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探索新境》第一期“密林尋蹤”(上下),鋪面而來的感覺是“大”,樹很大、湖很大、雨林很大;相較之下,王一博和老雪則顯得異樣渺小,爬一桠樹枝需要升高十幾米、落一彎潭水又要降落十幾米、從對岸到對岸的距離是用小時來丈量的,當物理的對比離開科技,人與自然的懸殊,剛好能裝下王一博一顆淡淡的夢。
“密林尋蹤”沒有博眼球的刺激,有的隻是第一次的歡喜。看“密林尋蹤”,我覺得最難能可貴的是一份對觀衆的真誠、對生活的真誠,那些在娛樂綜藝、明星真人秀中的尖叫與作秀,在這裡都化作淡淡的訴說,第一夜的胡辣湯,兩個人笑得很虔誠,吃得很滿足;後來的烤魚,也是交換意見般的評述,在他們眼中,這些食物,是一天跋涉的犒勞,那種用身體勞動換取食物的“原始滿足”,很淡卻又很有力量,因為,它令人滿足。
這種滿足,不需要誇大,就像王一博第一次雨林攀登、第一次在野外看到毒蛇、第一次看到長臂猿,當這些第一次化作歡喜,填充到王一博的生命經驗中,原始的滿足帶來的快樂,就是他淡淡的一笑,不需要尖叫,烙印會在記憶中發聲。
隐隐覺得“密林尋蹤”,為全片定下基調,好似在訴說它不是一部簡單的由王一博發起的紀錄片,而是一面記錄王一博的當下,一面在回溯他的過往——王一博為何成為王一博,王一博又将成為怎樣的王一博;這是王一博對世界的一次敞開心扉,他所期待的,是通過自己的人生讓觀衆感受到一種力量,或是找到一種重新啟航的方式——慢下來、停下來,審視自身、審視内心,從生物學上的人,尋找力量,自然就是最好的參照。
也許有一天,當我們看到過真的“大”,感受過自身真的“小”,所有的夢都會變得淡淡的,不悲不喜、不驕不躁、不怨不恨、不争不搶,如此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