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段時間選題會上大家聊離婚這個話題,一位同學提到一部聲稱曾經撼動過瑞典離婚率的電視劇:《婚姻生活》。

這部劇由瑞典現代電影“教父”英格瑪·伯格曼導演,1973年搬上熒屏,引發了廣泛的社會讨論。據說,在播出後的 1974 年,瑞典的離婚率上升了 50% 。

其中倒數第二集《文盲》,吸引了最多的觀衆,據統計有350萬瑞典人觀看,幾乎占人口的一半。據瑞典導演工作專家斯蒂恩回憶,當時是周三晚上,街道上空無一人,因為每個人都在家看《婚姻生活》。

(把離婚率上升完全歸因于這部劇可能有失準确,因為也就是在 1974 年,瑞典的離婚相關法律發生了變化:之前申請離婚前必須接受婚姻咨詢,并有一年冷靜期,但 1974 年就不用了。但它的影響力還是不容小觑的。)

這部劇究竟講了什麼?牽動了人們在婚姻中的哪根敏感神經?

帶着疑問我看完了這部劇,發現裡面呈現的一些心理議題并沒有局限于婚姻。隻要你曾經或正在為一些關系問題感到困惑,為繼續還是離開、開始還是結束猶豫不決,可能都會在這部劇裡得到一些啟發。

01男女主離婚當天,瑞典人一半都在看

吸引了最多觀衆的倒數第二集,講的正是婚姻中最戲劇化的場景:離婚。

男女主曾經是别人眼中的完美夫妻(尤其諷刺的是,丈夫約翰是心理學家,妻子瑪麗安是離婚律師),理想的工作,兩個可愛的女兒,體面的生活。

丈夫的出軌打破了這種表面的平靜:他跟瑪麗安坦誠了自己有個叫寶拉的情人,講自己對婚姻的長期不滿,說自己想要離開。

瑪麗安曾經深陷在“妻子”“母親”的角色中,覺得婚姻是自己存在的最大價值。在苦苦哀求丈夫回來而不得之後,被迫獨立的她獲得了自我的覺醒,也有了個新情人。

而就在這時,丈夫在跟情人的關系中再一次體驗到了強烈的孤獨感,而且感覺寶拉在外面也有情人——全劇在倒數第二集,瑪麗安帶着離婚協議去約翰的辦公室時,到達了高潮。

劇情呈現了很多會出現在離婚過程中的現實問題,比如:談錢。

聊财産分配具體到一隻鐘:

...

瑪麗安要求約翰給孩子付牙醫和夏令營費,約翰被費用驚呆了:我沒錢。

...

親密關系走到這個節點,身處其中的兩個人可能會經曆的各種複雜微妙的情緒:

有依戀和同情:

...

内疚感:

...

還有傷害帶來的恨意和指責:

...

更微妙的是,兩方對于“離不離”的态度發生了變化:

從前想要挽回的妻子,從被迫的獨立中發現生活還有很多新可能,現在很希望分開,甚至還挺高興。

而從前急于脫離這段關系的丈夫,經曆了感情和事業的挫折,現在不想離了。但又不好明說,找了各種借口不簽字。

...

看到這兒真是覺得特别真實,想起德國家庭治療師西蒙在《循環提問》這本書裡講到的一個案例:

一對夫婦因為妻子的抑郁來咨詢,咨詢師發現,他們對妻子是不是“有病”這件事有很大分歧:

丈夫希望妻子“有病”,因為有病就意味着可以治療,他的婚姻就有希望了。

但妻子覺得,自己的抑郁不是因為“有病”,而是因為婚姻有了問題——而如果丈夫承認這一點,他就必須要面對“我可能會失去這段關系”的現實。

但身處其中的兩個人(尤其是丈夫),很可能意識不到這一點。像極了在關系裡“不識廬山真面目”的我們。

怪不得約翰跟瑪麗安說:在感情方面,我們都是文盲。

...
02關于“要不要離”,瑞典觀衆分成了兩派

也許是因為人們在劇中看到了自己在婚姻中的情緒和處境,這部劇播出過程一直伴随着觀衆熱烈的讨論。

大量觀衆在看劇之後湧向瑞士婚姻指導服務,斯德哥爾摩婚姻指導服務處的電話數量大幅增加,等待名單從三周增加到了三個月。

還有很多人給導演伯格曼本人打電話咨詢情感問題,讓他不得不删除了自己在公共通訊錄上的電話。

為了配合最後一集,影響力很大的瑞典《晚報》讓讀者寫信來讨論約翰和瑪麗安是應該繼續離婚還是嘗試和解。

觀點分成典型兩派:

68歲的寡婦莉莉·威格姆認為,他們應該離婚,因為他們都有不忠的行為,最後還發生了肢體沖突。

14歲的女學生巴布羅·古斯塔夫松則認為他們應該呆在一起,因為他們真的太搭了。

最有創意的建議來自28歲的機械師伯特·斯文森:

“約翰應該回到他的愛人身邊,而瑪麗安應該回到她的愛人身邊。這樣他們就可以盡情享受群體性行為了。”

這就讓我忍不住想聊聊:如果是一個心理咨詢師,他會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其實,從家庭治療的角度來說,“離婚還是和好”并不是最重要的那個問題,而都是解決婚姻困境的一種方式。

一方面,咨詢師不能幫助他們做出這個決定;

另一方面,即使已經做出了離開或和好的決定,也不一定就能解決婚姻的困境。

就像《婚姻生活》裡的男女主,在最後一集,兩個人在離婚後各自建立了新家庭,但在新的關系中,還是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問題、沖突和失望。

...
03比“離不離婚”更重要的事

既然離婚或和好不是最重要的問題,那更重要的問題是什麼呢?

美國家庭治療師卡爾·惠特克在《熱鍋中的家庭》一書中給出的答案是:獨立。

他說,當一對夫妻來找他們咨詢,“分或合”從來都不應該是一個咨詢目标,因為這兩個目标,都可能有偏袒夫妻一方的風險:

◍如果目标是“重建婚姻”,那就違背了想迫切結束關系那方的意願,比如劇中的瑪麗安。

◍而如果目标是“協助離婚”,又背叛了很想抓住這段關系的另一方,比如找各種借口拖延簽字的約翰。

...

為了跳出這個兩難陷阱,咨詢師要給出一個新的咨詢目标,他會對來訪的夫妻說:

“讓我協助你們獨立。在達到這個目标之後,再決定如何安排婚姻。”

要搞清楚這裡的獨立指什麼,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關系中的不獨立。

1.不獨立,可能意味着關系中的兩個人,把一些進入關系前就已經有、但自己沒意識到的問題,帶入了關系。

很多人的親密關系都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比如幼年經曆帶來的一些防禦機制,如果他們自己對它們沒有覺察,就很容易造成對立和誤解。

舉個例子,假設丈夫對忽視很敏感,所以經常抱怨妻子不關心自己,妻子又特别擔心被控制,所以一聽到抱怨就想跑——當他們不理解自己的情緒時,溝通是會非常困難的。

2.不獨立,意味着兩個人都沒意識到自己可以為自己的感受負責,從而進入了一種“一起維持問題”的共生關系

關系裡會經常聽到這樣的抱怨:如果他/她不是這樣就好了。我之所以這麼痛苦,都是因為他/她。 當一方把痛苦的責任放在對方身上,就不用去處理讓自己覺得很困難的議題了——這會阻礙人對自己的了解和真正的成長。

所以,這裡的獨立其實意味着:

通過關系中暴露出的問題,看到婚姻跟自己原生家庭的關系,解決正在影響自己的議題,對自己和對方有更溫暖的洞察。

當一個人真正開始了解自己,關心自己,能夠為自己的感受負責,他/她就能做出對自己負責任的決定。

而如果關系中的兩方實現了這樣的成長,最後不管是分開還是和好,其實都是一種“好結局”。因為經曆了這麼一遭,兩個人都擁有了“讓自己擁有更好關系”的能力。

寫到這我忍不住想說,我們周圍的一些聲音,總是讓我們覺得,一些狀态是比另一些狀态更好的:

比如戀愛比單身好(或者相反),結婚比離婚好(或者相反)。

但在自我成長面前,這些其實都沒那麼重要——當一個人想要讓自己過得好,不管是單身、戀愛、已婚、離婚,都不會阻礙你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參考文獻
————————

【美】奧古斯都·納皮爾、卡爾·惠特克著,《熱鍋上的家庭:原生家庭問題背後的心理真相》,2020年5月,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德】弗裡茨·B.西蒙、克裡斯特爾·萊西-西蒙著,《循環提問:系統式治療案例教程》,2013年8月,商務印書館

作者:李歪歪
責編:kuma
封面圖來源:unsplash

...

「簡單森林」可以與你一起探索關系中的問題,幫助你們了解自身和彼此,
無論要繼續一起走下去,還是就此别過,希望你都有“為自己做決定”的勇氣。
我們還為你準備了一張300元的線下心理評估券,
如果有需要,請記得使用它,我們會一直陪伴你。
戳???? 立即預約簡單評估森林線下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