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日子》最打動我的就是電影的核心美學概念“木漏れ日”,它指的是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來的瞬間。我相信許多人的生命中都有這樣閑适的瞬間,或用文字、或用相機,将它們一一記錄下來,就像是平山先生所做的那樣。感謝維姆·文德斯,用一部電影将這一感官體驗呈現了出來。看完電影後回看海報,才發現導演的小心思:夜晚躲在家裡讀書的平山先生的上方,正是“木漏れ日”——陽光透過樹蔭灑下來。

...
木漏れ日 (Komorebi)
...
陽光如水從樹葉上灑下來

現象學,以一種簡單的方式解釋,就是the experience of feeling,即關于感官的體驗。在這部電影裡,除掉了電影中常見的嘈雜的背景音樂和過多的對白/獨白,我們可以安靜地聽到、感受到諸多生活中平靜、惬意的細節。例如,需要早起的平山先生每天都會在天還沒亮的時候聽到清掃街道的聲音(想必作為觀衆的我們也一定會有這樣的體驗,空氣似乎都充滿着清冽的味道——觀衆對電影的感知由情節中的聲音[聽覺]轉移到自身溫度[感覺]的體驗,類似“通感”)、灑在窗戶上的樹影、風吹動樹葉的窸窣、平山先生躺卧在床,陽光照在他的的臉上……

黑白色的夢境更加有趣,也讓人感到疑惑,想探索這樣的夢境是否和平山先生的往事有關。我認為,黑白夢境非常意識流地呈現背後,似乎是平山先生的意識将所看到的世界抽絲剝繭後,呈現出來的感知的痕迹。聽起來很抽象,舉個例子:在電影的最後,平山先生和居酒屋老闆娘的前夫在江邊喝酒時,我們看到了倒映在江上的城市霓虹。這樣的景色被褪去色彩,呈現在了平山先生黑白色的夢境中。影像是皺褶的,意味着平山先生記着江面波紋的感覺。而且,我私認為,這裡有一個美妙的雙關,夢境既是黑白影像,也像他的黑白膠片相機拍攝下來的瞬間——Film既是觀衆在銀幕看到的“電影”,也可以是他用來記錄生活瞬間的“膠片 (英文同Film)”。

如同《德州巴黎》一樣,主人公似乎是個啞巴,直到看到一本和“木”有關的書,在居酒屋老闆娘的詢問下,平山先生才開始說話(《德州巴黎》中的查韋斯聽到了“Paris, Texas”之後才開始說話)也正是由于主人公的“失語”,觀衆才得以通過磁帶中的歌詞,以及其他的感官感受去走進平山先生的内心。故事在最後平山先生和居酒屋老闆娘的前夫關于“人生的意義”的對話中達到高潮。什麼是人生的意義?什麼是完美的日子?電影用它自己獨特的方式告訴我們,答案在于“感知細節”,即人生的意義在于感知當下的細節。平山先生為了弄清楚兩個人的影子疊加在一起是否會變得更黑,叫上老闆娘前夫一起在燈光下測試——他為了檢驗人生中的真理決定要自己親自實踐、親自感知。于是我們明白了,電影中這麼多重複的片段、安靜的片段似乎都在暗示我們這一個哲學的答案:生命在于感知細節。生活可以是重複無聊的,但是每一刻的體驗、每一個細節,都不一樣。正如“木漏れ日”的含義一樣,“It only exists once, at that moment (它隻存在于那一瞬間)”。故事的最後,平山先生迎着朝霞酸甜苦辣集聚一起的表情,以及背景音樂,簡直把電影的内涵推向了高潮:電影用音樂歌詞(聲音)(而非《德州巴黎》最後大量的人物獨白)、表演(役所廣司的表情)将觀衆的感受聯結在了一起。這裡沒有傳統形式上的台詞,但是觀衆卻可以通過音樂和表演,感受到一種難以名狀的、五味雜陳的情感。實在震撼。

除此之外,通過細節,我們可以窺見,平山先生是一位有涵養且複古/傳統的人:他書不離手、用詞帶聽歌、常與人點頭問候、按時完成工作、機械地重複着對于别人來說枯燥的一切。平山先生妹妹的出現,觀衆了解到,他其實并不是一個窮人,而是主動選擇了現在的生活。因此,從這個角度看,平山先生和查韋斯的人設似乎相當,都不為錢發愁——這是他們精神内核中“平靜”的來源。因此,也有朋友認為,電影中呈現的平山先生的生活哲學是一種特權——他“選擇”了這樣的生活。這部電影本身,本質上可以說是一部歐洲電影(維姆·文德斯)與東方美學的結合。

另外,電影中也多次運用到突兀的藍色、紅色打光,再加上人物身上的白色着裝,亦有點《德州巴黎》的味道;電影開頭非常像東京公廁大賞,但說實話,這些公廁設計得确實好看;居酒屋老闆娘和外甥女,有一種“代餐妻女”的感覺,似乎是為了讓平山先生顯得不那麼遺世獨立(再無欲無求的人也要定時回歸世俗生活片刻)

“現在是現在。下一次是下一次。”

活在當下。感受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