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資深影迷,我很少為不喜歡的電影寫評論文章。一來不想浪費時間和精力,這世界上值得回味的好東西有的是,沒必要去在意那些不好的東西;二來不想傷腦傷心,引起不必要的情緒波動,影響心血管健康。

但自從前幾天看了賈樟柯導演的新片《風流一代》以後,我嚴重懷疑自己的審美能力,更加相信自己是一個隻看得懂商業片的大俗人。特别是像這種沒有連貫劇情和完整台詞的“劇情片”,從頭到尾都是碎片化的鏡頭語言,真是比看諾蘭導演的燒腦神作還要吃力。

想起兩年前在影院看“喜劇”片《東北虎》的時候,我不僅糾結片名和劇情的相關性,而且對喜劇的定義也充滿迷惑。直到影片放映結束,後排有人大吼一聲“爛片”,我才稍稍有點釋懷。

盡管在觀看《風流一代》的時候,放映廳裡沒有人說話,但時不時就有人走出去,過了一會兒又有人走進來。走出去的人應該是憋得慌,到外面透透氣,或者幹脆一走了之。重新返回來的人應該是不甘心,想繼續挑戰自己對獲獎影片的理解能力。

我以前看過幾部賈樟柯的電影,既不燒腦,也不燒心,更不會像《風流一代》那樣讓人如鲠在喉,再不吐槽一下,都快憋出内傷了。

影片的時間跨度長達22年,在影院隻上映22天。如果不是人為制造稀缺效應,估計票房成績比現在還要難看得多。

并且賈導在節約成本方面讓人歎為觀止,整部影片除了最後一小部分是補拍的以外,其餘内容都來自于他以前拍電影的素材。難怪我在觀影過程中,對某些場景似曾相識,但一時半會兒又想不起在哪兒看過。

影片就像一鍋東拼西湊的大雜燴,什麼都想展示一下,但又什麼都沒展示清楚,給人走馬觀花的感覺。尤其是趙濤飾演的女主角,除了片尾一聲吼以外,其他時候均處于失語狀态。

在保持沉默的狀态下,為了吸引觀衆的注意力,她不得不依靠誇張的表情和肢體語言。比如她沖着假道士,露出詭異瘆人的笑容(酷似吳京);比如她不管在哪裡都用輕盈優雅的姿勢走路,時不時還把外套撐在頭頂上,遮陽避雨(不愛打傘的女人);比如她在公交車上反反複複被斌哥從車門的位置推到後面的座椅上(賈導不心疼嗎)……我一時錯愕,以為自己欣賞的是舞台劇,不禁想起《穆勒咖啡館》裡那些誇張、重複的舞蹈動作。

電影裡還出現了不少載歌載舞的鏡頭,年代感十足,鄉土味濃厚,穿插在支離破碎的愛情故事中,雖然熱鬧喜慶,充滿娛樂精神,但也難免顯得有些粗糙淺薄。

在我看來,影片中唯一有科技含量的地方就是老茶館牆上出現的科幻片畫面,但和風流一代有什麼關聯就不清楚了。還有結尾部分,趙濤用親切友善的眼光注視着超市機器人,再次露出難得一見的笑容——估計是想表達機器人比人更可愛,更容易親近的意思吧。而這又和影片主題有什麼聯系呢?

和賈導以前的作品比,這部影片時間跨度大,碎片化程度高,但故事性和批判性都非常弱(随大流,炒陳飯),人物形象更是模糊不清(主角沒有特色,配角沒有特征)。

老實說,影片中最打動我的還是二十年以後的斌哥(确切說是被驚到了),好像換了一個人,面部蒼老浮腫,個子矮了一大截,不拄拐杖根本站不穩,連鞋帶松開都無法重新系好。他明顯比同齡人老得快,思想也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直播帶貨對他來說是難以理解的新鮮事物。

他的遭遇提醒我們,不能走歪門邪道賺錢,虧心事幹多了,心理壓力會加大,身體健康也會受影響。平時還要堅持運動,比如像趙濤一樣經常跑步,越跑越有精神。二十年過去,她的身體狀态就和斌哥完全是兩回事,後者隻能默默伫立在路邊,無助又無奈地看着她越跑越遠。

雖然沒看懂這部電影,也不知道它究竟屬于什麼藝術風格,也許直接拍成紀錄片要更合适一些。記得蘇聯著名的電影理論家和導演愛森斯坦曾經強調過,電影最重要的不是事實的呈現,而是情緒上的反應的組合。

他認為,要感動觀衆,導演應該運用蒙太奇手段來創造觀衆的心理聯想,達到感知和情緒上的力量,并且通過内容事件對主題的富有激情的叙述,觀衆才能被深深感動。

希望賈導能夠不忘初心,去掉标簽化的東西,回歸創作本質,重視内容建設,像以前一樣拍出直擊靈魂的優秀作品,從而給喜歡他的觀衆提供更多更好的情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