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的民國金融諜戰劇《追風者》,令人不禁想起前些年這個領域相近題材的電視劇《僞裝者》(胡歌主演)和《叛逆者》(朱一龍、王陽主演),說相近其實并不相同,《追風者》講的是金融戰場,與政治諜戰不同。

...

《追風者》絕口不講家族,不講愛情,卻處處離不開四大家族的背景,處處是見微知著的人間大愛,這與從前的民國劇又不同。

最難能可貴的是,這個劇深度向現代人解析了“信仰”的問題。

這個社會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GM黨為什麼不能解決問題?

我黨為什麼是這個曆史形勢下的唯一選擇?

“三民主義”or“馬列主義”,難道隻是個選擇題?

新的信仰是如何從内而外地影響一個人,進而形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勢?

……

...

現代絕大多數中國人沒有信仰,對金錢權力美色無底限追求,隻求索取不肯付出,沒有制約沒有懲罰,法律之外的很大部分區域成為了人性的黑洞,為此造就了無數的人間悲劇。

而不管你現在有沒有信仰,也不論你将來是否打算尋求一個信仰作為活下去的動力或者依托,這個劇都具有一定的社會性科普意義,它會告訴你,願意去思考上述問題的人,該何去何從。

魏“若來”,仿若未來新生~

“願盡畢生所學,報效國家。"

沈“圖南”,意圖朝氣蓬勃~

“人不輕狂無少年,該走的彎路一步都不能少。”

沈“近真”,無限接近真理~

“希望,我們重逢時,風已經停了。"

蘇“辭書”,辭卻舊書繁文~

“你就是大事,就是唯一的事。”

牛“春苗”,春苗飽含希望~

“原來你是紅軍啊。”

黃“從勻”,最是順從公允~

“先生,我永遠是你最忠誠的追随者。”

……

這些主人公的名字寓意很好,無不充滿着對天下光明社會的憧憬和向往,追風者們追求的世界應該是“農民頭上不再有苛捐雜稅,我們的工人生産的産品能行銷全世界,我們的國家繁榮昌盛富強。”“一個健康良性的社會,應當自上而下進行财富再分配,定制最公平最合理的法律,讓有錢人能夠合法經營,窮苦百姓也能老有所依。”

...

GM黨也有不少仁人志士意圖改變當時貧窮落後的中國,想要國富民強,比如沈圖南以及初期鬥志滿懷的魏若來,但為什麼這條路注定無法走通?這部劇向我們揭示了那個時代四大家族瘋狂斂财、搜刮民脂民膏的可恥行為,而他們正是最核心的掌權者代表,即便有十九路軍“粵地戶戶挂白绫”的現象級英勇團隊的出現,也無法改變這個政黨腐爛到根的事實,它的主力是資本家,而資本家的本質是追求剩餘價值,資本家可能是有良心的,但也可能是嗜血的,是軟弱腐敗的,是建立在民不聊生的廢墟之上的。它無法通過内部改革,通過個别有志之士的努力改變現狀。

...

而沈圖南,一腔愛國之志,一身不世之才,躊躇滿志地投身到富國強民的金融鬥争中去,卻可惜有雄才無大略,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他以為自己的金融手段無可匹敵,但不想人家跟他玩的全是政治,完全不在一個賽道上甚至不在同一個空間裡,淪為别人的工具人自然就不足為奇了。

他試圖通過不斷妥協折衷來實現他金融市場運籌帷幄濟世救民的夢想,卻高估了資本家的良心,低估了政治家的手段,屠龍者雖然最終沒有變成惡龍,卻終究是将一大段時光錯付了。

...

再來探讨一個問題,同為有理想有文化有頭腦有幹勁的年輕人,為什麼魏若來在面對社會和民生問題的時候會迷惘,林谯松卻不會?

因為魏若來是從底層社會成長起來的,他的家鄉人民淳樸善良,他的七寶街鄰居團結友愛市井接地氣,即便每個月有五十塊大洋的工資,他依舊選擇住在七寶街的破舊閣樓上,穿有破洞的襪子,結交人力車夫阿文這樣的朋友。當底層老百姓遇到困難活不下去的時候,他的感知力和共情力也是最深刻的,他做所有事情和決定都是站在底層老百姓的角度上,所以當GM黨内部的殘酷真相一點點暴露在他面前的時候,他的信仰崩塌了,他陷入了迷茫。

...

而林谯松身為黃埔軍校高材生,他從不思想内耗,即便是他屢戰屢敗,沒有背景沒人撐腰,被上司出賣,被豬隊友拖後腿,挨鞭子挨巴掌,被免職常背鍋,……他的外号很多:“扒皮哥”、“林瘋子”、“破防哥”、“專業背鍋俠”、“最頑強的反派小強”、“清明組帶頭人”……他認為自己是忠誠的“三民主義”的捍衛者,為此可以不擇手段,可以允許血流成河,因為這是必然的代價。他也有血性,在日軍發動侵華戰争的開始時刻選擇挺身而出打小日本,立下赫赫戰功。

...

他也曾在刹那間有過疑惑:“為什麼沈近真會放棄衣食無憂的生活,而選擇為了GC黨而奮不顧身?!”

可惜他自以為的信仰其實根本不是信仰,他那種不過還是對權力的崇拜和渴求,并因此毫不顧忌老百姓的死活,視人命為草芥。比起捍衛某個主義,他本性更加嗜血。所以,這哥們不彷徨不迷茫,在哪裡跌倒在哪裡爬起來,豁出命去幹就完了。

飾演林谯松的演員張天陽這次表現極其亮眼,區别于以往白白淨淨的特工形象,他為此劇特别曬成古銅色的皮膚,特别健碩有型,且将這個複雜的人物内心(高才畢業生,三民主義的擁趸者,有智力有能力,懷揣家國夢,對美好有向往,對女友有情有義,但嗜血狠辣,殺人不眨眼……)呈現得特别豐富細膩,很贊。

...

沈近真的信仰很幹脆很直接,毫不在意自己優越的身份地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同志,無條件幫扶普通的民衆,以及毫不猶豫地開槍射擊自己的敵人。比起《僞裝者》中的程錦雲以及《叛逆者》中的朱怡真,李沁這次的表演算不上驚豔,但絕對拉滿觀衆好感,畢竟很久沒見過不談戀愛,不愛慕虛榮,不貪戀身世,不靠外表吃飯,這麼飒的女主了。

...
...

另一個女性形象,牛春苗,這個人物太吸睛了,天真、聰明、勇敢、有能量、生命力強,雖出身農村鄉裡,卻有大智慧大前途,是魏若來不可或缺的助力,與沈近真站在一起人格魅力并沒有絲毫弱化。

...

而黃從勻,這個一度看起來不太起眼的沈圖南的“毒唯”粉,沒有魏若來那麼天才,沒有沈圖南那麼有大局觀,會嫉妒,會懦弱,外表書生氣,但是看到最後一集,會發現這樣的人真的太難得。他并非沒有頭腦,并非沒有抱負,但他選擇将先生的信仰作為自己的信仰,先生進他進,先生退他退,别人的信仰是主義是權力是金錢,而黃秘的信仰是先生,關鍵時刻以身護主,如此忠心夫複何求!說他是沈圖南的唯一嫡秘,誰有異議!

...

如果說張天陽此次表演特别令人驚喜,王陽一如既往地叔圈天菜、上層精英,李沁角色特别讨喜,那麼王一博的魏若來,我想說我從他此次的表演中看到了無限的可能。

王一博很适合演繹天才高智商的角色,回顧以往《陳情令》中的藍忘機,《無名》中的葉秘,《長空之王》中的雷宇,都是高智商且克制的角色,人狠話不多。

《追風者》中他一如既往地高智商,冷靜淡定,被譽為“金融奶鳄”、“天生殺手”,是革命的好苗子,但這次他的角色不再一味高冷克制,我們看到了魏若來作為打工族的普通一面,關鍵時刻敢于直言,敢于發問,敢于挑戰權威,遇到問題也會犯難、猶豫、灰心失望。

...

魏若來的關鍵詞仍舊是“信仰”,而且是信仰的重塑問題。從一張白紙從無到有并沒有那麼難,難的就在于将以前的信仰完全打破揉碎磨成渣灰飛煙滅,粉身碎骨後再行重建,就如同姜子牙用蓮花為哪吒重塑金身,必得他先碎骨削肉,鳳凰涅槃。王一博很好地演繹了這個成長、毀滅、重建的過程,令人信服。同為民國有志青年,《無名》中的葉秘睿智冷靜,成熟内斂,《追風者》中的魏若來卻隻是菜鳥小白一枚,但看完此劇,所有人都相信,魏若來終将會成長為葉秘。

...
...

很喜歡劇裡的一句台詞:“我們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追風隻是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