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對死亡最早的恐懼源于某晚在電視上觀看死神來了4的經曆,看罷心情久久不能平複。盡管現在想來那是部十足的爛片,但它引起了我内心深處的恐慌,這種恐慌在我最近觀看這部系列首作時也影影綽綽地生發出來。

作為美國恐怖片IP的常青樹(第六部正在籌拍),死神來了的名頭在國内也可謂家喻戶曉。究其原因首當其沖的可能就是這個簡單粗暴的片名——比英文原名更直截了當,并且可以說完美概括了電影的内容。此外,血腥且腦洞大開的花式死法也為其積累了一批穩定的B級片受衆。但對于一部沒有懸念的恐怖片來說,如何吓到觀衆就成了問題。由于續集幾乎沿用相同的理念,所以隻能在死法上逐漸劍走偏鋒。如今觀看這部00年的首作,反而覺得非常新穎。

首先,自然是故事的創意本身。美國電影乃至西方電影中的恐怖形象數不勝數,但往往是具象化的怪物。即便是在心理驚悚片中也不例外,無論是一百多年前表現派的卡裡加裡博士,還是後來好萊塢電影裡的異形、怪形等。死神來了裡僅有一幕似乎顯示了死神的“面目”,但仍是抽象的。死神是麥格芬,是純粹的理念,是我們每個人經驗裡的東西。也正因此我們無法将它隔離在銀幕中。電影裡發生的事情随時随地都有可能發生在生活中,機難、火災、車禍,各種安全隐患,隻不過電影借“死神”之手把它們排列組合在了一起。

有一種說法是,當你認識到死亡的那一刻,你就已經死了。對這句話我認為有兩種理解方式。一是由于對死亡過于憂懼,導緻無法正常生活,就像片中的女教師,越是害怕越是慌亂,結果隻能加速覆滅;二是意識到死亡的不可避免,便使自己屈從于命運的掌控,從而忽視了主體的能動性,活着等同于死了。後者有點像宿命論的觀點,比較成熟的思想或許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在古代,人對自然災害等沒有科學的認知,所以很容易盲信命運。尤其在東方,類似的思想更是根深蒂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時至今日,“意外”仍不可避免,這真的是——按片中的話說——“上帝的玩笑”嗎?用東方的話來說,“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身為華裔導演的黃毅瑜想必也深谙這一俗語,而将這種觀念移入美式青少年電影中,的确是一次有趣的融合。

影片的開場是一段房間内部構造的蒙太奇,房内的物品在黑暗中看起來陰森詭異,制造出标準的恐怖片語氣。這也強調了本片是一部重視氛圍營造的恐怖片,在之後的某些段落中我們能體會到這一點。例如,女教師孤身一人待在家中,這是恐怖片慣用的橋段,讓漆黑的夜色包圍家宅,此時門窗都顯得極為危險,恐懼感的蔓延類似卡朋特的月光光心慌慌等片。隻不過“死神”沒有形體,而是潛藏在拂動窗簾的微風、馬桶底部滲出的怪異液體(此處聯想到霍珀的停屍間)中,作為一種更加超自然的力量存在。影片另外絕大部分時間着力表現的便是青少年對這種力量的反應,男女主角因為被賦予了通靈的能力而較為冷靜,實際上他們擔任了理想化的旁觀者的角色——預測、解謎、分析,而另外那些角色才更像是恐怖片中的角色:男主角的好基友,校霸男和他的女朋友,還有一個反應遲鈍的倒黴蛋。臨近結尾處四人在公路上逆向狂飙的橋段也幾乎讓人回到霍珀式恐怖片的純粹語氣中,這也是為什麼驚世巨鳄在我看來是最好的恐怖電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