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网上把《宇宙探索编辑部》看了一遍,那些确定的更加确定,那些模糊的也渐渐清晰,这部作品其实并不科幻,也不够喜剧,它实际上讲的是一个关于“求索”的故事,这个问题直接问出来就没意思了,此时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就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一边迷惑着观众、一边解答着问题,最终观众依然迷惑,但问题终归有了答案。
全片有外星人吗?有!唐志军就是“外星人”!他孤独的内心、苦闷的生活,让他宛如一个“外星人”般存在,与妻子离 婚、女儿自 杀,日常的供应全靠亲人扶持,对人际关系的冷漠,让他无法 正视每一段关系,他就是一个蜷缩在自己世界的“外星人”!他带着对女儿自 杀行为的“不理解,不原谅”、带着对“人类需要进化”的固执上路,在终点只期望得到一个答案——“我们人类存在于宇宙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最终明白人类本身既是谜题也是答案,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人,而人是群居动物,人和人之间的温暖是所有谜题的答案。
为了加强关于“人”的探寻的主题确定,故事中加入了秦彩蓉、那日苏、孙一通、晓晓等角色,同时为他们每个人赋予了为人的困境:秦彩蓉在卡车上对唐志军说“你确实是唯一一个没有骗过我的男人”,同时道出了她的情感往事;当晓晓诉说着自己曾经见到“UFO”的经历,最终落脚点却是父母的离异;那日苏整日喝的酩酊大醉,那种孤独显 露无疑;当孙一通把嚼过的口香糖揉成“双螺旋”的样子,“人”的表意太过清楚;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诉说着人际关系的破碎,那些我们曾经赖以生存的亲情、爱情全都不再,每个人在这个星球上都孤独的像一个“外星人”,这些与片头(战火等)相互辉映,一并构成作品的主题。
唐志军最终还是没能读出写给女儿的诗,但他又笑又哭的样子,分明写满“理解与原谅”,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走出你的外星堡垒,拥抱第一个见到的人吧。
《宇宙探索编辑部》: 求索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命运凝视,过往不再
“生猛疯格”是《大风杀》类型元素中的一个,甚至可以说是不重要的一个,然而,要在档期生存,势必需要一个“卖点”吸引观众眼球,“生猛”被从众多元素中拎了出来,也就合理许多。但,我认为《大风杀》的主基调还是“文艺”(犯罪文艺片),那些杀戮 ...
“拆”字为头 “暖”作尾
抢了手机店的“眼镜”和“大头”一路狂奔,逃至一处老旧小区内,小区的墙面上遍布“拆”字,“拆”有两个意像——摧毁与新生,这就是影片《无名之辈》要描述的小人物的无奈挣扎和末世希冀。小人物的无奈挣扎,遍布命运的捉弄。“眼镜”(胡广生),不 ...
《绿鱼》:当老港片邂逅诗人李沧东
北京国际电影节挑选李沧东的《绿鱼 》(4K)进入致敬片单,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惊喜,一方面,它是我所喜爱的导演李沧东的作品,另一方面,这部充满老港片调性的《绿鱼》,与李沧东诗意化叙事很搭,看它,就像是一并重温了80年代的港片和李沧东 ...
《遗传厄运》:一部不事张扬却余味十足的“慢恐怖”
北影节为恐怖同好选了一部很好的片儿——《遗传厄运》,这是一部不事张扬却余味十足的“慢恐怖”,整个观影过程,前半段像是毫无目的的漫游,追随镜头在女主安妮零破碎的家庭内游荡,一半无趣,一半寡淡;到了后半段,那些寡淡与无趣成了拼凑完整“恐 ...
我们与恶魔的距离~
《看见恶魔》这类题材的作品,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处理成感官意义上的爽片,金知云显然深谙此道,但他同时又有着更进一步的能力,在爽利之余,还能重重的在观众脑后敲上一锤。故事的主线围绕李秉宪饰演的金秀贤与崔岷植饰演的张京哲之间“猎人”与“猎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