共殺之;以少犯衆,以弱侮強,忿怒不類,動不量力者,兵共殺之。此三者,死非命也,人自取之。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節,動靜以義,喜怒以時,無害其性,雖得壽焉,不亦可乎?”——《孔子家語·五儀解》

孔子是非常講究禮節的,在吃上同樣如此,他甚至因為國君在祭禮上沒有尊重禮法而去官不做。

...

《孔子 (2010)》,周潤發飾孔子

他曾在魯國擔任大司寇五年,一次在天子的祭禮上,沒有得到依禮法應得到的燔肉,認為禮儀不舉,便離開了魯國。孔子先去了衛國,衛靈公給了在楚國相同的俸祿,可是對他也不重視。孔子先後周遊了數個國家,都沒有得到重用。

曰:“孔子為魯司寇,不用,從而祭,燔肉不至,不稅冕而行。不知者以為為肉也。其知者以為為無禮也。乃孔子則欲以微罪行,不欲為苟去。君子之所為,衆人固不識也。”——《孟子·告子上》

魯迅在《狂人日記》中說,翻開曆史一查,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

說起吃人,北京周口店人可能是個食人族,發現的多個頭蓋骨化石中有多處生前開裂的痕迹,極有可能是人吃人的結果。

作者在講述“醢”這一加工方法時,順便講到了“醢刑”。作者說到了曆史上被施以醢刑的著名例子:

此外還有一種酷刑就是醢刑,顧名思義,就是把人剁成肉醬。文王之子伯邑考就是被處以醢刑,纣王還把他做成肉羹賜予文王吃。孔子的得意門生子路也因卷入政治鬥争而受醢刑,孔子因此死前再不吃肉醬。西漢的開國功臣彭越也在斬首後被處以醢刑。

被迫食子的除了周文王,還有樂羊。樂羊是戰國時魏國的一個将軍,他的兒子樂舒是中山國的将領。兩國作戰時,中山國君烹殺樂舒,煮成肉羹送給他樂羊。樂羊明知是兒子的肉羹,還是喝了下去。

樂羊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遺之羹。樂羊坐于幕下而啜之,盡一杯。文侯謂堵師贊曰:“樂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誰不食?”樂羊罷中山,文侯賞其功而疑其心。——《韓非子》說林上第二十二

書中講到和尚吃素,在影片《少林寺》最後,唐太宗李世民免了少林寺武僧的酒肉之戒。

...

《少林寺 (1982)》

據曆史記載,和尚戒酒茹素源自梁武帝蕭衍。本來佛滅之後佛教僧團并沒有禁止吃肉的戒律,在此之前,漢傳佛教僧尼是可以吃“三淨肉”的,所謂“三淨肉”,指“沒有看見、沒有聽可信人說、不懷疑為了自己而殺死的動物之肉類”,通俗地說,即眼不見殺,耳不聞殺,不為已所殺。

...

《少林寺 (1982)》

蕭衍頒布了《斷酒肉文》,将佛教五戒中的“不殺生”引申為“素食”,禁止僧衆吃肉,自己也開始吃素,從此,漢傳佛教僧人開始吃素了。佛教認為餓是一種病,而食物則是治“餓病”的藥,人不能有口腹之欲。吃飯成為修行的一部分。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治大國若烹小鮮”,葛洪在《抱樸子》一書中說養生猶如治國。

作者對古文古詩詞的引用信手拈來,恰到好處,從《詩經》到《黃帝内經》,從《孔子家語》到《陶庵夢憶》,從《夢梁錄》到《金瓶梅》。

作者寫的是古人吃飯,讀者讀的是千年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