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川第三代将軍家光的統治時期,豐臣藩的餘黨仍在京都出沒。為震懾這些勢力而購入的兩千五百支火槍竟遭人劫奪。擔憂此事洩露的伊豆守秘密向柳生家下達了搜尋火槍的密令。看穿十兵衛獨力難支的但馬守,将《柳生武藝帖·忍之卷》交予了他。後宮十太夫在旅途中被名為新宮小五郎之人斬殺。蹊跷的是,小五郎竟冒充十太夫現身柳生别邸。一路追蹤而來的,是形似忍者的男子甚五郎。十兵衛以試刀之法識破小五郎真身——此人乃效忠豐臣方敗将九鬼嘉隆的家臣,坦承與嘉隆及其弟岩倉刑部共謀劫奪官船,更招供紀州大納言因庇護嘉隆違背幕命而參與其中。震驚的十兵衛察覺甚五郎在暗處竊聽,便佯稱小五郎"胡言亂語"将其逐出,命人尾随甚五郎,果然發現其亦是同謀。得知十兵衛行動的岩倉囚禁了嘉隆。為探查大納言附逆真相,十兵衛通過其妻白妙夫人向内應遞交了狩獵場會面的密信。不出所料,信件落入岩倉之手。當日狩獵場中,柳生一族遭火槍伏擊,大納言被擄至海神砦。在十兵衛與小五郎機智周旋下,脫困的大納言目睹岩倉以嘉隆與白妙為人質,點燃了海神砦反叛的烽火。十兵衛等人舍身相救,雖借加倉多門自爆之力躍入砦中救出白妙夫人,嘉隆卻已殒命。壯烈死鬥的慘烈終幕裡,十兵衛的獨眼中凝結着深沉的慨歎。

這段故事似乎是描寫德川家光執政時期豐臣殘黨企圖叛亂未遂的虛構作品。故事以柳生十兵衛為中心展開,交織着九鬼嘉隆家臣們的陰謀,情節錯綜複雜是其顯著特點。

主要情節可歸納為:

1. **曆史背景設定**

- 設定在德川三代将軍家光時期仍有豐臣家殘黨活動

- 以2500支火槍被劫事件為開端

2. **柳生一族的參與**

- 伊豆守(推測為松平信綱)向柳生家下達密令

- 十兵衛與其父但馬守(柳生宗矩)聯手行動

- 出現《柳生武藝帖·忍之卷》這一秘傳典籍

3. **敵對勢力真相**

- 九鬼嘉隆(實際已于關原之戰前去世,此處為虛構存活設定)的家臣小五郎

- 紀州大納言(德川賴宣?)涉嫌參與陰謀

- 岩倉刑部等人在海神要塞發動叛亂

4. **高潮部分**

- 獵場的槍戰

- 海神要塞的生死搏鬥

- 加倉多門自爆等壯烈結局

**與史實相異之處**:

- 九鬼嘉隆實際于1600年關原之戰前去世,在家光時代(1623-51年)存活的設定存在時代錯位

- 紀州德川家(賴宣)支持豐臣方的設定純屬虛構

- "伊豆守"在此時期應指"智囊伊豆"松平信綱,但史實上他于1638年才任此職

該作品是以江戶初期權力鬥争為背景,描繪柳生十兵衛活躍表現與武士忠義精神的時代小說/傳奇故事。雖然存在與史實不符之處,但融合了忍者、劍豪、陰謀等元素的娛樂性内容頗具觀賞價值。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結尾處"獨眼中凝結着嚴峻感慨"的描寫,突顯了十兵衛"獨眼"的形象特征。雖然曆史上十兵衛是否真是獨眼尚無定論,但本故事對這一特征的運用可謂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