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是50年代的電影,但是看起來就像是身邊發生的事,毫無疏離感。

—這是我第一次看小津安二郎的電影。血緣關系是最親密的,但是在電影中,親人之間卻很疏離,兒媳婦或女婿這樣的“外人”卻對老兩口很關心。導演喜歡用固定鏡頭,構圖很講究。

—我感覺導演對電影中的每個人物都很溫柔,沒有任何道德評判。電影中的沖突性沒那麼強,導演用很平淡的叙述表現出人性、親情的各個方面。

—我之前在東京待了兩周,上周三才回來,我的背景和電影劇情有點像,我也去了熱海的溫泉,是我兒子開車帶我去的。我覺得兒子在努力盡孝心,但我發現,我們喜歡的東西早就不一樣了,大家真的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了,就像電影最後講的那樣。此外電影中的角色講的是京都方言,京都方言和标準日語的區别就像南京話和普通話。

—我感到電影中的親人之間有着濃重的疏離感,他們總是在互相說謝謝,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和父母說話會随意很多。有人說去日本如果隻是觀光會很舒服,但如果生活在那裡會感到很壓抑,因為每個人都要超級獨立,甚至連視線都不要打擾到别人。

—我認為這部電影在社會層面進行了批判,批評了人自私的一面。這種自私未必是生來如此,而是在人從小地方進入超級大都市後,為了生存而變得很冷漠。但與此同時電影還是對人與人之間溫暖的情感予以肯定,批判并不是十分強烈的。

—我在看到中間的時候,對兒媳紀子好感爆棚,覺得這個女孩子既美又孝順。我會認為那些親生子女還不如一個所謂的外人,但我憑什麼批評他們呢,我并沒有做的比他們更好。紀子的表現甚至可以說是好得有點不正常,在電影快要結尾的地方,她和公公的對話是十分意味深長的,紀子哭了,她說她很内疚,她覺得自己有時會有一連好幾天不會想到她去世的丈夫,她的言語當中透露出一種内疚感。我想,也許她試圖通過對公婆超乎尋常的好來表達自己内心的歉疚,就像在父母去世之後孩子才發現自己之前沒有好好孝順父母那樣。

—這是我第二次看這部電影,第一遍是在去年和媽媽一起看的。當時我母親看完後,她發現家裡的兒媳,也就是我舅媽,還挺好的。我舅媽是護士,可以在家裡給老人挂水。當時父母和他的兄弟姐妹們輪班去老人家裡照顧他們,後來生活條件好了,我家裝了暖氣,就經常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接過來,那時我也像電影中的孩子那樣不理解,畢竟我和他們隔了一輩。但現在站在子女的角度,我就能理解當時的父母了,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會考慮之前沒想過的問題。我媽說我就像敬三,電影中他說他要做好兒子,但這隻是嘴上說說,但我是真的忙到沒空顧及父母。電影中的孩子們都說自己很忙,忙到沒空顧及父母,但事實上忙和不忙的界限十分模糊,有時嘴上說着很忙,但也還是有空閑的時候,電影中的大兒子和女兒他們也有一些空閑的時候,但他們沒有選擇把這樣的時間用來照顧父母。電影中的很多人都有點後知後覺,比如父親在母親去世之後說,如果我知道是這樣,我會對她更好。這樣的話語真的讓人很心酸。

—子女和父母的相處模式有兩種,一種是子女成年了就被趕出家門,這種情況下子女對父母沒有那麼大的贍養和溝通的壓力,各自過好各自的生活;另一種是父母和子女之間存在一種難以剝離的親情,但父母不會像對待平等的成年人那樣對待自己的子女,子女對父母也有依賴。大的文化環境影響了相處的模式。

—有一部電影也和家庭有點關系,《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電影主人公歐維是個老頭,他因為過去糟糕的家庭關系而想去死,但他出門總會遇到一些人讓他死不成,總有讓人留戀的東西,最後他不想去死了。

—我想到了《喜喪》,故事架構和東京物語差不多,講的是一位老太太輪流去和兒女生活。因為物質的匮乏,父母子女之間的關系表現出更加冰冷殘酷的面向。在很多物質條件很差的農村,有很多老人一旦身體不行了,就會被放在竈台旁邊,每天送點吃的,就是單純的等死。等到老人真的去世,喪事卻會大操大辦,誰辦的最大誰就最孝順,也順便趁喪事收點禮金。