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麥克斯:狂暴女神》

狂暴女神放棄了瘋狂

作者:忠澤

...

開啟末日世界的前作

1979年,《瘋狂的麥克斯》(以下簡稱麥克斯)第一部橫空出世。這部反烏托邦的澳大利亞電影講述的是全球原油耗盡背景下,巡邏軍警察麥克斯被迫以暴制暴,對抗殺害手下與妻小的飛車黨,逐漸走向瘋狂的故事。

這部預算僅有38萬澳元的影片在全球狂攬一億美元票房,這一利潤成本比例的世界紀錄維持了20年才被《女巫布萊爾》打破。而自籌資金拍攝的喬治·米勒,陪朋友試鏡才被選中的梅爾·吉布森,也都因本片聲名鵲起,開啟他們傳奇的電影生涯。

系列的第二部與第三部影片極大完善了整個系列的世界觀:被迫變為孤膽英雄的麥克斯在文明崩毀,資源枯竭的世界繼續着自己的獨行道路,對抗末日的邪惡勢力。它呼應了70年代的石油危機,甚至産生了深遠的文化影響。

日本經典漫畫《北鬥神拳》的世界觀設定、角色設定等都參考了《麥克斯》第二部的故事,而後來的名導大衛·芬奇,羅伯特·羅德裡格茲等都表态引用過《麥克斯》系列的橋段。

...

全面炸裂的系列重啟

到了續集電影大行其道的二十一世紀一零時代,《麥克斯》系列也迎來了自己的續集,并且依然由喬治 · 米勒親自執導。誰也沒有想到的是,30年後《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以下簡稱《狂暴之路》)的重啟是颠覆性的,它甚至讓前作系列的成功變得不值一提:這是一部殿堂級的,可以被列入時代最佳電影讨論範疇的影片。

它作為一個好萊塢動作片+續集電影,在電影藝術最高殿堂的戛納電影節非競賽單元進行首映,并迅速引爆了口碑。甚至就在次年,電影節官方邀請毫無戛納履曆的好萊塢導演喬治 · 米勒空降主競賽評審團主席!這是極其罕見的,甚至是隻針對《狂暴之路》單片的藝術成就極高而極迅速的表彰。

結合新世紀的特效技術,影片視覺實現與動作場面天馬行空又完全自洽,表演、角色令人欲罷不能。全片以1.5億美元預算在全球報收3.78億美元票房,并在當年奧斯卡斬獲了10項提名并包攬幾乎所有的技術獎項!

《衛報》的評論:“揮霍無度的肆意幻想,震耳欲聾的狂噪音,百分百超出預期,喬治·米勒複活了西部朋克經典《麥克斯》系列,使電影在末日荒漠中盡情馳騁”;《福布斯》的滿分點評則稱:“《狂暴之路》是一部出色和輝煌的電影,不隻是我們這時代的偉大的動作片,更是一個偉大和适應時代的電影。”

...

南轅北轍的《狂暴女神》

順理成章地,《狂暴之路》的續作,講述片中令人印象極深刻的“芙莉歐莎”的成長前史的《狂暴女神》,在9年之後受邀在77屆戛納電影節進行首映。影片既有好萊塢明星加持(錘哥克裡斯 · 海姆斯沃斯,安雅 · 泰勒-喬依),是大IP續作,也因為前作炸裂的口碑而吸引了極大的關注。

同時,片方華納此前不乏在電影節推廣超級大片的成功先例;《沙丘》在威尼斯進行首映,而《小醜》則更進一步,一舉摘下當年金獅獎,獲得了票房獎項的雙豐收。此次,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華納兄弟,對他們是否能利用歐洲頂級電影節,将工作室裡最具挑戰性的大片帶向商業成功和評論界贊譽而拭目以待。

...

其次是節奏的拖沓:影片居然用了多個字幕卡分章節,事無巨細地講述芙莉歐莎每一步的成長:母親臨終如何囑托,自己如何藏匿在錘哥的部族,如何學習沙漠中求生的技藝,什麼契機剃頭…這些竟然占據了一小時的篇幅!一共兩小時三十分鐘的影片,到了一小時左右,主演安雅才剛剛登場,而到了一半的位置影片才有了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動作戲,安雅和男主人公保衛油罐車的攻防戰。動作戲的設置也有所降級,保留原本設定的奇觀噱頭,但是講述方式缺乏了前作的流暢度和緊張感。

“雖然這部電影包含了一些精彩的動作戲,但動作并沒有像之前的系列電影一樣,占據主導地位。《狂暴女神》想要成為一部超越動作片的作品,但它的情節令人厭煩。”

《綜藝》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